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丁就是我們所說的蒲公英,它是很受歡迎的保健型野菜。今天分享婆婆丁的10種常見吃法,讓你了解婆婆丁這種野菜應該怎么吃。
婆婆丁的嫩葉、嫩花、嫩花莖及嫩根均可食用,準備食用之前將鮮嫩的部分擇下來,洗凈之后就可以用來制作菜肴了。婆婆丁較老的部分可以洗凈曬干,用來泡茶飲用可以清熱解毒、消炎。
以下介紹的婆婆丁吃法中,所用的婆婆丁均指已經處理好的。
一、婆婆丁蘸醬
把婆婆丁的嫩莖葉擇洗干凈,用淡鹽水浸泡20分鐘后撈出瀝干,蘸甜面醬食用即可。這種吃法雖略有苦味,但清香爽口且保健效果最好,尤其適合那些不怕吃苦味的朋友們。
也可以把甜面醬換成你喜歡的其它醬類。
二、涼拌婆婆丁
把婆婆丁放入足量沸水中焯燙1到2分鐘,撈出來用冷水沖洗至涼透,控干后加辣椒油、味精、鹽、香油、醋和蒜泥等調味料拌勻即可。
涼拌婆婆丁還有以下兩種比較常見的做法——
1、蒜茸婆婆丁
原料:婆婆丁500克,蒜茸、味精、精鹽、香油各適量。
做法步驟:
1、婆婆丁的嫩莖葉洗凈,用沸水焯過后再用冷水浸泡至涼透,不喜歡苦味的就多浸泡一段時間。
2、泡好撈出來擠干水分,切碎后加蒜茸、香油、精鹽和味精拌勻即成。
功效:此菜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防病能力。適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瘡腫毒、急性結膜炎、急性扁桃體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病癥。
2、海蜇皮涼拌婆婆丁
原料:婆婆丁嫩芽400克,水發海蜇皮200克。
調料:精鹽5克、味精2克,醬油、白糧各10克,醋20克、香油5克、辣椒油5克。
做法步驟:
1、將婆婆丁嫩芽洗凈,入開水鍋中焯熟,撈入涼水中浸泡2小時,取出瀝干水分,放入盤中。將海蜇皮洗凈,切成細絲,入開水中稍燙即撈入涼水中投涼,控干水分,碼于婆婆丁上備用。
2、將精鹽、味精、醬油、白糖、醋、香油、辣椒油拌勻,澆于蜇皮上,食用時拌勻即可。
功效: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和利尿散結等食療功效。
以上幾種婆婆丁的吃法比較簡單,苦味稍重,但婆婆丁的有效保健成分損失最少,是保健效果最好的婆婆丁吃法。
三、炒婆婆丁
婆婆丁的嫩莖葉也可以用來炒菜食用,洗凈后直接炒就行了,可以素炒,也可以和雞蛋、鮮肉或海鮮一起炒。為了減少婆婆丁的苦味,我們還可以把婆婆丁放在沸水里焯幾分鐘,然后再用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將苦味物質浸泡出來再炒菜。
下面以婆婆丁炒肉絲為例——
原料:豬肉100克、婆婆丁鮮葉或花莖250克。
調料:味精、精鹽、料酒、蔥花、姜末、醬油、素油各適量。
做法步驟:
1、將婆婆丁鮮葉或花莖去雜洗凈,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凈,瀝水,切段。
2、豬肉洗凈切絲,將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姜同時放入碗中拌勻勾成芡汁。
3、油鍋燒熱,下肉絲煸炒,加入芡汁炒至肉熟時,投入婆婆丁鮮葉或花莖炒至入味,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滋陰潤陽、補中益氣,適用于疔毒瘡腫、瘰疬目赤、便血、咳嗽、消渴、胃炎和感冒等癥。
以下介紹的婆婆丁吃法中,不喜歡苦味的朋友,也可以先把婆婆丁焯水,然后經浸泡處理后再制作成菜肴。
四、婆婆丁湯
制作蛋花湯等清淡口味的快手湯時,也可以在出鍋之前撒入適量婆婆丁,稍加煮沸就是清香美味的婆婆丁湯。
婆婆丁湯還有以下幾種常見做法——
a、婆婆丁綠豆湯
