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和春節之間的這一個月,最適合做什么?喬克叔叔覺得,最適合家居整理。
這個月,是辭舊迎新的過度月,好像是專門留給大家,整理房間整理生活的。所以我覺得特別適合把家里的東西徹徹底底的整理一遍,該丟棄的丟棄,該收納的收納,換換家具的布局,添置一些新的軟裝,然后就開開心心迎接新年。
這段時間,我正在整理東西,從客廳到廚房,從臥室到衣帽間,統統“血洗”了一遍。
我們很多人都有一種叫做“囤積癥”的病,總是不自覺的囤積各種東西,相信即使現在用不到,說不定什么時候會用到。于是東西越囤越多,家里也越塞越滿。
是時候清理一下啦!
要知道,靠物質的囤積,而獲取安全感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從加法時代轉向減法時代。相比背負太多物欲的負重前行,懂得定期丟棄,一身清爽輕裝上路才是幸福的王道。
| 你囤積的不是物品,而是物欲 |
有一種病,叫強迫性囤積癥。是指喜歡購買、收藏、囤積一切有價值或者無價值的東西,把房子塞得滿滿當當的一類人,他們通常有強烈的占有欲,即使是最普通的東西也舍不得丟掉。
日本整理術大師山下英子曾說過自己的故事,有段時間她下定決心學英語,于是定了一年的英語教材,但是卻一直沒學,便堆積在那里,每次看到那些教材,都倍感壓力,后來干脆收了起來。
很久之后,她再次發現這一大箱子的英語教材和磁帶時,錄音機已經被淘汰了。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將這箱教材處理了,心里只覺得痛快極了。
我們又何嘗不是呢?不自覺的收藏各種教程干貨,裝過東西的包裝盒,幾年都沒穿過的舊衣服,接觸不良的小電器,甚至丟掉一只的襪子........
其實,我們囤積的不只是物品,更是一種已經給現代人帶來負擔和精神壓力的物欲。需要不需要的都往回買,需要的不需要的都舍不得丟,最后,我們僅此一次的人生,就不斷地在支撐商家的幸福生活,和守著一推空占空間的舊物中,負重前行。
| 學會丟棄,才能給美好騰出空間 |
建筑師凡德羅有句名言:less is more。定期丟棄,不僅是一種高效能的整理術,更是一種令人生清爽、輕裝上路的哲學境界。
前兩年,一本名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書暢銷全球,作者近藤麻理惠因此名聲大噪,你無法想象僅僅寫整理家務,也能寫出大名堂。
曾有記者問她,如何看待自己這本書如此受歡迎,她說了一段話:
“我也曾是一個生活迷茫的人,整天思緒龐雜,不知道到底生活的意義是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嘗試著整理家務,這里的整理并非擺放和清潔,而是舍棄無用之物。例如我把昂貴但并不適合自己的衣物、看過或不想看的書籍、用過幾次便束之高閣的健身器械都扔了,開始很心痛,直到過了12個小時一覺醒來,整個人豁然開朗。”
相比有人用放肆自己的消費欲發泄情緒,這種定期丟棄極度削減的方式,使人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為數不多的物件上,這種環境更令人心緒平靜,也使人的感官更加敏銳。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說:“我真的想要盡量簡化我的生活,然后把時間都放在如何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上。”
生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棄多余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去享受生活的簡單。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這才是我們該學會的生活思考方式。
| 讓人幸福的除了買買買,還有丟丟丟 |
我們究竟該丟棄些什么,保留些什么,才能更好的整理當下,給自己的生活騰出更多的空間,也為自己的靈魂減負?
我根據自己的整理經驗,給大家列了一份清單,幫助大家,拋棄雜物執念,開啟新的征程。
第一階段:物質層面
1.丟掉不適合你的衣物鞋帽,不管多貴
2.丟掉舊手機、充電線等電子產品
3.丟掉過期的食物和藥物
4.丟掉囤積的草稿本筆記本和廢棄的筆
5.丟掉快過期或者幾乎從不使用的化妝品
6.丟掉用了很多年的枕頭、被子、褥子
7.丟掉舊包裝袋、包裝盒
8.丟掉沒用的會員卡、名片
9.丟掉不會再看的書、資源干貨
10.刪除QQ、微信毫無關聯的陌生聯系人
第二階段:精神層面
11.丟掉熬夜
12.丟掉輕易發脾氣
13.丟掉東西隨手亂放的習慣
14.丟掉不吃早餐的習慣
15.丟掉拖延的想法
16.丟掉別人的看法
17.丟掉貪小便宜的想法
18.丟掉之前的成就
19.丟掉前一個不愛你的人
20.丟掉上一年的壞心情
曾國藩有句名言:既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
在物質貧乏的時代,人類需要食物和用品的囤積而獲取安全感,而在現在,不管是物品還是情緒,囤積,只會讓你的生活積重難返。
真正了不起的生活,不是不論需求的無所不有,而是保有品位的精致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