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載]再談《西游記》
 


    看門人喜愛《西游記》,也不知看了多少遍。每一次看完都有更深的領悟。在四大名著中,唯有《西游記》最為膾炙人口,老少皆宜。又因為它是唯一一部神魔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充分滿足了觀眾的想象和需求。因為我們都有夢想和追求,但現實世界往往難以實現,于是我們就可以在小說的虛構和想象中達到心理滿足。這部《西游記》也有原型人物,乃是取材唐朝玄奘大師西行印度取經的故事改變而成。但真正的玄奘大師足足走了十七年,而且并沒有太宗相送之事。真實的歷史是唐朝限制僧侶出關,玄奘偷渡出國。經歷重重險阻,到達印度那爛陀寺與戒賢法師學法,并且獲得廣大僧眾的尊重和敬仰,因為玄奘智慧超群,曾經和印度眾僧辯論佛法,并且載譽而歸。所以玄奘十七年后滿載真經回到大唐,太宗真個親自迎接。那個孫猴子也有原型的,真名喚作石盤陀,是個胡人,但是它并未跟隨玄奘西行全程,根本連玉門關都未出,且曾對玄奘生謀財害命的惡心;還有傳授玄奘《心經》的烏巢禪師也有其人,那是玄奘在四川求學時遇到的一個渾身長滿惡瘡的病人而已。玄奘一路之上倒是憑借《心經》的勉勵和加持以恒心取得真經。回國后撰寫《大唐西域記》,記述取經全過程,其中也有妖魔鬼怪之事,但多數都是瀚海蜃樓,風暴狂沙而已。在沙漠中玄奘飲水過濾不慎失手打翻水囊,差點渴死,多虧老馬識途,找到水源,得以脫險。在西行途中也曾被一些國王攔阻并且屢遭殺身之禍。要說《大唐西域記》和《西游記》比較起來,雖然貴在寫實,但是就文學性的精彩程度而言那就差得太遠了。在中國人的眼里《西游記》是永恒的經典!因為它創造了一個“孫悟空”!
    悟空是什么人呢?它是天生地造的一個石猴,由于它被設計成無父無母,所以也就無拘無束,全然不通人情世故,也自然不懂忠君之道了。所以說吳承恩創造這個悟空就有一層不滿朝廷的意思在里面,接下來的大鬧天宮更是了不得了,統治者自然容不下這個造反的猴子,所以搬出如來佛祖將猴子鎮壓。這樣《西游記》才能流通傳播,否則我們今天也別想看到這部書!由于吳承恩在前幾回中將悟空的性格和風采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致我們幾乎忘了還有后半段取經的故事哩。這就是《西游記》的成功之處,看門人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大鬧天宮和西游記》(見附錄一),討論過本書的意旨。大鬧天宮和西游取經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層面,大鬧天宮是個人意志的發揮極限;西游記是傀儡人物的無可奈何。當然人們都喜歡《大鬧天宮》了,就連六十年代我們拍的最經典的動畫片都取材于此。因為那個時代是個創造新生的階段,一個政權剛剛建立,人們向往自由和民主。
    《西游記》電視劇開拍在八十年代初期,那個時候四人幫剛剛打倒,改革開放方興未艾。當時萬人空巷觀看《西游記》,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部經典,不管電影特技發揮到何種程度,不管《西游記》再拍多少版,恐怕在人物和表演上都不可能再超越老版了。看過電視劇《西游記》的人占絕大多數;看過原著的人就不敢保證了,因為中國是農業國家,占多數的農民受過教育的程度很低。連文字都不識,自然不可能看書了。現在就不同了,老百姓普遍受過教育,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出來了:現在的人還有人看《西游記》嗎?大多數人都把它當作小兒科,干脆說成是小孩讀物,大人們根本不屑一顧,反正神話故事都是傳說編造,神鬼狐仙,牛鬼蛇神剛打完,人們在心理上還沒完全接受它呢!話說回來,原著是原著,電視是電視。盡管電視劇將唐僧這個人塑造得相當完美,有德有恩、有情有義,(譬如小唐僧河邊放生鯉魚,燈下為悟空縫補衣服等等)如同再造一般,但是小說里的唐僧可以說是一點也不可愛!倒是悟空這個造型真是悟——空,相當有智慧,有佛緣,一路上反復開導點化唐三藏,無奈何這個唐僧就是不開悟,經常是哭哭啼啼,畏畏縮縮。大家去看原著就會恍然大悟,有一個偈子悟空曾經提醒三藏,這就是貫休和尚的禪詩:“佛在靈山不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若人靜坐一須彌,勝似河砂七寶塔;寶塔必定碎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并且一再言道:“心凈孤明獨照,心存萬境皆清。差錯些兒成惰懈,千年萬載不成功。但要一片至誠,雷音只在眼下。似你這般恐懼驚惶,神思不安,大道遠矣。雷音亦遠矣。且莫胡疑,隨我去。”那長老聞言,心神頓爽,萬慮皆休。可能八戒、沙僧并不以此為意,三藏卻懂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這個《西游記》其實是悟空在取經,是悟空脫胎換骨的過程,本來三藏就是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這就是個佛家高僧,他取經又有什么用呢?悟空就不一樣了。
    我們看悟空本來是一個妖猴,后來多虧了菩提祖師,才修成太乙散仙,其實就是不入流的地仙而已,連神仙都算不上。但是他神通廣大,而且無所畏懼,兼具頑強的斗爭精神。所以他的名聲和事跡都是由他自己的奮斗和胡鬧得來的。天宮中的神仙們雖然表面對他嘻嘻哈哈,有說有笑,但是誰又真的喜歡過他?佩服過他?更別說關心的話了!我真為悟空感到孤獨,看到十萬天兵天將布下天羅地網捉拿悟空,不禁仰天長嘆,茫茫天涯無知己!舉杯對月影三人!悟空完全是一個人的戰爭!
