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是先秦法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散文,曾深受散文大師司馬遷的稱許。它就事說理,詞采華美酣暢,深刻明切,鋒利無比,具有嚴峻峭拔的風格。由于韓非對邏輯和心理學都有較深的研究,又善用寓言,巧設譬喻,使得文章嚴密透徹,形象生動,有著很強的說服力。
全篇辭意繁復,連續用譬:先以“守株待兔″為喻,他嘲諷那些復古主義者,就像“守株待兔″的人那樣思想彊化、愚蠢可笑,說明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的荒謬;再以古今事例對比,批駁仁義之說的虛妄,然后正面提出法治的主張。這些思想無疑是進步的。
韓非的法、術、勢三結合的內容是:法,就是法令,是官府制定、公布的成文法,是全國臣民行動的準則。術,就是權術,是君主駕馭、使用、考察臣下的手段。法和術的區別,前者是向國人公布,后者是藏在君主的心里。勢,就是君主的權威,掌握生殺予奪的權力。
韓非主張尚功利而任法術,信賞必罰,排斥仁愛?!讹@學》篇對儒墨思想進行了批判,說它們“明據先,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忠孝》篇則把儒家所標榜稱道的堯君其臣、舜臣其君、湯武弒其主說成“反君臣之義,亂后世之教″。他提倡君權神圣,連堯舜湯武一起都反對了。
韓非積極倡導的君權至上的理論,是時代的呼喚,是戰國時代尖銳激烈的政治斗爭與復雜詭詐的社會形勢的需要。雖然韓非沒有被重用,但他專制主義的思想,為秦始皇的統一提供了理論基礎,對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發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