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冷,很多人都喜歡用熱水泡腳,糖尿病人也不例外。但由于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經病變,對于泡腳的方式有很多講究,如果方法不正確,不但不利于腳部的保養,反而對身體有害。那么,糖尿病足患者該如何讓泡腳呢?
1
容器的選擇
目前,市面上一般有泡腳盆和泡腳桶可供選擇。泡腳桶比泡腳盆浸泡的位置要高些,因此一般都選用泡腳桶。建議大家選擇一個比較深的木桶,深度以能達到小腿肌肉處為佳。
選擇木盆泡腳有兩個好處:
1、木盆不像塑料盆和鐵盆那樣散熱快,比較容易保溫。
2、木盆不會因水溫過高而釋放有害物質,對人體十分有益。如果沒有木桶,也可以用普通的洗腳盆來代替,但最好不選用塑料的,用搪瓷盆或不銹鋼盆都可以。
身體出現2個癥狀時,需警惕糖尿病足的潛在危險!
點擊視頻了解
1
水溫不宜過高
一般人泡腳水溫在40度左右會很舒服,但這個溫度對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血管病變的患者來說,可能會帶來燙傷。因為合并周圍血管病變時,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使熱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另外,有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對溫度等感覺不敏感,難以準確的試出水溫,其自我保護調節能力差,極易被燙傷出水泡。
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腳水溫要比常人低,以37℃為宜。建議家屬在患者泡腳前為其試水溫。如果沒有他人幫忙,患者可以應用水溫計測量溫度,以免出現燙傷。
1
泡腳的時間掌握好
糖尿病患者不宜飯后馬上泡腳,建議飯后1小時再泡。飯后如果立即用熱水泡腳,本來應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可能影響消化吸收。此外,在泡腳的過程中,身體還會消耗很多熱量,空腹狀態下糖元貯量較少,這時泡腳容易使血糖過低,所以,空腹時泡腳也不合適。泡腳宜在餐后1小時進行,臨睡前效果更佳。
糖尿病患者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以15分鐘左右最為適宜,額頭微微出汗即代表泡腳已達到最佳療效狀態,切忌不要泡到大汗淋漓,這樣反而傷身體。
1
禁用刺激性藥水泡腳
合理、科學、正規的辨證中藥泡腳,可以起到溫經通絡的作用,對于預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足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部分患者自行購買一些刺激性比較強的中藥或其他成分不明的藥物泡腳,這樣容易導致足部皮膚受損,最終發展成為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使用刺激性過強的藥物泡腳。
如果使用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以免影響藥物的療效。腳部有傷口的患者不宜泡腳,每次泡腳前后,糖尿病患者都應仔細檢查足部,一旦發現足部膚色有變暗、紅腫、干裂、破潰等情況,須立即就醫。
1
洗腳后需把腳擦干
潮濕,悶熱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造成感染,從而出現腳氣。腳氣是造成腳部皮膚損傷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合并細菌感染將會很難控制,可能出現嚴重后果。
所以,糖尿病患者泡完腳后,要用柔軟的干毛巾將腳部擦干,尤其是趾縫,同時注意動作務必要輕柔。
1
做好足部護理
對于皮膚干燥的糖友,可以輕輕擦一些不含酒精的乳液、凡士林膏、羊脂或植物油類潤膚霜。涂抹的時候要均勻緩慢揉開,以利于皮膚吸收,注意腳趾縫、趾甲旁與皸裂處不要涂抹。
需要修趾甲的糖友,也必須在泡腳后,趾甲較軟時再修剪,趾甲要平剪,不能剪成圓形,也不宜過短,以免損傷甲溝造成繼發感染。
冬季天氣干燥,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腳部保養,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