    再看如來騙了猴子,將悟空壓在五行山時,天宮的統治者和西天的打手們在做什么?在天宮盡情享樂哩!正是歌舞宴樂幾時休,可憐悟空埋山下!這是絕妙的對比!轉過眼來,如來就要尋訪取經人了,其實在原著中悟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這都是我佛如來坐在那極樂之境,沒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經!若果有心勸善,理當送上東土,卻不是個萬古流傳?只是舍不得送去,卻教我等來取……”吳承恩借悟空之口說出了心里話。本來取經就是荒謬之極的事情,這和玄奘西行印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形。玄奘一人遠行萬里,翻過雪山,穿越沙漠,九死一生何其偉大,何其壯舉!師徒四眾卻是一盤散沙,不堪一擊!在原著中,不僅唐僧令人厭惡,那個八戒就更別提了,從頭至尾喊著分行李扯呼走人;沙僧本來就似有若無,模棱兩可。我們看看書就知道了,如果沒有悟空,唐僧根本不可能取得真經!但是沒有唐僧呢?吳承恩大膽設想了一個六耳獼猴,這個猴子和悟空可不一樣,能耐本領和悟空一般,照妖鏡也不能辨認。而且他沒有顧忌,也不需要報答三藏救命之恩,其實他就是孫悟空!只不過這個悟空胸懷凌云志,要自己上西天取經。可是呢!他就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因為這時悟空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齊天大圣,他成了孫行者!
    齊天大圣是自由的化身,無所畏懼,神通廣大,人見人怕,因為他頭上沒有緊箍咒;孫行者是傀儡的代表。誰都可以欺負他,取笑他,因為他已經被人上了鎖鏈!任人宰割,任人欺辱。但是悟空有淚不敢言,只好暗自往肚里咽!他多么向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日子啊!被壓五百年該是多么地凄涼、寂寞,這就是現實世界!悟空根本不適合這個虛偽、奸詐、機巧、骯臟的世界!我們看看西天如來是什么嘴臉?索取人事原來他是始作俑者!一路上遣下一眾妖魔和和悟空作對,美其名曰是磨練意志,其實根本是無中生有,多此一舉!可知悟空命里多災多難,人家金蟬子是鐵打的招牌,根本不會有危險;可是悟空就不一樣了。這個悟空才是如來的眼中釘,玉帝的肉中刺!因為他不服從、不妥協!真真是能受天磨真好漢,不遭人忌是庸才!所以還有一種說法是:孫悟空早在西游記第五十八回已經被如來整死了,也就是說被打死的那個是悟空,活的那個是六耳獼猴(分析文章見附錄二)。分析者證據鑿鑿,看來很有道理,不過看門人對此倒是不感興趣。可能吳承恩卻有此念,留下一個扣兒讓后人去解,但品讀《西游記》萬萬不能停留在此處!
    就《西游記》成書歷史背景來看,元朝官方雖歸佛,亦甚崇道,其幻惑因為遍行于人間,明初稍衰,到了明中葉而復極顯赫,當時敬奉道流羽客之隆重,比宋宣和時期還甚。《西游記》的內容不難看出佛道不分,而且有調侃諷刺佛家的意味,虛云大師開示說:“這部書的來由是這樣的:北京白云寺白云和尚講《道德經》,很多道士聽了都做了和尚,長春觀的道士就不愿意了。以后打官司,結果長春觀改為長春寺,白云寺改為白云觀,道士做一部《西游記》小說罵佛教。看《西游記》的人要從這觀點出發,就處處都看出他的真相,針對《西游記》而作的一部《封神榜》,是和尚罵道士的。從這觀點看他,就看出處處都是罵道士的。比如說道士修仙必有劫數,要挨刀刃。看這兩部小說,如果不明白是佛道相罵的關系,便會認假為真。所以看書要明是非,辨邪正!對《西游記》來說當作一種文化,民俗,小說文學來看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把《西游記》當作佛法來看不妥的,除非是正果之圣人。對我們凡夫來說(如果有人自稱非凡夫不在其中),還須慎重,莫把小說《西游記》當佛法。”此為正論!
