“早知手術這樣順利,我何必等到現在才做?”剛做完雙側膝關節置換術的第二天,李阿姨在女兒的攙扶下就站了起來,并嘗試著走了幾步。看著自己變直的膝關節,她終于開心地笑了。
李阿姨今年70 歲,雙腿膝關節疼了十幾年,有時疼到只能在房間里活動,根本沒辦法出門,就診時兩個膝關節已經變成了“O”形腿。女兒說,母親年輕時是村里的“鐵姑娘”,重活累活搶著干,經常扭傷膝關節。自從生活富裕后,活兒逐漸干得少了,身體也發了福,膝蓋越來越彎,疼痛也越來越重。看到身邊老姐妹們興致勃勃地四處游玩,之前堅決不手術的李阿姨終于下決心接受了雙側膝關節置換手術。
其實,李阿姨患的是骨關節炎,又叫老年性關節炎,是由于關節面軟骨受傷或磨損而出現的關節退行性改變。骨關節炎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關節,膝關節骨關節炎最常見。其主要病因是膝關節骨軟骨損傷,或反復的勞損,或關節的畸形,而體重過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們的關節軟骨受傷或磨損后沒有自愈和再生能力,受到傷害后原本光滑的關節軟骨變得凹凸不平,使得膝關節無法正常承擔身體的重量和行使行走、下蹲及運動的功能,嚴重到負重的軟骨面完全磨壞,就只能換人工關節了。在我國,老年人中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很高,60 歲以上出現膝關節疼痛的有40%多。
那面,怎樣才能推遲或延緩膝關節的老化呢?首先要避免膝關節受傷,避免膝關節的慢性勞損,不要經常爬山和反復深蹲,還要嚴格控制體重,不要體重超重。同時要注意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鍛煉,特別是股四頭肌的力量,肌肉有力才能保護膝關節。如果膝關節出現疼痛,要找醫生查出病因并對因治療。年輕人出現膝關節畸形要及早手術糾正畸形。當膝關節骨關節炎到了晚期,關節軟骨嚴重磨損,出現不能緩解的疼痛,關節變形和行走困難時,就要考慮做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了。
如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效果很好,手術后膝關節不會疼痛,行走正常,完全可以正常生活。置換后的膝關節80%以上的患者能夠使用20 年,或更長時間。所以,如果老年人因為膝關節疼痛,變形,無法正常走路,建議盡早去看醫生并接受手術治療。(譚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