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一直是人類醫學尚未攻克的難關,也是人們不愿提起的話題。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不健康的生活往往與癌癥的發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也是現代癌癥發病率持續升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提前了解各種癌癥帶來的身體癥狀,對防治癌癥也具有重要意義。
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9年全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病例接近400萬例,因癌癥死亡的患者約233萬人。
體內有癌,身體通常會發出5個信號
癌癥不是憑空產生的,雖然很多癌癥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但如果身體出現了以下5個征兆,一定不要忽視。
1.腫塊
有些癌癥出現的時候,會令身體產生腫塊,一般是無痛的,所以很難被察覺。
例如,甲狀腺癌患者的頸部就會出現一個按壓無痛、不可活動的“疙瘩”,可能是甲狀腺結節,也可能是甲狀腺腫瘤。另外,乳腺癌患者的乳房也會出現無痛的腫塊。
2.莫名疼痛
很多癌癥早期不會造成疼痛,但隨著腫瘤的生長,身體就會出現局部位置的疼痛。這種疼痛可能是癌痛,也可能是腫瘤壓迫到了附近的神經導致的疼痛。
例如胃癌患者會經常腹痛,口腔癌患者會出現口腔黏膜潰爛和疼痛、肺癌患者會出現胸部和后背疼痛的情況。當身體出現原因不明,而且持續時間較長的疼痛時,一定要引起警惕。
3.突然消瘦,倦怠乏力
絕大部分的癌癥病人,從發病起就會面臨日漸消瘦的過程,身體狀態越來越差,精神萎靡,好像整個人被掏空了一樣。
這是因為腫瘤就像寄生在人體里一樣,不斷的生長索取了大量的養分,這樣一來,患者其他正常器官就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引起體格的消瘦。
營養不足導致血液中的養分減少,就會出現體力不支、容易疲憊的情況。
4.反復發熱
醫學上有個名詞叫“腫瘤熱”,就是指癌癥患者會出現反復和間斷的發熱現象,這種發熱溫度一般不高,屬于低燒。這是因為當癌細胞在人體不斷復制和分裂時,人體免疫系統所產生的反應。
區別于流感和感冒造成的短時間高熱,這種發熱癥狀的體溫一般達不到吃退燒藥的標準,即便是吃了也很難成功退燒,很快又會卷土重來。
5.莫名出血
有一些腫瘤也會帶來出血的現象,這是因為腫瘤的生長過程使周圍的組織收到了破損。例如直腸癌,大部分直腸癌患者都會有便血的情況,但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痔瘡[1]。
還有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會出現月經期間外的出血以及性交后出血。
50歲后是癌癥高發期,男女都要留意
癌癥的發生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50歲后的中老年人也是癌癥的高發人群。根據性別不同,防癌的側重點也會有些區別。
·男性防癌注意事項
前列腺癌也是在中老年男性群體中較為高發的一種癌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潘建剛表示,前列腺癌發生骨轉移是非常常見的,但很多病人誤以為是骨頭方面的疾病,去骨科檢查不出問題,反而耽誤了治療。
前列腺癌骨轉移病灶,大多發生在骨骼中軸線血運豐富的部位,包括肋骨、頸椎、腰椎等[2]。除了骨痛以外,前列腺癌早期還會導致尿頻、尿急、尿不盡等問題。
因此,50歲以上的男性,建議每年檢測一次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尤其是出現以上兩種可疑癥狀的高危人群。
·女性防癌注意事項
女性則要注重雌激素的方面,雌激素水平升高會導致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種癌癥。生活中很多女性飲食上不注意,也經常使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護膚品。
過量地吸收雌激素,久而久之會干擾女性體內的內分泌水平,誘發細胞癌變。專家建議,女性平時少接觸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和護膚品,并按時進行乳房自檢,發現腫塊、乳頭異常等問題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瑞腺癌篩查。
癌癥不像一些急性疾病,癌癥的發生是點滴形成的過程,而且往往沒有很強烈的癥狀。但細心留意的話,身體還是會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
這提醒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之余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及時發現異常并就醫。
參考資料:
[1]《體內有癌,身體往往會發出5種信號,發現后,請你及時檢查!》.知乎.2021-02-26
[2]《防癌提示》.健康時報.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