    那么為什么又有很多人把這部書當做修真悟道的經典呢?原因很簡單,本書參雜很多關于佛道修煉的詩詞文章,大家一看就明白這肯定跟佛道有關,看門人覺得這部書更傾向于道家修行,這恐怕和上面所說的歷史背景,崇道抑佛有關,可以肯定吳承恩是道家門人,否則不可能寫出這么多道家修真秘籍,其實所謂道家和佛家本來在形而上是一家!而且在修行打坐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正所謂“東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我們不可輕視任何一方,心存狹隘之見!關于《西游記》,看門人倒是品出了很多絕妙佛法。當然這僅僅是看門人一孔之見,聊博一哂!
    這個唐僧象征著名相與色。不要誤會這個‘色’字,這個色不僅包含了狹義的色欲,還泛指一切的形相和物質。那代表整個完整的心身生命。這個心物一元的東西或曰:本性,所以唐僧是師父,取經代表著修行修道。換句話說,唐僧代表了世人盲目追求,竭盡所能、不惜代價而要擁有的事物!也可以說,我們眾生一生都在名相與形色上追逐、游戲!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塵世攘攘,皆為利往!所以唐僧成了眾妖志在必得的寵物!呵呵,我們不都是小妖嗎!
    悟空象征了六識的意識!象征我們第六意識的心念。作者把心身意識演化成小說,將心猿意馬,化出代表“心”的孫猴子。這個孫猴子最聰明!也最為妖怪捉弄!其實是他自作聰明罷了!我們誰能管得住意識?請舉手!看門人向他頂禮致敬!孫悟空就是思想意識,配合這條棒,打亂人間。要把孫悟空(意識)收服了,修道變成佛,就很難了。一個筋斗云就翻過了十萬八千里;一會上天,一會兒下地;打了龍宮,又大鬧天宮。我們的心念不正是如此?剛剛才想著“肚子餓了”,馬上又想到“美國的大空梭”……總而言之,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亂七八糟,沒有什么不想的。好討厭啊!打起坐來,它就搗蛋。你要靜,他偏動,真是麻煩!
  不過話說回來,唐僧取經主要還就靠這只猴子護駕,才大功告成呢。他雖然不聽話,調皮搗蛋,可是既能收妖又能降魔,本事大得很噢!我們這第六意識的心念也是一樣,雖然它一會兒東一會兒西的亂想一通,可是你們看,什么電影、電視、電子、電腦,乃至于人造衛星、太空梭等等,不都是它想出來的?要成佛作祖,得道證果,關鍵也還是在它。
  我們都知道這只孫猴子又叫“孫悟空”,為什么叫他“孫悟空”?《西游記》可不是哄小孩的故事書喔!現在告訴你們,這是一本哄大人的書,因為大人們都沒看懂,都以為它是神怪故事。其實它是一本道書,許多修行道理都藏在故事里,連他們的名字都不是隨便叫的。你看,“悟空”就是悟了空性,道理上明心見性了,然后還要老老實實修持,所以孫“悟空”又叫孫“行者”,乖乖的隨著唐僧,一步一步的往西天行去。路途的坎坷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最要命的是他那難改的猴性,也就是所謂的“余習難除”,一發脾氣,就不干了,跑回老家去,和猴子猴孫們吃喝玩樂,好不快活!
  碰到這么一個神通廣大,又猴性難馴的齊天大圣,怎么辦?哈!沒關系,有“金箍咒’,咒子一念,老孫就只好乖乖的又回到唐僧身邊,繼續這段千辛萬苦的道路。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系念法”,用“金箍咒”把猴子拴住。
  不論凈土宗也好,天臺宗也好,什么禪宗、密宗的,及至于華嚴宗,也都各有他的特殊修法,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都不再多說,總而言之,各宗各派的各種修法都是以“系念”為基本法則。為什么我們學佛不能成就?因為大家心里那只猴子還沒拴好。
    八戒象征什么?當然是貪婪了!人的大欲,特別喜歡男女飲食。所以菩薩制定了八關齋戒以對治貪欲!呵呵,這個八戒還是迷戀高老莊的美娘,真是無可救藥!貪吃貪色,能轉過來就是修道的能量了,所以叫“悟能”。代表意氣的是一匹龍馬,馱著唐僧一路取經。
    沙僧象征愚癡,整部《西游記》就屬他的著墨最少,全無出彩之處。有他沒他都無所謂,堪有湊數之嫌!一個晦氣色的沙僧,代表沒有主見的情緒,只能挑著行李,擔起這個皮囊跟著猴子、豬八戒跑。雖然他忠心耿耿,但只知道扛包提擔,全無一點主張,您說除了說他沒腦子還能說他什么呢?沙和尚挑行李,代表帶著業障重擔跟著走;他叫“悟凈”,修行就是凈化業障。
    牛魔王象征嗔恚!就是易于發怒,而且牛脾氣一犯上來翻天覆地,一發不可收拾!真是一把無明火,能燒三世功德!請君警惕啊!
