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回火灶”這個名字,沒有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回火灶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在很多離開農村多年的人心里,回火灶已經成了一種最非常美好的回憶了。其實回火灶在農村里幾乎是家家必備,有很多在農村新建房的人家,甚至單獨會建一個回火灶的廚房,雖然說平時也不怎么使用,但是一到了需要的時候就能派上大用場,因為農村有農村的一些風俗和習慣,很多時候還是離不開燒柴火的回火灶。至于這種灶的效果如何、怎么樣建造,我在這里跟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一,回火灶跟其他普通灶有什么不一樣?具體效果如何?
回火灶和普通灶的區別。農村的回火灶有別于其他普通的柴火灶,著重就在于回火這兩個字。一般的土灶在柴火燃燒過程中,只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燃燒過程,火焰呈一個自然散發的狀態,大部分的火焰和熱能通過灶膛的空隙直接消失,所以普通的土灶柴火燃燒不充分,而且熱能也不能充分利用,導致效果比較差。
回火灶卻不是這樣,之所以稱作為回火灶,就是因為煙囪和灶膛內部不同的結構,不但能夠讓空氣形成完全的對流,而且柴火燃燒的火焰在被煙囪抽出去的過程中,因為灶膛的結構完全不同,引導著火焰在灶膛中進行不間斷的回旋。這樣不但能夠讓燃燒不充分的煙氣重新燃燒,產生更充分的熱能,而且能減少燃燒產生的煙氣排放,所以這種灶又有人叫做無煙灶。
回火灶的效果。回火灶的效果確實很難說清楚,因為不同的做法會直接影響回火灶的成功率。本人見過很多農村的回火灶,有些使用起來依然是濃煙滾滾,但有的使用起來卻非常輕松,不但容易生火,而且燃燒非常充分幾乎沒有什么煙排出。所以只能說制作成功的回火灶效果非常完美,無論是從使用感受還是節約柴火方面,都是普通土灶沒辦法可以比較的。
二,農村回火灶的各種規格尺寸和制作方法。
農村回火灶的建造方法雖然說不是很復雜,但是真的要用文字來表述清楚的話,本人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只能盡力而為吧。因為早就答應了很多朋友,要介紹一下回火灶具體的制作方法,在這里我分幾步來徹底解剖一下農村多孔回火灶的構造吧。
1,多孔回火灶包括一些什么樣的不同部件?
多孔回火灶其實是針對于很多單孔回火灶而言,用本人老家的說法是一個大型灶、一個中型灶、然后還有一個平常煮飯炒菜用的小型灶。小型的灶臺上又同時有兩個或者三個孔,炒菜煮飯的同時其他孔可以順便用來熱水或者熱飯菜。所以農村的多孔回火灶就包括了三個主灶、兩個附帶孔和一個煙囪。
2,農村回火灶的煙囪具體做法。
回火灶煙囪的材料。回火灶的煙囪一般是用紅磚砌成,也有極少數的會使用鐵管或者是陶管,不管是什么樣的材料,必須保證煙囪的內空在17~22厘米的范圍之內。無論是太小或者太大都會影響回火灶的使用效果,這其中的原理在這里我就不再啰嗦,大家只需要記住這個大致范圍就可以了。
回火灶煙囪的高度。回火灶煙囪的高度在實際建造中有非常大的區別,見過最短的煙囪大概在1.8~2.5米的高度,最高的是超過兩層樓大概是8米的高度(很多人說太高效果不好,但是本人發現8米高度的比本人6米高度的效果更加好),所以回火灶煙囪的理想高度應該在3~8米之間。(附圖是紅磚砌的煙囪)
3,農村多孔回火灶灶臺和煙囪的統一布局安排。
農村的多孔回火灶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所有不同規格的幾個灶都是共用一個煙囪,但是每一個不同規格的灶臺又需要一個獨立的煙道,而所有的煙道又不能分散布局,那樣會占用很大的地方。所以通常的布局是煙囪緊靠大鍋灶臺,然后依次是中鍋灶和小鍋灶,煙道的位置布局是小灶煙道處于最底位置,中鍋灶的煙道處于小灶煙道的上方,大鍋灶跟其他的兩個煙道沒有聯系,直接連通進煙囪。具體布局如下圖。
4,農村回火灶各種型號的尺寸和實際做法。
1,多孔回火灶總體布局尺寸。多孔回火灶經過仔細的組合,三個灶孔相互結合的模式,整體的占地尺寸是寬度以大灶臺為標準是1.1米,長度從煙囪到小灶臺是2.4米,大鍋灶和中鍋灶高度是0.6米,小鍋灶高度是0.45米。在中鍋灶和小鍋灶位置還可以做成直線圍成一個獨立區域,用來保存草木灰。
2,大型灶臺的具體做法和規格尺寸。大鍋灶臺的尺寸根據各地用鍋大小的習慣要求會有所不同,本人所在的農村,大鍋灶的灶膛直徑是0.8米,做成之后的灶臺是1.1米*1.1米,高度是0.6米,這是整體的尺寸,接下來說一下灶膛內部各部分構造和尺寸。
