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人生有低谷也有高潮,這是很正常的事。處于低谷時,不要迷失自我的本性,還是要向善,做一個好人,不要因為一時的得失,而怨天尤人;處于高潮時,也不要得意忘形,那樣會同樣也會迷失自我,失去對事物的準確判斷,從而迅速落敗。
人最厲害的態度是處事不驚,處亂不亂,不受誘惑,守得住自己的底線,能夠很好的把握住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忘做人的本質。這種人敗不餒,勝不驕,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能夠閑庭信步,這才是干大事的人。
人總有處于低谷時期,跟老婆離婚了,失業了,家人生病了,或陷入巨債糾紛當中,這些是不好的事情發生,人一旦遇上,就會驚慌失措,乃至情緒低迷,進而言行錯亂,這個時候就是陷入深沉的低谷期中。
是人都很討厭壞事,可是人不可能一生永遠都是好事,有句講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更何況你的這些事不是考驗生死的大事,遇到人生當中的一點小事就開始憤憤不平,是不成熟的表現。
可是既然遇上了,就要調整好心態,讓自己盡快走出低谷期,因為這些負面情緒的確會讓人身體受到傷害,如果你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這一切,就會不覺得這些事是什么重大的事,只要走過去了,再看身后,就會覺得它們不就是那么一點小坎坷,沒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有些人不會走出來,別人的安慰也解決不了什么事,那么這個時候就要自己想辦法調整心態了,這里有2種方法可讓你安靜下來,不再那么慌亂。
第一, 適當的逃避。我一說這話,立馬就會有人跳出來說,逃避是懦夫。其實,人既要剛直,又要有韌性,就是要有彈性。你看用錘子砸鋼刀,鋼刀馬上就砸斷了,但是你砸彈簧,卻永遠也砸不斷,這就說明,一個有彈性有韌性的人更適宜生存。
我們講有進有退,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適當逃避可以保全自己,使自己不進一步受傷害,而一味只知道盲進,一味的剛直,是莽夫的行為,歷史上魯莽的人有幾個好下場的。
適當的逃避是避其鋒芒,讓壞事不要在最短的時間里壓垮我們,給我們一個緩沖的空間,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爭取機動和主動,從而贏得時間來對抗我們陷入低谷的事。這是一種睿智的表現,是聰明人處亂的一種方法。
第二, 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大自然是最博大的,它用最寬廣胸懷容納地球萬物生靈。到大自然中走走,會明白很多道理,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本領,小草有生長規律,樹有樹的生存法則,藤蔓有依附大樹的生長本領,這一切都是和諧共生的。
在大自然中看到這些生命相互依存的生存,你會明白許多。那些存在于你內心當中的負面情緒會隨之減輕,因為身處大自然當中,人是最寧靜愉悅的,這是每個人的天性。
這兩個方法雖然不是萬全良藥,但是的確有很好的療愈作用,每當我的情緒處于低谷期時,我就采取這兩種方法,內心的負面情緒的確減輕不少。大概換個方法換個思路換個環境對人的影響還是有作用的吧。
如果喜歡本文,請關注作者,并分享出去,如果有什么評論,請下方留言,我們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