    菩提老祖象征智慧!他可能就是須菩提,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在《西游記》里,他遠比如來更讓人可敬!大智如愚,所以連如來都不知道猴子的師父是誰!頂!
    鎮元大仙象征壓抑!你看他本領雖高,但獨處一隅,郁郁寡歡!天天守著人參果樹,乏味之極!哪有一絲風采和光芒!
    如來有兩重象征意義,首先如來不是一個人,它是一個形象比喻,換句話說如來是標志著涅槃的境界。這個娑婆世界有誰證得了佛果他就是如來!同三世諸佛是同一個境界!沒有分別!所以在《西游記》里西天的如來象征著大徹大悟的佛祖,所以佛陀傳授真經給師徒四眾,用以傳播世間,度化眾生。這個是正面的形象。我們要注意了!但是如來在小說中另一面卻是完全被世俗化和功利化!代表著絕對權威,或者說象征著世間法的領袖、地位、權利、上層建筑,這其中包含了手段、陰謀、世故、虛偽、欺詐等等陰暗面。請看走下西天的如來就愛實施欺詐,先是騙了猴子,把他壓在五行山下。不僅違背自己制訂的戒律,慫恿手下的弟子強收賄賂人事,還一再放縱妖魔鬼怪下界為非作歹,美其名曰考驗唐僧師徒,這哪里是西天佛祖的所作所為?!怎么看釋迦牟尼都像是個勢利庸俗的騙子,他只不過是個大一號的玉皇大帝!著實令人厭惡!
    鐵扇公主象征懦弱,老公在外面養了二奶,只能暗自神傷,不敢發作,呵呵,你手里不是有扇子嗎?一把將老牛和騷狐扇到九霄云外豈不爽快瀟灑!
    老龍王象征傲慢!看他對猴子敷衍不耐煩的樣子,根本瞧不起這只沒見過世面的老鄉。再看他水淹陳塘關根本不理老百姓的死活,真是我慢之極啊!
    我們曉得佛經上那位有名的哪吒太子,在封神演義上的記載,他“剖腹剔腸,剜骨肉還于父母。”而后魂魄飄蕩到他師父太乙真人那里求救。他師父教他托夢給媽媽,為他建個行宮,塑個金身,使他受些香煙,便好去托生天界。
  “剖腹剔腸,剜骨肉還于父母”,就代表他放下了不凈的身見,把這污穢不凈的身體徹徹底底的放下了。“接受香煙,便好去托生天界”,就表示修練真精之氣,以超凡人圣。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這時候他需要一個“金身”,也就是說,雖然他放下了不凈的身見,但又執一個凈的身見。他還沒參透“凈”與“不凈”不隔一條線。
  后來被他父親發現了這座哪吁行宮,恐怕會遭到“妖言惑眾”的罪名,因此叫隨從士兵把哪吁太子的金身打個粉碎,又放火燒了行宮。
  哪吒太子的魂魄只得又飄蕩到太乙真人那里求救。好,這下子,連凈的身見也打破了,于是就得了蓮花化身。他師父著仙童取了荷花,權充面部,又取荷葉以為軀體,再拿荷葉梗作成骨節,然后把他魂魄罩位,往這上面一推。好了,蓮花化生的哪吒太子出來了。這時候他手拿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好不威風啊!這“風火二輪”就代表了生命的真精(陽)之氣,生生不已的生命能。我們研究人類這個生命,這個“身”的種子是什么呢?照現代醫學常識來說,我們這個身體是由女性的卵子和男性的精子結合而成的。光從這一點上看,這當然是不凈的。再加上多生累劫種種顛倒不凈的心念、行為,于是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污穢不凈的身子。當我們起心動念要做不凈想的功夫,使身體硬是呈現出這種爛臭的樣子,只要心念專一,“不凈觀”就會現前,因為一切唯心造。如果我們再一轉念,要作凈想時,對自己馬上又反映出菩薩的神態,身心立刻又有一種變化。此中道理好似禪宗公案里,一位屠夫的悟道偈“昨夜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這是屠兒悟道的偈子,普通人只當作文學作品看。至于悟個什么道,這里面就大有機關,很難懂了。或許有人會說現在這里告訴我們的是“漸修”的方法,而那首偈子是“頓悟”后的見地。兩者似乎不必扯在一起。其實漸修與頓悟一點都不沖突。你把這兩種觀想功夫作成功了,由不凈觀變成凈觀,然后就要參了——“凈”與“不凈”不隔一條線,都是由我心念而起。
  但是一般人并不以為然,通常是對著鏡子,越看自己越可愛。所以佛門修持這個“膨脹膿血”的(白骨觀)不凈觀,所以“實見此不凈”。通常我們只是理論上知道身體不凈,這是理論,而不是真看到了自己身體上的種種不凈。經過這個觀法的修持,我們身體不凈的本相就會如實呈現心中。另外順便一提的是白骨精非常形象的說明了“白骨累累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這和佛法的修持有著很深的關聯!可以說如何戡破情關與欲網,就要我們一下子看透人生背后永恒的真相!
