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已經結束,志愿填報問題已經擺在了家長和學生的面前。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怎么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適合TA的專業?
因為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高考志愿填報時缺乏專業指導,一般都是考慮專業本身因素比如:未來好不好就業啊?薪酬高不高啊?社會地位好不好啊?對女孩子來講穩定不穩定啊等等,但對專業是不是孩子感興趣的?適不適合孩子能力啊等等因素卻很少考慮甚至不考慮,因此才出現了這樣一個數據:高達71.2%的大學生后悔選錯專業,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成績下降,有的學不明白,有的甚至抑郁或者退學了。這些孩子有的通過轉專業或考研也依舊無法改善,反而蹉跎歲月,延誤了就業的最佳時間。
我從2012年開始進入職業規劃領域,利用業余時間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做職業規劃輔導,在大量的咨詢案例中,發現22~26歲的年輕人在我所咨詢的案例中高達78.3%,近2年來一些大學生也開始來做咨詢。我詳細分析他們的職業困惑或學業困惑,原因主要是:中學階段的自我探索不夠、外部世界了解不夠、高考志愿填報隨意等造成的,因此我才下定決心把職業規劃服務前移至中學階段。我今天就用我咨詢過的1個真實案例來跟大家交流怎樣以孩子為本,從孩子出發選專業,才能幫助孩子選擇一個適合他的專業,而不辜負了孩子12年的努力學習和未來的美好人生。
既然是以孩子為本,就要考慮孩子本身的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等等,這樣選出來的專業才是孩子喜歡的,讀得明白的,能讀得好的。
案例
小唐,女,2016級大一新生,中國科學院大學環境科學專業 目前問題:對大學生活很失望;學科太難,不喜歡,學習很吃力;感到很迷茫。她母親在電話中跟我說到:聽到她女兒描述的在學校的種種,眼淚都快要掉下來了,可見孩子碰到的困難有多大。
大家知道,能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不管在哪個省,成績排名都是很靠前的。這個孩子也是付出了很多辛苦才取得這樣的成績的,那為什么會一上學就這么困難呢?我們來看看這個孩子的MBTI性格是ENFJ,(聲明一下,今天三個案例都是我的咨詢案例,測評結果都是經過我的澄清和確認后的 ),ENFJ類型的人:性格開朗,對生活充滿了熱情,愿意幫助別人,富有創造力,待人友善,與人相處時很有親和力。這樣的孩子是很希望能融到人群中的,做與人有關的事情的,在高中時她就很希望能參與社團、義工等工作,但因為高中學習壓力很大,家長也不太支持,所以她就放棄了任何的活動,一心撲在學習上,心想著等到了大學就好了,可以自由參加各種自己想參加的社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一到大學,她就參加了所有她想參加的社團和活動,但上學期結束后,她就全部退出了,因為這個學校太小了,學生太少了,而且社團活動太不活躍了,跟她想象的大學生活差太多了,她失望極了。
再來看看她的霍蘭德職業興趣代碼是ESC,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這個孩子的職業興趣和她的性格是很一致的,有上進心,喜歡與人打交道,愿意從事幫助別人的工作,同時希望能在工作中管理一部分人,然后處理具體事物的能力也還可以,但是研究能力I排在第四位,而且分值很低,我透過測試的表象,深入分析了她的研究能力和研究興趣都是很低的。那現在我們要回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所學校本身上來,我們要知道,中國科學院大學是要招什么樣的學生,未來的培養目標是什么?從學校的招生簡章上我們看到:中國科學院大學每年計劃招收300余名優秀本科生,鼓勵他們本-碩或本-碩-博連讀。國科大的本科生培養目標,就是要通過教育培養的創新,致力于造就一批追求科學夢想、獻身科學事業、立志科學報國的未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未來科技領軍人才”是問題的關鍵,這就決定了,來到這個學校的學生,研究興趣和能力都要很強才能勝任,而遺憾的是小唐在研究興趣和能力方面都很低。小唐說他們的數學拿給北大清華的高中同學做,都做不出來,所以可見知識的難度是超過綜合性大學的理工科的。
當我問到當初是怎么選擇這個學校和這個專業的時候,他爸爸說,因為孩子曾經說過,現在環境這么差,應該做點什么事情,所以就為孩子選了環境科學這個專業。選擇這個學校,是因為成績這么高,學校名聲也很好,資源又很豐富,女孩子將來做做科研或到大學當老師都是很好的選擇,孩子因為不懂,也沒有反對。爸爸這個考慮沒有錯,也是很多家長普遍的思維方式,惟獨沒有把孩子的特質考慮進來。所以,我繼續問小唐幫助她澄清,你覺得應該為這么差的環境做點什么,那你是希望通過你的高超技術去發明新產品來改造環境呢?還是希望推動立法來改善環境?或者是通過普及推動人們的環保意識來改善環境?或者是通過設立一家公司來改善環境?小唐認真想完后說:我想通過普及推動人們的環保意識來改善環境。這樣一澄清就明確了,她是個有情懷的有理想的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人類做點事情,但可以肯定不是通過技術方向。我們接著為未來職業列出一些發展方向,當我說出NGO方向時,孩子馬上激動的說“老師,老師,我就喜歡這種工作”,所以通過多方面的交流、溝通、澄清、分析和驗證,可以確定小唐比較適合往人文方面而不是技術研究方向發展。這個案例咨詢還沒結束,因為中國科學院大學適合小唐選修的第二專業很少,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要解決,所以我給小唐布置了一系列的任務,需要她去調查了解,這個暑假她和她的家人會帶著這些問題收集到的資料再來咨詢一次。
這個案例我講的比較詳細,是因為它很有代表性:首先家長在幫孩子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思路有代表性;其次,孩子也很有代表性,中國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是埋頭讀書,對自己、對大學對專業以及未來職業都不了解,造成寒窗苦讀12年,取得了優異成績,卻迷失在大學里。類似這種高分案例越來越多,不是個案。這個案例孩子和家長間還是可以溝通的,所以孩子在學校里碰到了困難還能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鼓勵,算是比較幸運的,接下來的第二個案例就沒這么幸運了,她的資料讓我看得很辛酸也很難過,讓我覺得很有義務去跟家長們傳播一些正確的理念。
雖然任何類型的人都可以做任何的工作,都可以當領導,但是當你的性格類型、興趣愛好與你的工作活動相匹配的時候,你會更容易上手,在同等條件下,你會更容易有所成就,否則,可能會付出更多卻很容易碰到職業的天花板。所以,多了解我們的孩子,根據孩子的特點,選一個適合他們的專業,會讓他們在大學或者將來就業少走些彎路,少付出些代價,能將人生之路走得更順更輕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