原料:婆婆丁100克,綠豆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婆婆丁去雜洗凈,放湯鍋內,加入適量水煎煮,煎好后取濾液,棄去渣,將濾液再放入湯鍋內,加入綠豆,煮至熟爛,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功效:此湯由婆婆丁與綠豆相配而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適用于各種炎癥、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大便秘結等病癥。
b、婆婆丁莼菜雞絲湯
原料:婆婆丁50克,西湖莼菜1瓶,雞脯肉100克,清湯適量,雞蛋2個。
調料:精鹽、味精、料酒、水淀粉各適量。
準備工作:婆婆丁擇洗干凈后切成段。雞脯肉剔去筋皮后用涼水中泡30分鐘,撈出切成絲。莼菜倒入碗內,雞蛋去黃留清。
做法步驟:
1、將雞絲用清水略洗一下,撈出擠凈水分放入碗內,加入雞蛋清、精鹽、水淀粉調勻漿好。
2、鍋燒開水后離火,將雞絲抓散放入開水內,再將鍋上火并用筷子把雞絲撥散。等雞絲變成白色時撈入碗內,用涼清湯泡上待用。
3、另取足量清湯燒開,將婆婆丁放入清湯內燙透熟,撈入湯碗內。雞絲也用滾開的清湯燙透,放入湯碗內。
4、燒開余下的清湯,用料酒、精鹽、味精調好味再倒入湯碗內即成。
c、婆婆丁桔梗湯
原料:鮮婆婆丁60克,桔梗1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婆婆丁洗凈切碎,同桔梗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半碗,加入白糖稍燉即成。
功效:桔梗與婆婆丁搭配成菜,其祛痰療癰及消炎鎮痛的作用大增,對肺癰有一定的療效。
d、公英茵陳紅棗湯
原料:婆婆丁50克,茵陳50克,大棗10枚,白糖50克。
做法:將婆婆丁和茵陳洗凈切碎,同大棗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一碗,留棗,加入白糖稍燉即成。
功效:本方取婆婆丁清熱解毒利膽之效,茵陳清熱利膽退黃之力,與大棗、白糖合而用之,適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發熱患者。
e、婆婆丁玉米須湯
原料:鮮婆婆丁60克,玉米須60克,白糧適量。
做法:將此二物洗凈后入鍋后,加水濃煎,去渣取汁1碗,加白糖稍燉即成。
功效:婆婆丁和玉米須均能清熱利尿、利膽,可用于熱淋及小便短赤等癥,忌食辛辣助火之物。
f、公英地丁綠豆湯
原料:婆婆丁30克,紫地丁30克,綠豆60克。
做法:將浦公英、紫公地丁洗凈切碎,入鍋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一大碗,同綠豆共燉熟爛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的婆婆丁與紫地丁相合,相得益彰,有清熱解毒及涼血消腫之功,適用于火毒癤腫,癰瘡毒等癥。
五、蒸婆婆丁
把婆婆丁用適量面粉拌勻,放入燒開的蒸鍋里大火蒸透,取出放涼后加辣椒油、蒜泥等調味料一拌,就成美味的時令蒸菜了。
六、婆婆丁做餡
婆婆丁的嫩莖葉焯一下水,經清水浸泡后再擠干水分,剁碎以后加調味料拌勻就成餡料了。餡料中可以添加雞蛋或鮮肉等各種配菜,從而做出各種不同風味的婆婆丁餡料。做好的餡料用來蒸饅頭或蒸窩頭,制作餡餅或包子、餃子等各種美食。
七、糖醋婆婆丁
婆婆丁洗凈后再晾干表面的生水,加糖醋汁腌漬后別有一番風味,十分可口而又不失它原有的風味,還可以保留住婆婆丁的有效保健成分。
八、婆婆丁咸菜
婆婆丁的嫩莖味洗凈后,再晾曬至半干的程度,加20%的鹽、白糖及花椒等佐料揉勻,入壇密封腌制10天后即成婆婆丁咸菜。
九、婆婆丁干菜