    六耳獼猴象征獨影意識!其實也可以說他是猴子精神分裂的產物!但是嚴格說起來他比猴子還復雜、還厲害!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只六耳獼猴!唯識有三境,哪三境?性境、獨影境、帶質境。怎么是“獨影境”呢?“獨頭意識”所發生的(境界)。“獨影意識”里頭有個“獨頭意識”,也叫“獨影意識”,注意啊!這兩個名詞翻譯不同,是一個東西。“獨影意識”也叫“獨頭意識”。我們現在西方文化里頭心理學研究的,“下意識”也翻譯叫“潛意識”。現在的心理學只到這一步。實際上于第八阿賴耶識和第七識他都沒有懂。現在的心理學所講的“下意識”、“潛意識”不過是只懂得“獨影(頭)意識”而已。
  怎么叫獨頭、獨影呢?它不靠前面五官,做夢的時候那個意識,那個夢就是“意識”的變化,但是夢的境界叫“獨影意識”,也叫“獨頭意識”。為什么獨一個頭?只有意識在動。因為你眼睛沒有動,這個眼睛還閉著睡覺,耳朵也聽不見外面的東西。可是在夢中你也聽見其他的聲音——那是夢中的聲音,那是夢中的看見、夢中的感受、夢中的吃東西味道也很好,夢中的前五識都在動,跟第六識配合起來,這個是叫“獨影意識”。第六意識單獨放出來,不靠我們現在的前五根,也不靠前五識起作用,所以叫做獨影、獨頭意識。我們在夢中——,這個“獨影意識”、“獨頭意識”你們注意呦!特別注意!獨影、非量的境界、這種非量的境界出來了——假帶質,夢境,大部分夢是獨影境,有些夢是帶質境,不一定。所以有時候做夢眼睛動啊,那時眼神經、眼識、眼根已經有一點醒了,滴溜溜在轉;那個轉、眼睛沒有完全張開,但是眼睛開了一點縫,已經看到某一個東西有一點影子,那么,配合意識的獨影境形成夢,是其一。第二有些病,比如說人生有一種病:夜游癥、夢游癥,夢游癥的人夜里睡著了他還會起來做事。乃至夢游癥嚴重的還會起來開車子的,自己可以把汽車打開,還到外面兜風一圈,回來以后車子停在車庫,然后關門睡覺,第二天早上他自己不知道,這種屬于夢游癥。夢游癥的人更是屬于帶質境的非量境界,因為它不是比量,(是)非量境界,帶質境,可它也是獨影境,有些是屬于獨影境。因為他在夢中有個幻想,另外一個幻想。可為什么一醒來就忘了呢?所以要曉得,每一個人,沒有人沒有夢,人人都有夢,因為幾乎你醒起來以后你已經忘記了。所以修行修得好的,醒夢一如,那不是帶質境也不是獨影境,第六意識現量境永遠清明、明了。那么自己在夢中能夠作主,作主的成分看有多少,這個里頭有差別了。我們喜歡做功夫的,特別要注意在打坐境界里的放光動地、菩薩佛祖、乃至妖魔鬼怪啊!不要理他,全是這個獨影意識!
    觀音菩薩象征盲從,在《西游記》里菩薩都是如來的幫兇!
    玉皇大帝象征無能!只會發號施令,實際上自己一點本事沒有,猴子大鬧天宮,弄得他灰頭土臉、威風掃地!
    其實不僅僅是人物帶有象征意義,就連物體和事件也都有說法。
    緊箍咒代表束縛!其實那是悟空作繭自縛,從頭到尾也沒有什么金箍在他頭上!后來取經回來悟空求菩薩祛除金箍,菩薩嘲笑他說:“說你聰明吧!你比誰都傻,你摸摸頭上看!”悟空一摸,真的什么也無!呵呵,又被如來和菩薩騙了一回!
