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累,氣不夠,聲音沙啞,高音飆不上去,很多人都認為是小事,要么認為自己氣不足,吃點補氣藥,要么自行購買咽喉含片等藥物來處理。專家表示,聲音沙啞、氣不足的原因很多,需要對癥下藥。
聲音沙啞原因多多
導致聲音沙啞的原因有很多,治療前必須先確定方向才能取得較佳的效果。如果僅僅是急性炎癥造成的,市面上銷售的中成藥含片有一定的效果,適量使用并配合相關藥物治療,有助緩解癥狀,加速炎癥消退。但是對于聲音沙啞時間較長的情況,需要進一步明確病因。
經常有胃脹、噯氣、反酸等癥狀的聲嘶患者,需要注意是否合并有胃腸道內容物(胃酸、膽汁等)反流到咽喉導致聲音沙啞,這時往往還需要配合飲食習慣調整、抑酸藥、胃腸道動力藥等治療才有可能“斷根”。如果聲音沙啞是聲帶良性器質性病變(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囊腫等)導致的,則需要視病情采用以嗓音訓練和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策略。對于“煙酒不分家”的中老年男性,聲音沙啞還需注意喉部腫瘤的可能,口服含片后癥狀稍微緩解往往會給人只是得了“慢性咽喉炎”的假象,反而延誤了病情。聲音沙啞的原因一定要搞清楚,因為臨床上偶有甲狀腺癌、食道癌或者肺癌的患者,首發癥狀就是聲音沙啞。因此,如果患者有聲音沙啞的癥狀,特別是時間持續超過兩周不愈時,應盡早到耳鼻咽喉科進行檢查,方能對癥施治。
不會發聲累壞嗓子
據統計,人群中嗓音疾病的發生率達6.6%,而教師、行政管理人員、歌手、銷售、導游等職業用嗓人群發生率更高,超過了30%。除了聲音沙啞癥狀外,嗓子累也是這些人常常向醫生訴說的癥狀。一般來說,總是感覺嗓子疲勞,咽喉含片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根源可能是發聲方法不恰當。也就是說,當你說話總覺得嗓子累時,說明發聲用力的地方錯了。
發聲的動力器官是肺,不是喉。以腹式呼吸為主的胸腹聯合呼吸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肺的潛能,為發聲提供充足的氣流動力。所以,當你說話久了覺得兩側肋部很累而喉部不累的時候,那說明你已經基本掌握了正確的發聲用力方法。在這個基礎上,加上恰當的共鳴和音調,就可以使自己說起來舒服,聽眾聽起來也舒服。不要通過拼命用力擠壓咽喉發聲來提高音量,一定要學會怎樣利用鼻腔、咽腔、胸腔這些與生俱來的“高低音炮”。另外,生活工作中說話一定要“找著調”,男性的男聲女調、女性的女聲男調、娃娃音等都需要及時發現和調整,否則不僅影響個人形象,還會造成發聲疲勞和聲帶損傷。
嗓音訓練方法很多,對個人而言,既有小組訓練也有個別指導。一般在進行嗓音訓練前,需要通過問卷調查、喉部緊張度評估、動態喉鏡檢查、計算機嗓音分析、音域分析和發聲空氣動力學檢測來全面評估個體的嗓音特點和用聲方法,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調整發聲技巧。掌握了發聲技巧后,發聲前還要多做嘴唇打“嘟”練習、舌體拉伸等“熱身運動”,發聲后為喉部熱敷按摩、吸熱蒸汽等,可以有助于保養嗓子。
在此提醒各位職業用嗓者,發聲是一項全身的運動,并非只是咽喉的專長,咽喉含片的冰涼口感雖可使人暫時忘記嗓子的疲勞感,但是也容易讓人忽視自身發聲方法的缺陷。發聲方法不科學,長時間的發聲疲勞可能會引起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疾病,治療上更為棘手,也影響職業生涯的發展。因此一定要找到切合自身的發聲方法,嗓子才不容易累,對于職業用嗓者,嗓子就是 “飯碗”,更需要掌握發聲技巧,讓嗓子堅固耐用。
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關中 梁發雅
整理/朱素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