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寒,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小寒過后,就要進入“冰上走”的三九天。
人們常說“小寒勝大寒”,這也標志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就要來了。
天氣一冷,難免就會有感冒發燒的情況。最近的流感也是愈演愈烈——
而且有著明顯的特點:
孩子會有喉嚨干、高燒難退的情況;
燒后還會有很長時間的咳嗽期;
成人咽部癥狀會比較嚴重,還會有頭痛和身體不適的情況。
如果不好好治療,很有可能還會燒成肺炎,心肌炎!
成人都扛不住,更別說小朋友了!醫院的急診科,一天都要有幾百個小患者。
哪怕是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醫生也沒有歇著,二十四小時,輪番上陣!
就連半夜,醫院也還是人滿為患!
還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我們這里,不黃看著一個個的小朋友咳嗽的小臉通紅,心疼的不行!
更可憐的是,很多西醫一看孩子感冒咳嗽了就給輸液、霧化、吃消炎藥,把孩子 的脾胃吃傷了都不知道!
有家長來問:為什么我家孩子體質這么差?臉色黃黃的,有個大肚子,也不愛吃飯,一到換季降溫第一個感冒就是他——
這些都是體質差的表現,歸根到底,就是平時的寒涼藥用的太多,傷了后天之本——脾胃。
感冒的時候到底怎么辦,才能驅寒外出、又不傷正氣呢?
當然要找經方來幫忙:
感冒伴隨有咳嗽可以考慮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原方:
麻黃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干姜三兩,炙甘草三兩,桂枝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小青龍顆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小青龍湯可以破上焦寒邪,不過小青龍湯對于津液的要求比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在使用小青龍湯的時候多喝米湯,或者茶等,否則容易因為津液水平低出現心慌、睡眠質量變差等情況。
如果出現發燒的情況,可以考慮用感冒基礎方——葛根湯化裁
葛根湯原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生姜三兩 炙甘草二兩 白芍二兩 大棗12枚
如果不方便喝湯藥,還可以選擇葛根湯顆粒哦~
另外,發燒后,脾胃功能很虛弱,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大魚大肉,以免增加脾胃工作負擔。
可以多喝大米湯,滋補胃氣。
特別提醒:
服用湯藥請按照醫生的指示哦~
感冒發燒,歸根結底還是身體的抵抗能力變弱。
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之一,也是陽氣最弱的時候,就像一個小孩子,如果不好好保護她,就會受各種病邪的侵擾。
“冬傷于寒,春必病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中醫上講:天人合一。要順應節氣的變化,才能少發疾病!
對于小寒這個節氣來說,我們可以這樣做: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人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維持平衡。
冬日適當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尤其對于習慣早起晨練的老年人,冬季可以適當推遲外出的時間,盡量避免太陽未升起時在寒冷的早晨運動。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之一,這個時候保暖是最重要的。
冬季外出或堅持室外運動的人群,應做好御寒保暖的準備,最好戴上帽子、手套等。
有一句俗語是“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的說法,提示我們冬天注意頭部保暖的重要性。
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生姜羊肉湯,取自《金匱要略》,是一道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醫名方,由漢代醫圣張仲景創制,驅寒補血,效、味俱佳。對于補充陽氣再好不過了!
當歸,可以直接補心血。
生姜,可以溫胃散寒,恢復脾胃功能
羊肉,溫中補虛,老少皆宜
材料:當歸20g 生姜45g 羊肉500g,黃酒、調料適量
做法:將羊肉洗凈,切成小塊,生姜切成薄片,當歸洗凈,一起放在鍋里,加水后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微火煨兩小時左右即可。
服用前可以適當加一點鹽和其他調料,喝湯,吃肉!
大米湯
日常生活中多喝米湯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了,所以這次流感更要多喝米湯啦~這次流感的癥狀是喉嚨干,所以喝米湯,補充津液,也可以預防感冒!小孩子也可以喝哦~
紅糖姜水
還可以喝紅糖姜水加快血液循環,溫補脾胃,溫暖身體,冬天寒冷也不怕!
運勢
除此之外,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節氣對于人的運勢也是有影響的。
小寒過后,從6號開始進入乙丑月,如果風水局是正確的,你在工作上會遇到貴人扶持,還會獲得老板的賞識;不僅如此,財運也會變的非常好——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客戶也更容易談成!
但如果風水局不對,會有做噩夢的情況,遇到小人的幾率也會增大,夫妻口角也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