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麟宮的“鎮宮”寶貝—如鏡的水面倒出的景象
龍麟宮美景
貴州省的天然洞穴發育數目數以萬計,多分布在喀斯特山區中低部地區。該省主要以含碳酸鹽的巖石為主,在這類巖石的分布空間范圍內,由于受自然環境影洞穴呈現出一定規模的分布。讀“貴州洞穴密度分布圖和洞穴海拔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 據圖可知,貴州洞穴
A. 東北半壁的分布密度大于西南半壁
C. 西部地區的分布密度大于東部地區
2. 對該省區一些區域洞穴分布較少的原因,解釋最合理是
A. 缺乏碳酸巖石
C. 晴天多降水少
3. 對該省區洞穴密度較大地區的推斷,與實際相符的是
A. 地勢最高地區
C. 旅游資源缺乏
【答案】
1. 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條件和對地形活動的影響,結合地區的地理條件進行分析。
1. 讀圖可知貴州洞穴西部地區的分布密度大于東部地區,C對;東北半壁的分布密度小于西南半壁,A錯;洞口海拔2000米洞穴少于1000米,B錯;根據洞穴海拔分布圖可以大致推算洞口海拔500米洞穴數量,遠遠少于50000個,D錯。
2. 洞穴主要是可溶性的巖石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缺乏可溶性的碳酸巖石就不容易形成洞穴,A對;地下暗河眾多說明喀斯特地形發育良好,洞穴比較多,B錯;本地區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和氣溫相差不大,CD錯。
3、洞穴密度較大地區應該是地勢低、水分多,溶蝕作用強,地勢最高地區水分多,不利于洞穴形成,A錯;洞穴密度較大,喀斯特地形發育良好,地表少植被覆蓋,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石漠化嚴重,B錯;洞穴密度較大,旅游資源豐富,C錯;旅游資源豐富,旅游人員多,流動人口量較大,D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