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冰凍骨盆”這四個字,有木有一種瑟瑟發抖的感覺?
前些日子,有一位朋友說前陣子有個親戚在婦科因病就診時被告知診斷為“冰凍骨盆”,便很納悶,親戚也沒說明白,便來問我,“是不是因為女人體寒,骨盆里產生了什么促凍因子,把骨盆凍住了……”。聽完這位朋友的詢問,讓我很是哭笑不得,便向他解釋了有關我們婦科上所講的“冰凍骨盆”。本以為只是普通老百姓對這一概念有所迷糊,后來和身邊有醫學背景的同仁乃至從事婦產相關專業的同道們聊天,發現還是有很多人對“冰凍骨盆”沒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冰凍骨盆”,免得以后被人問時啞口無言。
正常女性的盆腔
相信有臨床背景的同仁們都知道,在正常情況下,女性盆腔內的內生殖器官如子宮、輸卵管、卵巢等在盆腔中處于半游離狀態,在行婦科雙合診或三合診檢查時,可捫及子宮輪廓,除腹壁薄者偶可捫到正常大小的卵巢外,一般觸及不到正常卵巢和輸卵管,這些器官可隨著檢查者的手指推動而移動。
何謂“冰凍骨盆”?
在上面我們提到,在生理情況下,正常女性的盆腔內器官在做婦科檢查時是可以隨著手指的推動而產生相互移動的。那么,在這里我們說的“冰凍”二字其實是相對于“相對運動”而言的,也就是“固定”、“不動”的意思。再說得通俗易懂點就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女性盆腔內臟器的廣泛大面積粘連,使纖維組織增生,變硬,使子宮固定,宮頸旁組織也增厚變硬,向外呈扇形擴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行婦科檢查,不管怎樣推動手指,盆腔內臟器始終像一塊固定的石頭一樣,任你怎樣擺弄,都“一動不動”,跟一塊石頭或冰一樣,一動不動,我們就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冰凍骨盆”。其實,叫“石頭骨盆”也可以哦,不過就是名字有點俗氣,給它穿上華麗的外衣,叫“冰凍骨盆”聽起來更有美感和意境。
“冰凍骨盆”是如何形成的?
剛才已經說到我們這里的“冰凍骨盆”其實就是嚴重廣泛的盆腔組織粘連。在臨床上,我們導致嚴重廣泛盆腔組織粘連的常見原因有較為嚴重的急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盆腔惡性腫瘤(宮頸癌、卵巢癌晚期)的癌腫病灶轉移。晚期宮頸癌患者病灶蔓延至全盆腔,并向兩側浸潤達骨盆壁,子宮、輸卵管和卵巢均受侵被固定,整個盆腔呈硬塊狀。
“冰凍骨盆”有哪些臨床表現?
臨床上,患者常因下腹脹、墜痛感、勞累時腰痛,性交痛等非特異性癥狀來就診,有時可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性交痛為最常見的癥狀。也有體檢時發現卵巢囊腫進一步檢查時診斷為“冷凍骨盆”者。行婦科檢查后多發現子宮活動欠佳,雙側附件增大、增厚、活動度差、壓痛明顯。由于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有部分患者是在婚后不孕檢查發現輸卵管積水或卵巢囊腫或盆腔腫瘤,剖腹探查時的“意外收獲”,不然還是很難發現的。
“冰凍骨盆”如何作出診斷?
在上文中提到,“冰凍骨盆”由于缺乏癥狀特異性,所以診斷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只有在開腹探查后才能作出診斷。一般在開腹探查發現子宮及附件與周圍組織廣泛粘連,被包裹且與盆壁相連,盆腔內光滑,在盆腔內不能看到子宮及雙側附件,術中病理檢查示組織呈炎性改變且術前檢查示卵巢囊腫或腫瘤及附件包塊,子宮大小正常以及術前均未做過婦科手術及抗菌藥治療者我們可初步作出臨床診斷。要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結核性盆腔炎、卵巢癌以及陳舊性宮外孕等相鑒別。
“冰凍骨盆”如何治療?
常規的治療措施是在開腹探查發現“冰凍骨盆”后,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分離粘連,切除能切除的囊腫,盡量減少復發。對于由惡性盆腔腫瘤(主要是卵巢癌)引起的“冰凍骨盆”,應逐步行腫瘤細胞減滅術,同時行盆腔器官修補術。“冰凍骨盆”經治療后癥狀可減輕,但容易復發,對于復發性“冰凍骨盆”,建議同時應用微波和抗菌藥物綜合治療,微波治療可促進盆腔組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以利于炎癥的吸引和消退、減輕疼痛。對于病情反復加重者,可考慮再次行手術治療。
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對“冰凍骨盆”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以后在臨床上遇到有性交痛、反復性盆腔炎、輸卵管積水導致的不孕、卵巢囊腫和盆腔惡性腫瘤患者,可不要忘記“冰凍骨盆”的情況,及時診斷,規范治療,以期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
小提示:87%用戶已下載掌上醫訊App,更方便閱讀和交流,請掃描二維碼直接下載App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掌上醫訊”,版權均歸掌上醫訊所有,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凡是本網站注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僅作分享,文章觀點不作為掌上醫訊觀點,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聯系電話:400-119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