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朝代史有四千多年,明朝絕對是個最奇怪的朝代。
它就像個變臉演員,有無數(shù)張臉譜。
1號臉:無地皇帝。
所有王朝開創(chuàng)者,朱元璋絕對是出身最慘的。
其他的同行,多是部落或家族的首領(lǐng)、帶頭人,都有一定的影響力,總算有點物質(zhì)資源和人脈基礎(chǔ)。
即使是劉邦,還當過大秦泗水亭長,相當于派出所所長,好歹是基層小頭目。
而老朱他家是貧農(nóng),一分地都沒有,趕上旱災(zāi)、蝗災(zāi)、瘟疫,家里死了好幾口人。為了混口飯吃,老朱小時候給地主放牛,后來去廟里當和尚,又趕上鬧饑荒,只能外出流浪討飯。成年以后,第一職業(yè)就是造反分子。
按照建國后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觀念,他是真正的無產(chǎn)者,可謂根正苗紅。出身之正,得國之正,無人能比。
可謂開局一條命,要啥都得搶。
遇到困難的時候,想一想朱元璋同志。
要啥自行車啊,有手有腳有腦子就夠了。
英國有個無地王約翰,中國有個無地皇帝朱元璋。不過,約翰是從有地到無地的,老朱卻是從無地到有地的,截然相反。
2號臉:搞死丞相。
1380年,老朱把胡惟庸放倒,嫌丞相權(quán)力太大,干脆把這個職位取消了。從此,在以后的五百多年里,丞相這玩藝徹底絕種了。
老朱親手把最后一任丞相送進了墳?zāi)梗麆?chuàng)造了一個紀錄,結(jié)束了流傳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
不過,丞相不是吃干飯的,沒了丞相,每天光是批奏章,就能把他累個半死。
這么有魄力,這么會創(chuàng)新,這么能勤政,要不要給他頒個獎?
勞模,名勞模,名皇帝勞模。
3號臉:藩王造反
老四朱棣以皇族王爺身份造反成功,在中國歷史上,這也是蝎子撒尿——獨一份。
只能說,敢排名老四的都不簡單。比如同行雍正。
西漢老劉家有七國之亂,七個王爺組團造反,跟中央對抗,結(jié)果皇帝派了幾個大將,三個月就平了他們。
西晉司馬家有至少八個王爺變著花樣搞事情,結(jié)果沒有一個成功上位繼任大統(tǒng)的,還得供著吃肉粥的傻皇帝。
唐朝老李家有不少胡人血統(tǒng),充滿了不安分,皇室的權(quán)力斗爭非常殘酷,王爺造反也有不止一次,但都不成氣候。最有名的一次,可能是永王李璘吧,時間不長就被唐肅宗給陰死了。
4號臉:宗室養(yǎng)豬。
朱棣造反成功后,害怕其他兄弟也學(xué)他,就弄了一個規(guī)章制度。
這就是《宗室養(yǎng)豬規(guī)定》。
大致意思就是:國家包吃住,所有宗室,不能出自己的封地,不能跟大臣交朋友,不能經(jīng)商,不能帶兵,不能考科舉,等等等等。
根據(jù)規(guī)定,宗室唯一的樂子,就是待在豬圈里,吃了睡,睡了下崽。
多生一個孩子,就能多領(lǐng)一份朝廷的俸祿,太劃算了!
這肉眼可見的利益,誰都能看得見,還不可了勁兒地生。
于是,從此以后,明朝宗室人口暴增,最多時達到一百萬子孫。人口最多的王爺,有一百多個子女,家里四世同堂,不算奴仆,全府光宗室人口就超過千人。
因為人口太多,待遇又高,宗室成為大明的一大負擔(dān)。
舉個例子。明朝末年,國家既要打仗,又要賑災(zāi),到處要錢。窮得崇楨只好拉下臉,向大臣借銀子,這幫人卻人人喊窮,誰也舍不得出銀子,最后摳摳索索地,才湊了幾萬兩。
而李自成進北京后,卻從大臣們家里搜刮出七千多萬兩銀子。
不過,最有錢的,可能還是宗室的王爺們。
張獻忠每到一地,最喜歡的就是殺zhu、抄王府。有錢的王府,能抄出幾百萬兩來。凡是姓朱的,也全部殺光。
一家人,最要緊的就是整整齊齊的。
5號臉:五行起名。
朱標,朱棣,朱見深,這名字還算正常。
朱橚,朱允炆,朱祐樘,這名字就有點欺負人了吧?
朱厚熜,朱載堉,朱載垕,真TM是一個個造字小能手啊!
朱寘鑭、朱諟釩、朱颙炔,好吧,我元素周期表承認,抄的就是你!
這喪心病狂的名字,還不是老朱家人口太多引起的嗎。
老朱一早就給子孫們排好了序,后來的子孫,都得按照這個名單起名。
朱棣這一支因為當了皇帝,知名度最高,分別是:
朱棣(永樂帝)、朱高熾(洪熙帝)、朱瞻基(宣德帝)、朱祁鎮(zhèn)(正統(tǒng)帝)、朱祁鈺(景泰帝)、朱見深(成化帝);
朱祐樘(弘治帝)、朱厚照(正德帝)、朱厚熜(嘉靖帝)、朱載垕(隆慶帝)、朱翊鈞(萬歷帝)、朱常洛(泰昌帝);
朱由校(天啟帝)、朱由檢(崇禎帝)。
木火土金水,排好輩,不能亂。
一家人,最要緊就是整整齊齊的嘛!
本來是防止宗室子孫重名,沒想到子孫們太多了。既然名字中的第二個字已經(jīng)被預(yù)定了,第三個字還得按照五行更替,加上偏旁,于是,奇奇怪怪的字就只能噌噌地往外冒了。
不但給中國文字做出了貢獻,還給元素周期表幫了個大忙。
謝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