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燕趙多壯士,慷慨剛烈、悲壯豪邁是河北的獨特氣質。在漢末三國時代,河北誕生了許多的英雄人物。由于河北是袁紹割據的地盤,故其帳下聚集了大批的河北謀士和名將。
然而,若論袁紹真正重用的河北謀士,筆者認為只有這三人:
第一位:審配
審配是冀州魏郡人,性格剛烈,史稱他“少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節”。
審配原是冀州牧韓馥部下,但長期郁郁不得志。袁紹襲奪冀州后,審配被袁紹予以重用,成為袁紹的心腹重臣。根據《三國志·袁紹傳》注引《先賢行狀》所載:
袁紹領冀州,委以腹心之任,以為治中別駕,并總幕府。
可見,袁紹在袁紹帳下擔任治中別駕的要職,可謂是位高權重。官渡之戰時,審配與逢紀二人負責統領軍事,曾因抓捕許攸家屬而逼反許攸。官渡之戰后,審配與逢紀擁立袁紹小兒子袁尚統領冀州,由此拉開了袁氏兄弟的內斗序幕。
建安九年(204),曹操率軍攻克鄴城,審配被俘,因寧死不屈而被曹操誅殺。因此,審配可謂是袁紹帳下少有的忠烈之士。
第二位:沮授
沮授是冀州廣平郡人,是袁紹帳下極具戰略眼光的一位智士,史稱他“少有大志,多權略”。
沮授原先也是韓馥的一位部下,后歸附袁紹。他曾為袁紹提出“迎大駕于西京,復宗廟于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的恢弘戰略,是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說法的最早提出者之一。
可以說,在袁紹平定河北、擊敗公孫瓚等事情中,沮授都發揮了重要的關鍵作用。官渡之戰時,沮授隨袁紹出征,擔任監軍。在此期間,沮授雖多次獻出計策,但由于郭圖等人的刁難,均未被袁紹采納。袁紹兵敗烏巢后,沮授被曹操俘虜,后被曹操所殺。
第三位:田豐
田豐是冀州巨鹿郡人,是袁紹帳下極具謀略的一位智士,史書中稱他“天姿瑰杰,權略多奇”。
袁紹割據河北時,起用田豐為別駕。此后,田豐輔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兼并河北四州,可謂功績顯赫。
官渡之戰時,田豐亦隨軍出征,是袁紹當時的謀主之一。然而,由于郭圖、逢紀等人的中傷,田豐在當時所獻出的計策均未被袁紹采用。
更為可悲的是,袁紹兵敗官渡后,將怒火發泄到了田豐身上。一代智士田豐,就此死于袁紹之手。正如陳壽所記述的那樣,袁紹誅殺田豐,正是鮮明地展現了袁紹“外寬雅,有局度,憂喜不形于色,而內多忌害”的性格特質。
由上觀之,審配、沮授和田豐便是袁紹真正重用的河北謀士。由于慷慨悲歌是河北的獨特風俗,在此地域生長起來的審配、沮授和田豐也都性格剛烈。他們三人均沒有辜負袁紹,這與許攸臨陣倒戈的行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