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理由
我的電腦配置為:
CPU : Intel i7 6600K
內存:8GB DDR4 2333(希望升級到16G)
硬盤:閃迪120G SSD sata接口 + 500G HHD
主板:華碩 B150M-PLUS
120G的固態但是購買的時候確實是考錄到資金問題,配合一塊500G的機械硬盤足夠使用,但是固態硬盤價格越來越便宜的今天,我實在忍不下去了,畢竟我的電腦主板支持NVMe協議,固態硬盤讀寫速度相比SATA3.0接口有著天壤之別。是時候該買一塊真正的固態硬盤了~
外觀展示
包裝上面是一團火還是一個蝎子?還是一個火蝎子?
扔掉說明書、扔掉包裝殼,直接見本體。
拿出我的書,使用手動對焦先拍一張,正面為一個印有LOGO的馬甲殼,簡單觀察了一下,這個鋁馬甲厚度一般,被動散熱效果聊勝于無,使用膠體連接,大力可以扯下來。
固態硬盤背面標注了容量SN信息等,主要是用來保修的。
皮特老師教給我的拍照方法,今天終于用上了,裝機之前拍個照非常開心!
來一張主板M.2口插槽位置,位于CPU與PCI卡槽之間,空閑已久,有些迫不及待。順便看看我空出的3個內存插槽,找機會要盡快補齊~盡快補齊!
SSD贈送了一個螺絲,和一把非常小巧的應急螺絲刀,有和我一樣需要升級的朋友請注意,一定要斷電操作,一定要斷電操作!!
固態硬盤已經裝好等著一起發車吧!
性能測試
阿斯加特(Asgard)向SMI(慧榮)定制的SMI2262EN主控,支持PCI-e Gen3 x4通道,是一款兼顧低功耗、發熱與性能的平衡型主控。搭載有NANDXtend錯誤修正技術,可以大幅度提升3D NAND的耐用性與可靠性。
最下面是一款鎂光的內存芯片,存儲顆粒分布在SSD兩側,每一側各兩個,每一個容量應該為500/4為128G。
由于我使用的是MAC電腦(黑蘋果),插入硬盤開機后提示需要初始化,初始化之后識別容量為500G。
MAC端硬盤讀寫速度測試軟件 Disk Speed Test進行測試。首先測試了使用的閃迪120G 固態,寫入速度149.3MB/S,度取速度499.3MB/s。
Asgard AN3經測試讀寫速度直接飆升10倍~~比我以前的固態硬盤速度快樂10倍!!!讀取速度平均1500MB/S,讀取速度平均1605.3MB/s,相對于網上其他人的速度要差一些,我這里分析有可能是黑蘋果系統不能發揮出硬件全部的實力,有些可惜,不過性能提升10倍已經非常開心了。
總結
1、以前的固態硬盤速度其實并不太慢,但是我使用過新固態之后發現,我發現我用了這么長時間的假固態。固態硬盤能上NVMe的盡量上。
2、這款固態硬盤的數據與網上其他人有些差距,有可能是我黑蘋果驅動問題,但是我并不打算上Windows,目前這個速度我已經非常滿意了。
3、我需要繼續折騰了,現在需要把MAC OS裝到新硬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