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憑著氣質驚艷了時光的女神湯唯,在繼《北京遇上西雅圖2》之后,便結婚生子漸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
出道十幾年,湯唯一直我行我素,云淡風輕。認真演戲、不混明星圈子,不在微博等社交媒體湊熱鬧。
作為一個成熟的演員,湯唯謙虛、下苦功夫琢磨角色,所以她的作品每一部都不負眾望。
《黃金時代》湯唯一本本啃蕭紅的作品,在東北零下30度的天氣,讓自己挨餓受凍,拍出了亂世奇女子;
《北京遇上西雅圖》湯唯演出了一個“拜金女”的刁蠻任性和世俗;
《武俠》里,湯唯在片場抓起泥土,往指甲縫里塞土,演活了一個山野村姑;
《晚秋》里,陌路相逢,暗生情愫的女囚犯,湯唯演出了溫暖與柔軟。
影迷們都在期待湯唯的復出,不負眾望,湯唯新片終于定檔!足足兩年,大熒幕即將重現女神!
湯唯主演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定在今年最后的夜晚,12月31日上映,很有儀式感。
首先,光看海報就覺得美翻!
陣容也是“活久見”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地球最后的夜晚》作為一部文藝片,可能成為今年最后一部超級爆款!
首先,預售總票房已經突破 1億。
“預售過億”這種以往只有超級大片才能享受的待遇,現在卻發生在這種純粹的文藝片身上。
要知道,今年大熱影片《我不是藥神》預售票房僅為1489.1萬,漫威超級英雄大片《毒液》的預售也不到5800萬,而《地球的夜晚》簡直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其次,這部片子早前更是入圍戛納“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也是戛納僅次于主競賽的正式競賽單元,其風頭甚至碾壓賈樟柯新片《江湖兒女》——唯一華語片入圍主競賽影片......
該片在第55屆金馬獎影展中,獲得了最佳劇情片提名;
豆瓣上,它成為年度榜單里最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之一;
海外權威電影評分網站Metacritic開分高達99分......
1
《地球最后的夜晚》故事發生在貴州凱里和一個虛構出來的蕩麥小鎮。
羅紘武(黃覺 飾)因父親離世再次回到貴州。
12年前,好友白貓(李鴻其 飾)被殺,羅紘武在追查兇手左宏元(陳永忠 飾)的過程中,被兇手的情人萬綺雯(湯唯 飾)所利用。
神秘女子萬綺雯由湯唯飾演,她在影片中實在是太美了,黑色長發,悲傷的眼神,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她是個滿口貴州話的駐唱歌手,神秘,有魅力。
她構成了羅纮武所有的記憶、欲望、信念和夢魘。
回到貴州凱里的羅纮武,偶然發現了萬綺雯的蹤跡,繼而回想起十二年前與她度過的那個秘密夏天。
羅纮武開始打探到她的下落,從她好友的監獄,到她的前夫,但卻始終沒有找到她.......
謎一樣的湯唯,實力派演員黃覺,金馬影后張艾嘉、金馬最佳新人李鴻其自然成為本票的賣點。
2
而讓這部片子未播先火的真正推手卻是——導演畢贛!
