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小文
大家在看《都挺好》討論比較多的就是原生家庭。
蘇家最開始呈現出來的就是重男輕女,在這種家庭氛圍中,身為女兒的蘇明玉自然不受父母待見。
隨著劇情的展開,你會看到在蘇家父母的相處模式及對子女的教育中,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早已深深的融入到了蘇家三個子女的骨血里。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呢?
它會在潛移默化中刻畫你的行為,塑造你的價值觀,人生觀,婚姻家庭觀。
透過表象看本質,蘇家三兄妹每個人的行為處事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一個一個來說,先說大哥蘇明哲。
蘇家大哥,從小是學霸,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
這樣的人往往有兩個重要特點:
一個是學習好,父母看重,也是父母的驕傲,經常是別的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學習好,全家人都寵著他,導致他在很多事情上以自己的面子和虛榮心和自己愚孝為中心。
另一個就是學霸只要學習好,就不需要管別的事,所以蘇明哲從小看見媽媽偏心妹妹,弟弟欺負妹妹他都視而不見,缺乏責任心和處理事情的能力。
蘇母突然離世,蘇明哲回家奔喪導致被公司裁員。
失業后的蘇明哲即使在妻子的逼迫之下,眼見曾經的同事都在飯館端盤子并且端盤子還掙得比原來的工作多,他也拉不下臉去找一份藍領的工作。
從小到大,他就是全家人的驕傲,他不可能放下這些從小家人堆砌起來的虛假繁榮。
明玉幫他解決掉工作問題之后,明明年薪只有十二萬美金,他卻在家人面前說不到二十萬,看似謙虛低調,實則是打腫臉充胖子。
在給蘇大強買房的事情上同樣如此,明明沒有能力,卻夸下海口,買房的錢自己一人承擔。
蘇明哲是從小被捧上天的孩子,他不允許自己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簽,所以他寧愿壓榨妻女的生活,也要維持所謂的臉面。
自從蘇母去世之后,蘇明哲就經常以蘇家大哥自居,要主持大局,管理好全家。
表面上看是孝順,有責任,有擔當,其實還是在滿足自己的面子,希望自己在大家心目中還是那個好孩子,好兄長。
明玉對大哥說的一句話特別到位:用犧牲妻兒的生活質量來樹立自己的道德標桿才是不道德的事。
或許是因為讀書好,什么都不用管,蘇明哲從小就沒有反處理事情的能力,考上名校,卻沒有全額獎學金,用不讀了來逼迫家人。
母親離世,父親吃鴨脖子食物中毒,他自己都沒在身邊好好照顧,卻指責弟妹不盡責任。
他臨時放領導鴿子回國奔喪,自己不做任何補救,反倒是妻子打電話給他領導道歉。
整個劇中,作為長子的蘇明哲,擁有典型的中國式長子的特征,好面、愚孝、愛擺家長權威,他從來都沒有真實的認清自己和接納自己是個能力有限的普通人,頂著留學名校,IT工程師、留美華僑這些光環,卻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心力交瘁,一團亂麻。
再來說說蘇明成,如果說蘇明哲是被捧壞的孩子,那么蘇明成就是被慣壞的孩子。
蘇明成學習不好,只是因為他是男孩,嘴甜,會哄人,常常哄得蘇母很開心,所以即使成績不如大哥好,蘇母還是很驕縱這個兒子。雖然也偶爾罵他不爭氣,也還是任由他欺負妹妹。畢業后父母托關系幫他找的工作,結婚買房裝修都由父母搞定,成家之后繼續啃老。
生活在光亮里的人,他就會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這句話放在蘇明成身上很合適,他習慣于討好父母,習慣于啃老,他就會覺得借父母的錢是不需要還的,啃老是正常的。
再來看他的婚姻和工作。
由于小的時候他就深諳哄母親開心能帶來很多好處,成家后,他對老婆朱麗也是一跪,二哄,三買禮物。在工作中,他不思上進,卻懂得開車接送,買早餐給周姐,想用這種方式來討好領導換取晉升。
蘇母從小對蘇明成的縱容,導致他從小就敢欺負明玉,長大后還是對明玉揮拳相向,遇到問題只會使用暴力解決。
蘇明成就是一個媽寶長不大的巨嬰男,而這一切也是由于父母的驕縱導致的。
最后是蘇明玉。
很多人說蘇明玉很可憐,小時候被偏心的父母苛怠,長大后還要跟蘇家掰扯不清。
但是如果有得選,誰不想成為蘇明玉呢?
18歲和原生家庭決裂,蘇家的一堆破事也與她無關。自己有錢有顏,事業成功,愛情大豐收。工作上有貴人師傅,忠心搭檔柳青,生活中有會做飯,能煲湯的暖男石天冬,妥妥的人生贏家。
只是,外邊強悍的明玉,底子里全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因為有重男輕女的父母,所以她就要野蠻生長,用成功來證明自己即使是女兒身也一樣不比哥哥們差,我現在什么都有了,你們憑什么瞧不起我,我是最棒的。
因為從小缺錢,哥哥可以從母親那里要到兩千的旅游費,她連一千塊的補習費都拿不到。
所以蘇明玉的夢想就是掙很多錢,然后躺在錢上數錢,她覺得這樣很有趣,石天東則覺得很無聊。從這里看出兩個人絕對不是出自同樣的家庭環境。
石天東認為人生不需要那么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一生就好了。
明玉一針見血的指出,那是你沒有體驗過沒錢的日子。
給過明玉溫暖的人有三個,一個是她師傅孟總,一個是石天冬,另一個就是大哥的女兒小咪。
為了維護師傅,她是最忠心的一個。
石天冬給她搭了一個小房子,她就特別暖心。
小咪拉著她的手,叫一聲她姑姑,她就淪陷了,以至于大嫂可以經常以小咪為理由來求助于明玉。
只有在原生家庭所缺失的,才會特別珍惜和渴望別人所給與的。
蘇家三個男人,各有各的懦弱、自私和拎不清。
嫁給這三個男人的女人也各有各的不幸。
唯獨明玉,這個蘇家最不受待見和尊重的人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歡樂頌》里深受原生家庭拖累的樊勝美說過一句話:原生家庭,就是你的宿命。你是從什么樣的家庭出來的,你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然而生而為人,人生就只活一次,我們沒有辦法改變自己會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難道就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蘇明玉就給出了很好的樣板,即使身處泥濘,通過不斷的努力,也可以把一手爛牌打好。
蘇明玉是原諒和放下,治愈和修復。
蘇明哲和蘇明成則是糾錯和成長。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原生家庭給我們留下的印記,但終究人都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無論是雕琢取舍,還是拾遺補缺,只有認清和接納真實的自己,不斷成長才會修得圓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