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的生理特點
更年期是人生中的一個特定轉換時期——即退行性改變時欺。女性更年期,是指月經完全停止前數年到絕經后若干年的一段時間(個別人可長達10年),多半在45~55歲之間。此期間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較強的外因與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共同起作用,超過了機體和自主神經能承受的程度,有些人會出現一些生理性癥狀,更年期最明顯。另外,除了生殖、內分泌、神經系統的變化外,此階段機體適應調節能力也減退,抵抗力也隨之降低,女性在此階段或多或少都有些不適應。最常見的癥狀有:潮熱、出汗和心慌;其次是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癥狀,如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緊張、情緒不穩、易激動、失眠、肢體感覺異常、頭暈、耳鳴等。婦科專家認為,產生這些異常的心理狀態,與本人原來的個性、體質、社會地位、情緒性格和心理平衡狀態有關,和絕經期關系更大。因此,應重視更年期這些異常的精神心理現象,消除心理障礙,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重者應請醫生幫助治療。
盡管處于更年期的女性生理上會有這樣那樣的變化和不適,但精神上應保持樂觀情緒,對生活充滿信心和追求。更年期也是人生最豐富最具魅力的時期,是人生的金色秋天,應盡情享受。如果此期能夠順利渡過,就會重新煥發青春,再創生命的輝煌。
更年期的心理特征與保健
(1)已進入或將至更年期的人應及時了解有關更年期的生理心理知識,認識到更年期的到來是生命的自然規律,要正確對待更年期的某些生理和心理變化,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出現了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癥狀都應主動求醫,積極配合治療,以防生理癥狀和心理癥狀相互影響。
(2)盡量避免不良刺激。進入更年期后人的心理相對來說比較脆弱,受刺激后易發生較大的心理障礙。有資料表明,在更年期出現的精神異常病人中,有2/3的人在發病前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因此,改善不良環境,避免不良刺激,是更年期心理保健的一項重要措施。
(3)合理安排生活、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睡眠要充足。多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或娛樂活動,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
(4)適當鍛煉。進入更年期后,有不少人,特別是腦力勞動者喜歡安靜,不愿運動,這對健康是很不利的。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活躍臟器功能和增強體質,而且能對抗焦慮、憂郁、煩躁等不良情緒,有利于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更年期女性須常保持樂觀情緒,對生活充滿信心和追求,其中樞神經系統就會常常處于興奮狀態,有利于刺激性激素的分泌,從而保持青春的活力和女性的嫵媚,更年期的不適癥狀也會隨之減輕和消失。此外,還應注意皮膚的保養,堅持面部的皮膚按摩,延緩皮膚的衰老過程。并應強健體質,加強形體鍛煉,防止發胖,保持健美的身材。
更年期女性的營養需要
人在衰老過程中,不僅有代謝和生理機能的改變,而且伴有機能適應調解能力的減退和抵抗力的降低,女性更年期在營養方面同中老年期有相同之處,另外還有其特殊的要求。
(1)熱量:人到中年以后,基礎代謝率逐漸下降,活動量逐漸減少,因而能量供應可適當降低,一般40~49歲可減少5%,50~59歲可減少10%,60~90歲可減少20%。碳水化物是人體最重要最經濟的熱量來源,不能缺少,但也不能過多,以免增加體重。一般以五谷為主。
(2)蛋白質:一般每日供給0.7~1.0克每公斤體重,特別是要注意補充高質量蛋白質,包括瘦肉、乳類、禽類、蛋類、豆類等。
(3)脂肪:一般每天65克左右,少吃動物性脂肪,適當食用植物油。脂肪攝入過少時,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4)維生素:維生素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任何一種維生素都不可缺乏,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5)礦物質:對更年期女性來說鈣的攝入量應予足夠重視,以減緩老年人常見的骨質疏松。鐵對于造血有重要作用,不可缺少。近年來發現鋅對性功能有補益興奮作用,應注意攝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