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血管陷迫綜合征(popliteal vascular entrapment syndrome,PVES)是腘窩的異常肌肉、纖維束帶等壓迫腘動脈或(和)腘靜脈而引起的相應臨床表現。累及腘動脈時的特點是:多見于年輕人,于跑步或劇烈運動后,出現小腿缺血癥狀,例如間歇性跛行、患足麻木、小腿疼痛等。
病因
1. 腘深動脈持續存在。
2. 腓腸肌內側頭過度沿股骨向頭側移行。
3. 腘窩的其他肌肉、肌束、纖維束帶等異常。
后果
1. 因腘動脈管腔狹窄或血栓形成引起小腿血供不足,導致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足壞疽。
2. 狹窄段遠端動脈擴張,形成動脈瘤。
3. 腘靜脈受累,深靜脈血栓形成和淺靜脈曲張。
常見人群
青年男性、運動員、部隊士兵;平均年齡28歲(12-62歲)。因為劇烈運動中肌肉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使本來隱匿存在的腘血管解剖異常,表現出突出的臨床癥狀。
表現
1. 年輕男性,下肢缺血表現,小腿疼痛、間歇性跛行,常于下肢劇烈運動后發病。
2. 嚴重者出現下肢感覺異常、靜息痛、潰瘍。
3. 體檢患側足背動脈搏動較弱且不對稱。足背動脈捫診時需做應力試驗:踝被動背屈、主動跖屈。
4. 年輕患者的腘動脈瘤。
5. 約10%的患者同時(或單獨)靜脈受壓,出現活動后患肢腫脹、深靜脈血栓、腘窩部靜脈曲張、小隱靜脈病變、腓腸肌靜脈叢血栓形成等。
檢查
彩超、多普勒踝動脈測壓、磁共振斷層掃描(MRC)、CTA、血管造影。
鑒別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管損傷、腘動脈瘤、腘動脈外膜囊性病變、腘動脈腫塊外壓、深靜脈血栓、靜脈曲張等。
治療
1. 手術原則:松解血管壓迫、血管重建。
(1)腘動脈松解術:使整個腘動脈可以移動。
(2)動脈旁路轉流術或間置術:移植材料可選擇自體靜脈。
(3)動脈瘤切除術:切除動脈瘤樣病變并自體靜脈移植。
(4)定期隨訪。
2. 如果患者腘動脈已閉塞,可以嘗試介入治療,即球囊擴張+胯關節支架,術后保持膝關節勿呈銳角且勿劇烈運動(例如騎自行車等)。如果介入治療失敗,應選擇血管旁路手術。
3. 定期復查,遵醫囑保持血液低粘滯狀態。
作者: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血管外科孫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