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是人類手中掌握的最具威力的武器,1945年美國將兩顆用于實戰的原子彈投向了日本,幾乎瞬時間就摧毀了兩座中等城市。自那時起,核武的可怕威力展現在了人們面前,各強國紛紛發展核武器。
根據統計,在冷戰高峰時期,僅僅美蘇裝備的核彈頭數量就超過了60000枚,足以摧毀地球表面若干次;而直到今天,全世界的核彈頭數量依然有15000枚之多,當然這個數字也可摧毀地表若干次了。
由于核大戰造成的后果極為嚴重,因此各國的核力量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輕易使用的。即便如此,世界上有不少人也擔心有擦槍走火的可能,不斷呼吁削減核彈頭數量。
毫無疑問,核彈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是一種滅世武器般的存在,是死亡和毀滅的象征。但實際上,正如同如今有和平利用核技術的情況,關于和平利用核彈爆炸也是有國家做出過探索的。
不用多說,具備這個膽量的肯定非蘇聯莫屬了。當時,蘇聯不僅有全球最大的國土面積;也有全球數量最多的核彈頭;當然還引爆過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核彈——當量5000萬噸的沙皇氫彈。
上世紀50至70年代,蘇聯在其廣袤的國土上大量進行核試驗,在測試核彈數據的同時,有人突發奇想,與其直接引爆核彈,倒不如將核彈爆發的能量應用到生活中去。
1965年,這樣的想法終于被付諸于實踐。當時,哈薩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州因缺水而導致工業和農業發展長期停滯不前,蘇聯決定使用核彈來為老百姓炸出一個人工湖出來。
當時,一枚當量在14萬噸的核彈被運到了這里執行任務,當量值相當于廣島原子彈的7倍之多。這枚核彈采用了地下引爆的方式,引爆深度達到了178米,這樣做既有減少輻射的考慮,也是美蘇達成禁止在大氣層進行核試驗共識下的具體舉措。
核彈引爆后,果然威力非同凡響,炸出了一個直徑408米,深度達100米的大坑,引水進去之后真就是一個大型的人工湖,總容量達到了1700萬立方米,其中漏斗形底部蓄水量達到了640萬立方米。
但由于畢竟是核彈炸出來的,人們很擔心這個人工湖的輻射問題。這時候一位牛人出馬了,他就是當時蘇聯原子能部長斯拉夫斯基。
為了證明人工湖沒有嚴重輻射,斯拉夫斯基第一個跳進了核彈炸出的人工湖游泳,其身先士卒之態度,以身犯險之精神真是為人所敬佩。以至于美國人得到情報后連連稱奇,直呼不可能吧!
大家可能都想知道這個斯拉夫斯基是不是隨后不久就墳頭草三尺高了,其實還真沒有。斯拉夫斯基一直活到了1991年11月28日,享年93歲。
雖然斯拉夫斯基似乎并沒有因這次游泳而受到明顯的輻射,但這一地區確實在隨后的檢測中發現了輻射量偏高的情況,尤其現在輻射值高出114倍,估計也沒幾個人敢用那個人工湖了。
實際上除了核彈炸湖之外,蘇聯當時還有核彈撲滅井噴,美國有核彈增油氣等實踐。不過這些實踐一方面有隱患,另一方面得到了大眾的強烈反對,因此到后來也就都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