畢贛2015年憑借處女座電影《路邊野餐》,橫空出世。
憑借這一部電影,畢贛轟動了電影圈,拿獎拿到手軟:
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史上最年輕)、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
▲ 畢贛獲第68屆洛迦諾電影節最佳新導演銀豹獎
這部影片共入圍過30多個國際電影節,讓外媒、國際影評人也很是震驚。
法國《電影手冊》:“畢贛的出現讓賈樟柯后繼有人,給中國電影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美國《電影評論》:“這已然是近些年電影中最為珍貴的一個時刻。”
戛納電影節藝術總監福茂曾評價說:“畢贛的新作,繼承了侯孝賢和大衛·林奇的風格。”
▲ 畢贛是金馬獎最年輕的“最佳新導演獎”獲得者
3
1989年,畢贛出生于貴州凱里一個閉塞的小村子,爸爸是出租車司機,媽媽是理發師。
后來爸媽離婚,畢贛就跟著開麻將館的奶奶一起生活。
小時候的他經常窩在喧鬧的麻將館里寫作業,不知道這有沒有影響到他的學習,但他文化課成績確實不理想。
從小,畢贛就有一個打NBA的夢想,無奈隨著年齡增長,身高卻始終沒有達標。
無奈的畢贛開始喜歡上了寫詩,他喜歡巴列霍、佩索阿。
▲ 畢贛的詩
高中因為《導盲犬小Q》一不小心愛上了電影,于是大學報考了編導專業。去了才知道……這專業,學的是電視。
但是畢贛依舊非常喜歡藝術,喜歡讀詩寫詩,更喜歡看電影,幾乎一整天都是坐在寢室里以看電影為生。
后來他嘗試著創作,拍了一個學生作業的短片,就拿到了學校的電影節的大獎。
畢業后,他沒去電視臺學習,跟朋友在加油站混日子。
為了生活,畢贛跟師弟合伙開婚慶工作室,接的單卻越來越少。客戶嫌他們拿小氣的單反忽悠人;
后來,他考了爆破證,準備和朋友一起去爆破公司上班。
可是內心還是放不下電影。
畢贛大學的老師丁建國惜才,給他籌了十幾萬塊,畢贛又跟自己的媽媽要了兩萬,妻子也幫了一些。
回到小村子他連哄帶騙,忽悠一幫親戚朋友,斷斷續續地拍完了《路邊野餐》。
這個劇組幾乎全是畢贛的親戚,沒人懂演戲,畢贛就拍一場講一場的戲,自己回去拼鏡頭。他的姑父一直到電影拍完,都不知道自己演的完整故事是什么。
畢贛的老姑父也成為被吐槽最多的一個梗。
就是這么懵懵懂懂地演完電影后,畢贛的姑父就走上了電影節紅毯。
蔡明吐槽畢贛,“人家導演都在捧自己的老婆,你們文藝片導演口味真重,捧自己的老姑父。”
“一鳴驚人”這個詞語用在畢贛身上真是再適合不過!
當年26歲的他,帶著處女作《路邊野餐》,在各大電影節大放異彩——
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高獎項最佳影片金氣球獎、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獎以及最佳新導演獎、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
4
從小鎮青年搖身一變,畢贛成了華語電影的“希望”,“天才”,“鬼才”……
有人這么評價畢贛的片子:“臺詞寫得像詩一樣”“鏡頭長得像重新定義了時間”。
其實,對于拍電影,畢贛一直是狂的。
19歲拿學校最佳影片,當時的獎品是一臺手機。拿到手機后,畢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輸入一行字:“24歲要拍出最好的電影。”
還沒拍出片子時,畢贛就說二三十歲做的是牛頓的工作。
而畢贛所說的像牛頓發現地心引力一樣的成果就是一小時的3D長鏡頭。
《地球最后的夜晚》就采用了2D+3D的形式。就是電影的前面部分是2D,后面一半是60分鐘的3D長鏡頭。
拍長鏡頭也是不容易的。畢贛帶著團隊,拍了這個長達60分鐘的長鏡頭,攝像老師拍完是被架著出來的。
“拍電影并不風光。”畢贛說,拍電影的時候每個人都灰頭土臉甚至累到昏厥。
此前,《路邊野餐》里的40多分鐘長鏡頭,就讓人驚艷。
《地球最后的夜晚》有了充足資金的情況下,畢贛做了全面升級,這60分鐘的3D長鏡頭的難度,難以想象,但是畢贛最終做到了。
在畢贛的電影中能看到很多大師的影子。大衛林奇的敘事手法,王家衛的電影美學,侯孝賢的鏡頭運用,畢贛正在創造屬于自己的電影風格。
畢贛第一次看到他的電影《路邊野餐》公開放映,是2015年在瑞士南部小鎮洛迦諾的一個大廣場上。
觀眾大約有3000人,說是公開放映,其實連個正式的電影院都沒有。
而《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就是畢贛的第二部影片,實力派演員湯唯、黃覺、張艾嘉等的加盟,未映先火。
12月31日,2018年最后的夜晚!
期待才華與實力的奪目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