    悟空手里的金箍棒象征男根,收縮自如,全憑意識想象控制。向上走就可以成為定海神針!其實是純想即飛的意思!海底在哪里?在人的身體里。這個世界,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也等于人的身體,七分是水,三分是骨肉。我們修佛修道,守住意念,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導神還虛、虛空粉碎、大地平陳。就可以延年益壽,否則純情即墮!向下走是畜生道!中醫里有“耳通氣海”的道理。
    無字經書最有象征意義了!還用我說嗎?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真正的佛法是脫離文字之上的智慧!正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唐僧師徒西行歷經千難萬險所為的就是這部無字真經!究竟什么是無字經?就是“一念不生”。你能一念不生,自然歸于空寂。一切佛法就是這樣,并沒有旁的。你若不能一念不生,那么,你還要多作功德,多栽培菩提善根,多修菩提道路。等你六度圓滿,萬行具備,到那個時候,自然會一念不生,空寂現前。
    為什么說佛沒有說法?經上是這樣說,疏上也是這樣,究竟佛有沒有說法?如果說佛沒有說法,那么,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經文,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如果說佛有說法,為什么佛自己不承認他說過法?如果說佛有說過法,那是謗佛。可是你離開經典一個字,那就是魔說。這又怎樣講法?佛為什么不承認說法?因為凡有言說,即阻實義。真法是沒有人說得出來的。佛所說的法,都是方便法。雖然開權顯實,但是這個實,若能顯得出來,那就不是實。
    在大藏經第一念佛品上說:“佛告舍利弗。不能通達一切法者,皆為言說所覆。是故如來知語言皆為是邪,乃至少有語言,不得真實。”佛告訴舍利弗尊者說:“凡不能明白一切法的人,都被言語所覆蓋了。”為什么?因為法執沒有空。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佛知道一切語言都是不對的,都是錯誤的。有語言就有所覆,有所覆就障礙了眾生本有的智慧。乃至有一句話或有一個字,都是不真實的。為什么?凡是說出一個字來,就有所執著。所謂“一法不立”,那就是一字也沒有了。
    會念經的人,不但會念有字的經,也會念無字的經。如果會念無字經,才是真正明白佛法的人。你能念有字的經,念來念去,都是無事找事做。你若會念無字真經,那你就有辦法了。但是要念“無字真經”,你會不會念呢?你如果不會念無字真經,還是先念有字的經,然后才能明白無字的經。等你明白無字經之后,就不用念有字經了。所謂“會的不難,難的不會。”學佛法也是這樣。所以如來開始已經把最上乘的無字真經傳授給師徒四眾,無奈凡俗之人智慧有限,理解不了如來的本義!偏偏來找佛祖糾纏、理論,如來只好再將有字經文傳承于世,這就是最后一難曬經的由來。
    九九八十一難象征九九歸真!真正的成佛圓滿!真有八十一難嗎?沒有,就是一個啊!所有的艱難險阻都是為了磨練猴子的斗志!誰讓它太聰明!吃一塹長一智,真正的智慧是放下!放下是空!所以猴子叫悟空!
    這部小說講的,就是東方文化印度和中國的宗教思想的系統,天人合一的東西。孫悟空保護了唐僧取經,取經代表著修行修道。路上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然后成功了。每種磨難,代表了社會人生的一種現象。孫悟空對幾個妖怪沒有辦法,有個妖怪住在無底洞,代表了人的食道,消化道,排泄系統,也代表了我們的欲望,永遠填不滿。《西游記》是徹頭徹尾的佛道之書!是修道者的修行指南。值得我們反復的探索、玩味!聰明的你又看出了什么端倪…
    別忘了通天河里的老烏龜啊!你說他象征什么?是貪嗔癡一體的無明!貪是妄圖千年不死;嗔是一怒掀翻師徒四眾;癡是做了烏龜還執迷不悟啊!呵呵!
    有兩個情結值得我們再三思索,一個是齊天大圣和孫悟空;另一個是天真爛漫、勇敢無畏的小哪吒和托塔天王帳下的先鋒三太子哪吒!這兩個人反差極大!代表的意義也不盡相同!哪個可愛?哪個可悲?您自然可以細細體會!作者給這兩個人的著墨最多,反差也越強烈!為什么呢?就是為了喚起我們的覺悟之心!吳承恩不可能去對抗那個時代!但他可以寫書表達自己的意念!雖然他們成了正果,但我們還是懷念齊天大圣和小哪吒!不是嗎?