水平各部件尺寸。因為沒有立體圖片或者視屏說明,所以在這里我分兩部分來介紹,先來介紹一下水平位的各尺寸規格。首先0.8米直徑的灶膛就是0.8米,然后周圍收縮7厘米寬度就是我們所說的回火通道,回火通道再收縮就是回火墻,回火墻下寬上尖的形狀,寬度是27厘米,最里面就是爐橋內膛直徑45厘米,爐橋可以根據需要做成同樣的大小或者稍小都可以。
垂直高度尺寸。接下來再介紹一下垂直方向的各部件高度。首先總體高度是60厘米,回火通道底部到頂端的高度是20厘米,回火墻頂到頂端的高度是13厘米,最后就是爐橋到頂端的高度是40厘米,最后是煙道口的規格是18*18厘米。然后填柴門洞掏灰門洞的尺寸都是18*20厘米,這兩個門中間就是一磚6厘米之隔,這就是農村大鍋灶的總體各部件的具體尺寸。
3,農村中鍋灶臺的各部件尺寸和具體做法。中鍋灶的大小尺寸還是得說明一下,因為各地習慣用鍋的直徑不同,這個大小也是會有一些差別,在這里還是以本人農村老家的規格為例來做具體介紹。本人這邊農村的中鍋爐膛直徑是60厘米,做成功之后的灶臺是80*80厘米,因為考慮到要提高煙道,所以高度跟大鍋灶一樣是60厘米高。這里灶臺大小需要提醒一下,為了方便在灶臺上擺放一下用具,可以把整體的尺寸適當調整。
農村中鍋灶臺的水平各部件尺寸。因為沒有立體圖和視頻說明,為了表述清楚,在這里還是分成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來分別介紹。中型灶臺的爐膛直徑是60厘米,回火通道的寬度是6厘米,爐橋內膛的直徑是30厘米,然后剩下中間位置就是回火墻的寬度。這里需要說明一下,爐橋內膛直徑本來已經不大,所以基本上是全部安裝了爐橋加。
農村中型灶臺的垂直高度尺寸。前面已經說明了中型灶臺的高度是60厘米,回火通道的底部到頂端的高度是18厘米,爐橋到頂端的高度是35厘米,回火墻頂到頂端的高度是14厘米,爐橋底下照例是停留和掏取爐灰的空間。同時中型灶臺的煙道口規格是15*15厘米,填柴門洞尺寸和大型灶臺一樣是18*20厘米,一磚一下就是掏灰門洞。
4,農村小型多孔灶臺的尺寸和具體做法。這種小型灶臺的多孔做法根據實際需要,有三孔和兩孔兩種,除了多一個灶口可以燒水或者熱飯菜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沒有什么區別。在這里就以稍微比較復雜的三孔來做介紹吧。這里的小型灶臺整體尺寸是60*110厘米,這個110厘米主要是為了整體統一,鋪灶高度是45厘米,主灶高度是40厘米。
小型灶臺主灶各部件尺寸。小型灶臺的主灶(柴火燃燒的灶)一般直徑是40厘米,但是在這個灶臺的膛沿嵌入了一個特質的鋼圈,可以隨意的通過增減鋼圈數來調整灶膛直徑,用以配合各種不同口徑的鍋,在農村來說這個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一般的農村家里幾乎都有大小不同直徑的各類鍋,燒水、炒菜、煮飯。
農村小型灶臺主灶水平和垂直尺寸。水平尺寸的最大直徑是40厘米,回火通道的寬度是4厘米,內膛尺寸是23厘米,剩下的中間就是回火墻寬度。垂直高度總共是37公分,回火通道底到頂端是17厘米,回火墻頂到頂端是10厘米。這里跟其他不同的是只是做了一個爐橋的形狀,但是沒有安裝爐橋架。煙道的尺寸是8*15厘米,后面有幾個孔就留幾個煙道。填柴門洞和掏灰門洞合而為一,尺寸是25*30厘米。
5,農村回火灶制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通常來說農村在建造回火灶的時候不會只是一個單灶臺,而是像圖片中一樣由各種規格組合而成,所以我們在開始之前就必須有一個全盤的安排,從放大腳開始就應該計劃好沒到一個高度必須要做哪一個型號的哪一個部件。而且在開始之前就必須準備好各種附加材料,比如說爐橋架和調整直徑的鋼圈以及各種規格的鍋。
需要注意的要點問題。在到了做灶膛高度的時候,就要根據實際使用鍋的直徑來確定灶膛直徑,一般灶膛直徑比鍋的直徑小3厘米,最后收口的時候把鍋擺上去,然后周圍用砂漿完全密封,在砂漿未干之前旋轉一下大鍋,方便最后取出。
6,農村回火灶建造過程中兩個小技巧分享。
1,放大腳的時候,在人經常活動的一側,把外部尺寸比預計尺寸縮小5厘米,砌到兩皮磚的高度之后,上面的磚重新外飄5厘米達到預訂的尺寸。這樣的做法以后灶臺使用過程中避免踢腳的最好辦法。具體做法如下圖。
2,在剛剛開始起腳的時候,煙囪靠外圍的第一塊磚先空起來半塊板的孔洞,這個孔洞是等煙囪全部完工之后清理落地灰之用。灶臺全部工程完工,這個孔洞用黃泥砂漿密封,日后清理煙囪里的煙塵灰,可以把這個孔洞打開從這里清理。
總結,農村的回火灶不但有使用干凈方便的優點,而且還能使柴火燃燒充分達到節省柴火的目的。回火灶的建造雖然說起來好像覺得比較難,但是只要掌握了各部件的具體尺寸,實際操作并不是很難。值得注意的是各地農村使用鍋的口徑不同,所以各種型號的灶臺尺寸在實際施工中要做適當的調整。(找了一個很久沒使用過的灶臺,拍的圖片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