把婆婆丁的嫩莖味用開水焯燙一下,用冷水沖涼后攤放在太陽底下,晾曬至完全干透后即成干菜。吃的時候再用清水浸泡至變軟,擠干切碎就可以用來制作各種餡料啦。
十、婆婆丁粳米粥
原料:婆婆丁嫩苗150克,粳米100克,精鹽、蔥花、素油各適量。
做法:將婆婆丁去雜洗凈,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凈切碎。粳米淘洗干凈。油鍋燒熱,下蔥花煸香,加入婆婆丁、精鹽炒至入味,山鍋待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粳米煮至成粥,倒入婆婆丁煮一段時間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清熱解毒及消腫散結的功效,適用于乳癰、瘡腫、淋巴結炎等病癥,療效顯著。民間多用于感染發炎、乳癰腫痛等病癥。健康人食用能增強抗病防病能力,潤澤皮膚,烏發,壯筋骨。
十一、婆婆丁赤豆鯉魚
原料:鯉魚一尾、婆婆丁100克、赤豆50克。
調料:陳皮6克、蘋果6克,蔥、姜、精鹽、白糖、味精、胡椒粉、雞湯各少許,綠葉蔬菜適量。
準備工作:鯉魚殺好洗凈,陳皮、赤豆和蘋果也洗凈,并**魚腹中待用。
做法步驟:
1、婆婆丁洗凈切碎,連花帶草全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入鍋加水煎煮,去紗布袋取濃**。
2、將魚放入盆內,加入蔥、姜、白糖、胡椒粉、精鹽、藥**,雞湯各適量,上籠蒸約60-80分鐘,魚熟后即可出籠。
3、綠葉蔬菜用沸水燙熟后,放入魚湯內加味精調好口味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湯清淡、味鮮、藥汁香。可用于消渴水腫、黃疸肝炎、腳氣、濕熱、小便不利等癥。
十二、油炸婆婆丁
a、婆婆丁甜不辣
將婆婆丁花輕輕洗凈,再用剪刀將花梗剪掉,把花瓣展開放在開板上,置放在涼爽的地方陰干后,加上面粉糊或蛋汁,或剪或炸,制成香香酥酥的“甜不辣”。
功效:此菜主要由婆婆丁花蕾制成,具有提神醒腦、保肝養肝,降低膽固醇的功效。
b、酥炸婆婆丁
原料:婆婆丁300克,米粉一杯,雞蛋一個,冷開水一碗,菜油、精鹽適量。
準備工作:婆婆丁控水。
做法步驟:
1、雞蛋加冷開水攪打均勻,再加米粉攪勻,撒入少許鹽拌成稀糊狀待用。
2、將瀝過水的婆婆丁逐條蘸上蛋糊液,入六成熱的油鍋里炸至酥香時撈出,瀝干油裝盤即成。
說明:這款酥炸婆婆丁無苦味,香酥可口,風味獨特。
十三、上湯牛肉婆婆丁
a、上湯牛肉婆婆丁做法一
原料:婆婆丁400克,瘦牛肉300克,雞清湯500克,芝麻少許,鹽、醬油(或番茄醬、果醬、咸醬等)各適量。
做法步驟:
1、將婆婆丁洗凈入開水中稍燙,立即撈出,控水后鋪入湯碗底。
2、牛肉切成極薄的片,鋪蓋在湯碗中的婆婆丁上。
3、上湯煮沸時,舀出來澆在牛肉片上面,湯要漫過肉和菜,用蓋子蓋好燜3-5分鐘即成。
4、另用小碟盛調味的醬油或醬料,撒上芝麻,食時蘸吃。所用調味汁不同,風味也不同。
b、上湯牛肉婆婆丁做法二
原料:婆婆丁400克,瘦牛肉250克,雞清湯500克,芝麻、精鹽、醬油各少許。
做法步驟:
1、將婆婆丁洗凈后用開水稍燙,撈起放入沸騰的雞湯中,立即撈起裝盤,放盤中的一半。
2、將切成薄片的牛肉入雞湯中氽過,斷生即撈起,放入盤中的另一半,并在牛肉上撒芝麻。
3、放入少許鹽、醬油于雞湯中,另入湯與盤中肉菜一起上桌,成一菜一湯。
十四、婆婆丁綠色飲品
采摘尚未開花的鮮婆婆丁,洗凈瀝干水分入榨汁機中榨汁濾渣,入飲料中杯中,另可根據飲者喜好投入小櫻桃、番茄片或其他水果片作配料,然后加入蜂蜜、糧、冰塊,加適量水慢慢攪拌均勻即成。此飲品有紅花綠汁相間,美色可鑒,口味清淡可喜。
結束語:
婆婆丁的常見吃法就介紹完了,供喜歡吃婆婆丁的朋友作為參考吧。婆婆丁是營養豐富的保健野菜,主要食用部分為葉、花、花莖、根。其嫩葉、未開花的花蕾、根狀莖均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