    附錄一:(一篇以前的舊作,在這里一并錄出)

    大鬧天宮與西游記

    這個題目看起來很怪,因為《大鬧天宮》是《西游記》的一部分,而在我看來,《大鬧天宮》恰恰是《西游記》中心思想的分水嶺。悟空在《大鬧天宮》里幾乎無所不能,本領通天,誰提到齊天大圣都要畏懼三分;到了《西游記》里就到處縛手縛腳,窩囊之極,連普通的小妖都會嘲笑他做弼馬溫的尷尬歷史。為什么同一個主角會判若兩人?因為《大鬧天宮》的主角是齊天大圣美猴王,而《西游記》的主角則變成了戴緊箍咒的孫行者。我想大家不難看出這兩者的區別吧。可以說《大鬧天宮》是個人自由意志的勝利!《西游記》則徹頭徹尾打上了封建壓迫的烙印!吳承恩在構思《大鬧天宮》的情節時,思維意識是不受約束的。讀者看到齊天大圣把天宮打得稀巴爛都會拍手稱快,擊節稱嘆;而到了唐僧念緊箍咒時我們又都為悟空鳴不平!這也不枉了吳承恩的名字,到底他是打著維系皇權的大旗!階級統治才是他要極力倡導的主題。不管你孫行者能耐多大,但你還是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吳承恩在《西游記》里也確實開了佛祖的玩笑,怎么看釋迦牟尼都像是個勢利庸俗的騙子,他只不過是個大一號的玉皇大帝!不僅慫恿手下的弟子強收人事,還一再放縱妖魔鬼怪下界為非作歹,美其名曰考驗唐僧師徒,這哪里是西天佛祖的所作所為?!觀世音菩薩也成了如來的幫兇,簡直荒唐之極!少時不懂自由的可貴,只顧看《西游記》的熱鬧;可如今端起了《西游記》,眼里卻只剩下幾滴為悟空流的同情之淚。哎!斗戰勝佛到底比不了齊天大圣...這個道理我想悟空自己最明白不過,滿腹的辛酸只有他自己默默承受罷了。寫到這里,我想起了匈牙利的詩人裴多菲那首著名的革命詩篇: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悟空不解情愛,也不必擔心死亡,但在他漫長的人生旅途里,自由便顯得更加的重要!否則他一輩子都只能做一個英雄的傀儡,一個如來的幫兇!

                                                       07.07.07凌晨

 

    附錄二:

    重大發現。孫悟空早在西游記第五十八回已經被如來整死了!
    今天閑著無聊又翻開了《西游記》大體看了遍,一重大發現,吳承恩竟然在《西游記》有一重大伏筆。。
    看《西游記》第五十七回,說是“六耳獼猴”化作孫悟空的摸樣,傷了唐僧,后又和孫悟空大打出手。。。這位假孫悟空,實力不用多說了吧,和真孫悟空一般無二,大戰孫悟空,鬧到上天入地下海。在唐僧那:念緊箍咒,兩個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個真假;到天宮:拖塔天王拿照妖鏡照,也看不出;又到觀音那:觀音也看不出。最后到幽冥處閻羅那,經“諦聽”聽過之后,“諦聽”卻說:“我看出來了,卻不敢說”。。。最后還是如來老佛爺道出六耳真身并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
這是整個故事,看似很簡單,很完整,不過,我發現一個天大的伏筆。
    咱現在先假設一下,被打死的那個是悟空,活的那個是六耳獼猴。我這不是胡說的,是有道理的,一下是我的一些理論:
    一、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一樣,誰也看不出來,就算如來騙大家說六耳獼猴就是真的悟空,而這個謊言,也只有如來知道真相,真正的孫悟空,他只是個啞巴吃黃連。
    二、六耳獼猴很有可能是如來安排的一個托兒,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叛逆者,而如來是西天的最高統治者,哪個統治者會允許一個叛逆者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孫悟空一向不敬重如來。所以如來會想方設法消滅孫悟空。當然不能明白著把孫悟空直接殺了,所以才出現一個一模一樣的悟空,殺孫悟空于無形。而這個也是有證據的。
    1:比如在地府里面,經“諦聽”聽過之后,“諦聽”明知道真假,卻不敢說,其想法肯定不是怕兩個悟空大鬧地府,而是這個六耳獼猴有很強大的后臺,那就是如來。所以,“諦聽”自然不敢說出真相。
    2:其次,可以證明“諦聽”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鬧地府的原因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當時在場的還有一個法力很強的人,當然,不是閻羅,閻羅和這人比,是天壤之別,這人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何許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與觀音、文殊、普賢齊名,可見此人厲害。既然有這么厲害的佛門中人在此,難道“諦聽”還擔心這兩潑猴會鬧了地府不成?
    三、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師傅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何許人?《封神榜》上有個線索,就是“混鯤祖師”的徒弟,而恰巧,“混鯤祖師”弟子無數,而讓他最得意的兩大弟子,便是如來(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師(又名“準提道人“)。。。
    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兩位圣人是同門師兄,且《封神榜》中曾經略提到過,說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說菩提祖師),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如來)間發生了什么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這是一個很有力度的線索,證明二人之間有矛盾。
然后再回到孫悟空,而孫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師的徒弟,如來見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領,不想方設法除之更待何時?
