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講我們談到了如何認識和了解自己,如何療愈我們的內在小孩,這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我們需要不斷的讓自己靜下來,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己的內在對話,才能逐漸看清我們內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們心中的渴望和心結究竟是什么?經由這個反復的學習過程,當我們真正能夠了解自己,悅納自己之后,不管是我們個人,還是人際關系、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情緒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生活中困擾我們的最大問題:情緒問題。
情緒是什么?我想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體會,比如我們快樂了、開心了、喜悅了;或者是傷心了、憤怒了、恐懼了等等,都是我們情緒的表現。它存在在我們的意識當中,一生都在伴隨著我們。情緒不僅給了我們安全感,還讓我們真正地感受生命,感受生命的活力。
那么情緒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我們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基本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它包括快樂、憤怒、悲傷、恐懼這四種情緒。復合情緒由基本情緒衍生而來,它主要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交流產生。比如說,現代社會中,人們比較常見的焦慮情緒,就是由憤怒、內疚、恐懼、痛苦四種情緒組合而成的。
在所有的情緒當中,正面的情緒占到3/7,負面的情緒占4/7,當我們體驗到正面的情緒時,我們會有愉快,開心,喜悅,舒服的感覺;當我們體驗到負面的情緒時,我們會有憤怒、恐懼、難過、焦慮、難受等等這樣的感覺。當負面情緒升起時,還會引起我們的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緊張等身體的反應,外顯的行為是捶胸頓足、哭泣、大發脾氣、摔東西等等,我們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也會發生變化,而由負性情緒引發的這一系列的感受和行為,也都會對別人,尤其是我們親密關系當中的人產生影響。
關于情緒,我們還需要了解的是:
情緒,它是一種習慣,因為我們的大腦,習慣維持它熟悉的情緒。比如一個人習慣孤獨寂寞的狀態,大腦會盡可能地讓這種孤獨寂寞的感覺留得久一點,當出現陌生的情緒,比如喜悅、快樂的情緒,大腦會選擇盡快的遺忘它。
同時,一旦大腦感受不到它熟悉的情緒,它還會促使我們情不自禁地去做一些事情,來創造外境讓我們感受到那種熟悉的情緒。比如,如果我們的大腦,習慣了焦慮的情緒,就會格外地在意會誘發焦慮的事情,它總會從今天發生的很多事情當中,找出符合焦慮情緒習慣的事情來,賦予它意義,并且強化這種感覺。這樣,情緒就會被放大,超出了實際的情況,人就變得擔憂和焦慮起來。再比如,如果你是一個快樂的人,你的大腦,就會不自覺地反復去感受快樂的情緒,甚至去創造外境讓你感受快樂;并且在生活當中你也比較容易找到快樂的事情,美好的事物,讓你維持快樂的情緒。
我們還要了解的是,每一種情緒的背后都有一種期待,比如被愛的期待、被認可的期待、被保護的期待等等,這些期待滿足了,我們就會出現正面的情緒;沒有被滿足,就會出現負面的情緒。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所有的期待都是我們自己的,別人沒有義務來滿足我們的期待,包括我們的愛人和孩子。那么我們的期待誰來滿足呢?肯定是我們自己。
結 語
所以,我們的情緒百分之百地由我們自己來負責,它不僅關系著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影響著周圍人。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和自己的情緒好好的相處。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一起去聽喜馬拉雅的課和我們一起攜手陪伴孩子健康、快樂、自信的成長。
親愛的朋友,這里不僅是一個育兒平臺,也是一個媽媽的修心平臺。母親是一個家庭的主導,和諧穩定的婚姻關系特別有助于孩子獲得安全感和被愛。如果你在婚姻中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什么困惑、煩惱和問題,歡迎你把你的故事發至微信號:18501038019,我非常愿意傾聽你內心的聲音,并陪伴你一同面對困擾你的問題,一同尋求解決的辦法。你的修心路上,利明空間陪伴你!
聯系人:李老師
手 機:18501038019
微信號:18501038019
郵 箱:18501038019@163.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
網 址:www.lm2016.cc
療愈自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