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世界級的車廠都把專利看得比生命重要,沒有技術的壁壘,談何安身立命更談何大發展。正如豐田始創人豐田喜一郎的名言:“汽車是第一位的而專利同樣是第一位的?!钡昂谔禊Z”事件總會發生,4月3日晚豐田汽車宣布,要無償的把約2.3萬個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專利公開。
曾經被看作豐田新能源領域“最高機密”的THS系統,竟然也在此次公開專利之列,是什么原因讓豐田作出這“任性”的決定呢?豐田高層在發布會稱:“環保技術只有加以普及才有意義”。公開專利之后,是否如豐田所愿,能夠通過繼續鉆研獨有技術保持競爭力?或者我們先從這次公開的2萬項專利都有些什么說起。
混合動力汽車正“跑偏了”?
在汽車圈一直對豐田的混動技術評價甚高:世界上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混動,一種是其他。而在這次開放的23740項專利的名單上,有發動機、電池為核心的零部件專利,也有豐田一直引以為傲的THS混動方案。
豐田的THS(Toyota Hybrid System)已經進化到第四代,所有的豐田系混動車(普銳斯、凱美瑞、雷凌、雷克薩斯等)都是使用的這套系統。截止至2018年4月,豐田汽車旗下HEV車型累計銷量已超過1200萬輛,HEV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達到9400萬噸。
多年以來,豐田的混動技術在市場已經得到驗證,但受限于技術專利和成本原因,沒有其他車企可以使用,混合動力的成本一直降不下來。但當前全球市場正急速發展純電動車,豐田高層擔心隨著其他車廠純電動化技術的進步,混合動力汽車更加“跑偏了”,屆時豐田在電氣化時代失去重要的位置,所以才作出公開專利的決定。
就像在國內,搭載THS系統的豐田雙擎混動汽車,沒被劃分到新能源車型;而豐田基于第四代普銳斯推出的 Plug-in Hybrid 插電式混動版車型是以進口的方式在中國市場銷售,新車基于 TNGA 平臺打造,搭載的也是第三代的 THS 技術。另外,豐田于近期推出的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卻由于價格貴、補貼退坡,在售前景也大打問號。單打獨斗始終不及抱團取暖,所以早在去年,豐田就有向其他車企開放THS系統的計劃,豐田想通過提供技術給本土車企,打開國內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而本土車企拿下THS技術,又能提速自己的新能源發展。2018年底,吉利旗下公司科力遠,同時也是豐田的零部件供應商,就以1元象征性的拿下豐田THS核心技術。
特斯拉和大眾也在開放
車企開放專利不只是豐田一家,2014年特斯拉就成為第一家對外開放專利技術的汽車廠商。當時,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一共持有600多項專利,其中有400多項在美國,在中國有7項專利。
而今年初大眾官宣,向其它車企授權開放其純電動汽車模塊化平臺MEB。要知道,大眾為了研發MEB平臺,已經投入超過60億歐元,MEB平臺承載著大眾的“Roadmap E”戰略,2025年前大眾集團要推出的80多款新能源汽車,都由MEB平臺支撐。如此重要的生產平臺,大眾為何要有償開放?
從大眾品牌戰略總監Michael Jost“企業運營方式轉變”的說法可以看出大眾背后的用心,他說大眾未來或將轉型為一家靠專利/平臺授權盈利的汽車企業,采用MEB平臺的企業能大幅縮減其在電動車領域的研發成本和量產進程,而MEB的平臺授權費用為大眾帶來不錯的收益。
主流車廠背后真正的心思
把市場規模做大,可以說這是三大汽車生產商公開專利或授權開放的初衷。
4月3日豐田的官宣,坐實了其對押寶混動技術的“危機感”,一方面很多THS核心專利快過期了,投入研發新一代THS技術需要大量金錢;另一方面,獨木不成林,豐田混動技術再好,難以憑一家之力做到真正普及,不如借開放專利之機,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增加自己的收益;在純電動車大軍即將到來之際,混動汽車或作為燃油汽車的過渡,另外有一片廣闊的天空,通過開放專利技術擴大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是很好的選擇;再者,混動技術的快速發展,有助于強化主要零部件相同的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
開放MEB平臺,吸納更多的汽車廠商加入電動車市場的開發,將擴大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而一向以量取勝的大眾也能夠從中受益。而從馬斯克當年的“壯舉”來看,5年多來特斯拉的發展絲毫沒有落后,并可以說是帶動了全球純電動車技術的發展。目前特斯拉是全美國銷量最高的純電動車,如今眾多國家支持純電動車的發展、國內新造車勢力如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不能不說是受當年特斯拉開放專利的影響,“鋼鐵俠”真的是名利雙收。
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百家爭鳴,市場遠未談得上成熟,所以群雄躍躍欲試,試圖爭奪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席之地;新能源領域里某些專利或平臺的公開,必將加快其普及應用;從市場端來看,隨著搭載該技術車輛成本的下降,市場認同度就越高,良性循環一旦開啟,盟友之間的獲利會越多;與其說開放核心專利大公無私,不如說有實力的汽車生產商都想把市場蛋糕做大,最終得益的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