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癥狀表現(xiàn)
高血壓是以動脈血壓升高,尤其是舒張壓持續(xù)升高的一種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其判斷標準是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中醫(yī)認為,高血壓是由于機體內(nèi)部陰陽虛實失去平衡導(dǎo)致的,而造成這種不平衡的原因是七情六欲過度、飲食勞傷、年老體衰等。艾灸通過取穴施灸,平肝潛陽,去痰化濁,使高血壓下降。
01丨足三里穴
|取穴方法|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一橫指處,左右各一
|施灸方法|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用艾條溫灸足三里穴,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一般每側(cè)穴灸20分鐘,至皮膚稍呈紅暈為度
|艾灸功效|能使氣血源源不斷生長
02丨懸鐘穴
|取穴方法|屬于足少陽膽經(jīng),位于人體小腿外側(c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取穴時外踝尖直上四橫指處,腓骨前緣即是懸鐘穴的位置。
|施灸方法|溫和灸。取正坐或仰臥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
|艾灸功效|中醫(yī)認為懸鐘穴具有疏肝益腎、平肝息風(fēng)的功效,尤其對于高血脂癥、高血壓等病狀具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
03丨曲池穴
|取穴方法|位于屈曲肘關(guān)節(jié),在肘橫紋的外側(cè)頭。取穴時,將手掌抵住胸口彎曲手肘時,手肘關(guān)節(jié)會產(chǎn)生橫紋,橫紋外側(cè)凹陷處與拇指側(cè)端的交接點就是曲池穴。壓迫此處會感到疼痛,左右各一
|施灸方法|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溫?zé)帷⑹孢m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7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
|艾灸功效|清熱去火
04丨肝俞穴
|取穴方法|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2指寬處。即位于第9胸椎的左右兩側(cè)比大拇指稍寬的位置
|施灸方法|溫和灸。施灸時,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3-5分鐘
|艾灸功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行氣解郁,燥濕生風(fēng),紓氣
05丨 太沖穴
|取穴方法|位于腳背面,第1、2腳趾跟部結(jié)合處后方的凹陷處,左右各一。取穴時,先找到大腳趾和第2趾的趾縫,往腳背方向比大拇指稍寬的距離,略呈現(xiàn)凹陷的地方,用指頭按壓,可以感覺到動脈的跳動就是太沖穴
|施灸方法|溫和灸。施灸時,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5分鐘
|艾灸功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行氣解郁,燥濕生風(fēng),紓氣
06丨行間穴
|取穴方法|位于腳背第1、2趾間,趾蹼緣的后方赤白肉際處
|施灸方法|溫和灸。施灸時,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5分鐘
|艾灸功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行氣解郁,燥濕生風(fēng),紓氣
07丨太溪穴
|取穴方法|太溪穴在腳的內(nèi)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施灸方法|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鐘
|艾灸功效|滋陰補腎,益氣活血痛經(jīng)
08丨三陰交穴
|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內(nèi)側(cè),內(nèi)腳踝尖直上4橫指,脛骨后緣處,左右各一。取穴時,可以在小腿內(nèi)側(cè),骨側(cè)突出處上方量出約4橫指的骨骼后側(cè)邊緣就是,按壓時會稍微感覺疼痛
|施灸方法|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5分鐘
|艾灸功效|滋陰補腎,益氣活血痛經(jīng)
09丨內(nèi)關(guān)穴
|取穴方法|位于手臂的內(nèi)側(cè)中間,腕關(guān)節(jié)橫紋上約2橫指寬處,左右各一。簡便的取穴方法是,握緊拳頭,在手腕上會出現(xiàn)一條豎向的筋,以腕橫紋為起點,沿著這根筋量2橫指寬的地方就是內(nèi)關(guān)穴
|施灸方法|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
|艾灸功效|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和胃降逆,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
10丨豐隆穴
|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前外側(cè),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2橫指(中指)處
|施灸方法|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溫?zé)帷⑹孢m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
|艾灸功效|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和胃降逆,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