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是發源于云南大理州巍山縣的一條河流。從北向南流向越南。水勢湍急,一瀉千里。紅河縣在紅河南岸。居民中絕大部分是哈尼族人。哈尼是古代羌人的一支。在秦朝初年被驅趕到云南。
哈尼人在云南少數民族中,人數居第二,約180萬人。哈尼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熱情的民族。兩千多年來,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和文化。舉世無雙的哈尼梯田和獨一無二的“蘑菇房”;名垂千古的史詩“創世紀”和數千部口頭詩歌;美麗炫目的鑲銀服飾;多彩浪漫的民族節日。這一切,吸引了眾多的歷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來尋幽探秘。哈尼族的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散發著絢麗奪目的光彩。
一 沁園春 初訪紅河
峻峭哀牢,洶涌紅河,共沐春光。
正野櫻吐秀,白鷴曼舞;木棉爭艷,布谷催秧。
古道苔深,梯田水滿,霧繞云遮錦繡鄉。
邀詩友,訪千年古鎮,譜寫華章。
蜿蜒山路茫茫。
望高處、晴嵐鎖翠崗。
看桂東峽谷,牛耕遺韻;迤薩城堡,馱馬滄桑。
林木蔥蘢,江山壯美,起伏綿延向遠方。
金杯舉,謝主人雅意,村酒飄香。
【注】桂東、迤薩為紅河縣地名。
二 滿庭芳 桂東梯田
峻嶺巍峨,江河奔瀉,滿眼秀木紅英。
水田如鏡,風動耀銀星。
是處云舒霧卷,千里外、天凈山青。
炊煙起,雞鳴犬吠,小調更癡情。
今年春正好,驚雷送雨,杜宇催耕。
恰朝犁嵐錦,暮剪霞纓。
玉梯層層直上,極目處、鳳閣龍庭。
懸崖畔,野櫻迭浪,旭日映赤旌。
三 雨霖鈴 馬幫故事
披星戴月,沐風宿露,隘口難越。
橫穿瘴疬之境,看林茂處,螢光明滅。
搏擊荒山虎豹,顯豪杰英烈。
五尺道、蹄印深深,浸透馬幫淚和血。
邊陲篝火催情熱。
灶塘旁、銀珮凝霜雪。
幾多浪漫故事,小木屋、疏星淡月。
千里行程,一路情牽一路傷別。
偏有一段奇緣,留與后人說。
四 蝶戀花 仰阿娜節
青翠梯田云靄繞,
小寨清晨,冉冉炊煙裊。
杏雨瀟瀟山染俏,
椰風習習春情鬧。
梔子花開佳節到。
清脆口弦,松葉拂人笑。
銀鎖換來純白帽,
雙雙牽手入林隩。
【注】仰阿娜,哈尼語,意為姑娘節。為青年男女交往、尋友的節日。每年春耕后,在大羊街鄉的孟者轟都大山丫口舉行。小伙以松枝拂少女面,姑娘以口弦傳情。兩情相悅,則交換信物。少年贈銀飾,少女贈白色帽子。雙雙牽手入深林,暢敘幽懷。
五 一剪梅 守節老婦
朗月清風小木樓,
耳語溫柔,心語溫柔。
嬰兒嬌笑顫悠悠,
爹也凝眸,娘也凝眸。
趕馬阿哥奔越州,
妻也難留,兒也難留。
青絲白發淚空流,
恨滿心頭,情滿心頭。
六 臨江仙 竹樓花宴
日暮山川斜照染,梯田輝映霞光。
竹樓晚宴笑聲揚。
野菽合紫薯,紅米拌鵝黃。
陣陣酒歌催醉眼,姑娘情滿角觴。
一杯村酒入詩腸。
今宵春色好,揮灑韻芬芳。
七 鷓鴣天 他撒龍泉
十二龍泉泉水清,哀牢山頂暮云橫。
野櫻灼灼燃蒼嶺,棕櫚翩翩送晚晴。
楊柳擺,雉鳩鳴,梯田如鏡耀金星。
哈尼村寨炊煙起,遙聽山歌伴竹笙。
八 青玉案 作夫村蘑菇房
崎嶇盤曲環山路。
舉目看、林深處。
千載古村縈紫霧。
蒿茅覆頂,炊煙繞樹,歲月悠悠度。
梯田萬畝沐春雨。
棕櫚隨風浥甘露。
驅鬼敬神燃火炷。
長街設宴,廣場曼舞,擂響驚天鼓。
九 浣溪沙 哈尼姑娘
銀珮叮咚披彩霞,身姿婷娉壓春花。柔情俊俏惹人誇。
清曉踏云梳杏雨,黃昏戴月織光華。心中暗恨俏冤家。
十 念奴嬌 壯哉紅河
奔流千里,正波濤洶涌、滾滾南去。
兩岸險峰層疊起,深澗猿猱飛渡。
漫嶺芭蕉,連山棕櫚,常沐椰林雨。
梯田萬畝,宛如碧玉天柱。
堪憶先祖當年,長途遷徙,不畏跋涉苦。
蹄印蒼苔留歲月,織就云霞絲路。
創世史詩,哈巴傳唱,青史煌煌鑄。
憑欄注目,武陵恰在深處。
【注】哈尼族有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創世紀”、“哈尼阿培聰坡坡”、“雅尼雅嘎贊嘎”、“十二奴局”等都是關于哈尼族歷史的敘事長詩。以“哈巴”傳唱的形式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