    四、西游記上講述了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了一身法術之后神通廣大。而恰巧,和冒充孫悟空的六耳獼猴卻也擁有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法術,甚至連長相聲音裝的都完全一樣?這是巧合嗎?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只學個72變和筋斗云都學了幾年,六耳獼猴不可能不學就天生就有這本領吧?肯定有和孫悟空同門出處的高人指點,自然菩提祖師不會在此之列,因為老人家既然有了孫悟空這樣有情有義的徒弟,難道還要在造出一個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干嗎?所以,指點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干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菩提祖師的同門師兄,如來。
    五、再回到《西游記》第五十八回,話說,二猴打鬧到如來這里要如來辯個真假。。。如來卻對眾佛說:“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經如來這么一說,眾佛知道了,原來天下眾生中還有這么一個叫“六耳獼猴”,而西游記的讀者們卻忽略了如來的這一句話里的一個線索:如來說的意思是,此猴和孫悟空不同,孫悟空是“靈明石猴”,同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而六耳獼猴是“知前后,萬物皆明”。很厲害吧,竟然知道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一切事。
    這是一個很大的破綻!!!既然六耳獼猴知道他的未來將要被如來制服,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他為什么還要和孫悟空到如來處辯真假,那不是自討苦吃嗎?所以只有一個可能,如來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當,在他的說明下,讓眾佛都以為六耳獼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卻被當成了“六耳獼猴”被如來制服,然后被一棒打死。
    而當“六耳獼猴”被打死之后,一向慈悲為懷的如來卻沒一點怪罪之意,只是合并雙手,道了句:“善哉,善哉!”。。。大家都知道,以如來的本領,當“孫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獼猴”的話,如來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見,如來本意就是想讓他死。而“六耳獼猴”本無太大的罪過,也就是和孫悟空大鬧了下,一向慈悲的如來何必要讓他死呢,想當年孫悟空鬧了龍宮,鬧了地府,鬧了天宮,如來都還沒讓他死呢,怎么“六耳獼猴”這么一個小小的錯誤就要必須死呢?這里面肯定有隱情。所以那個隱情就是,如來是真正想處死的是孫悟空,而被一棒子打死的,卻恰好是真正的孫悟空。
    六、大家會以為,孫悟空不是已經被生死薄刪除了名字,又吃了那么多蟠桃和仙丹,早都可以長生不老,也有了金剛不壞之軀,怎么能這么容易就給打死了呢。這個也許就只有如來自己知道了,大家可以想象,如來既然當年有能力把孫悟空壓打五行山,現在雖然殺不了孫悟空,當然也肯定有辦法讓孫悟空永遠消失的活著。
    七、又回到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這。西游記里曾經記載,孫悟空在大鬧天宮之后,惹了一大堆麻煩只好跟著唐僧西天取經,遇到困難又回去找他師傅“菩提祖師”的時候,“菩提祖師”早已不見蹤影,只是和孫悟空隔空說話,并不見面。這是為什么呢?想必孫悟空用“菩提祖師”所教的本領大腦天宮之后,如來必有察覺,肯定會發現此七十二變和筋斗云正是同門法術。剛才我也說過了,菩提祖師和如來曾經因為一些矛盾,后來菩提祖師隱居了。如果如來看到孫悟空的本領后,肯定便知此本領肯定是菩提祖師所受,自然要追尋這個消失已久的仇人。所以,菩提祖師得知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后,為防止不必要的麻煩,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話又說回來了,菩提祖師本領并不亞于如來,這個可以從《西游記》第八回看出。。。其中有一段,如來說:“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大家注意了,如來說,“西牛賀州,雖無上真”,這恰恰說明,菩提在西牛賀洲傳道能逃過如來法眼,說明菩提不比如來差。
    八、大家發現沒,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孫悟空并不完全都聽唐僧的話,甚至有時候,還鬧個小矛盾,導致唐僧只好念緊箍咒,典型的一個叛逆者形象。可自從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后,孫悟空從此保護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孫悟空前后可判若兩人。不排除,孫悟空已被如來利用六耳獼猴一戰中,安安靜靜、無人知曉的收服了。

                                                        ——佚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孫悟空的誕生從一開始就是個陰謀?太精辟你絕對想不到的真相!
西游記中的陰謀論,巨大的伏筆!
西游記中的陰謀論,巨大的伏筆
重大發現。孫悟空早在西游記第五十八回已經被如來整死了!
真實的《西游記》孫悟空早已經死在取經途中(4)
二、謎中之謎: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是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雷山县| 刚察县| 松阳县| 沾化县| 綦江县| 黎川县| 旺苍县| 玉屏| 永济市| 宾阳县| 敦化市| 北安市| 城口县| 应用必备| 会东县| 通榆县| 烟台市| 扎囊县| 固始县| 肇州县| 绥江县| 北海市| 景宁| 东光县| 福清市| 天水市| 衡阳市| 西宁市| 龙山县| 鄂州市| 威信县| 含山县| 柳江县| 南汇区| 怀来县| 大厂| 吴桥县| 个旧市| 边坝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