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外文:Brunei),全名叫文萊達魯薩蘭國,是南海邊的一個國家。
說到東南亞旅游,人們首先想到的新馬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再就是越南(下龍灣)、柬埔寨(吳哥窟)、印尼(巴厘島、婆羅浮屠)等等,似乎沒有文萊什么事。
巴厘島
東南亞留學,新加坡、馬來西亞是熱門國家,似乎文萊沒有什么知名學府。
圖中標注的是文萊的位置
泰國輸出泰劇、泰國餐廳。
菲律賓輸出菲律賓女傭、英語外教。菲律賓說英語,也有本國語言——菲律賓語。文萊沒有本國的“文萊語”,不像泰國(泰語)。文萊主體民族是馬來族,最大的少數民族是華裔,占總人口10%。文萊華人祖先主要是來自福建、廣東的客家人。吳尊是文萊華人。
圖為文萊國旗,中間有一雙手。
常言道:不打不相識。文萊也沒有和中國打仗,不像緬甸和乾隆皇帝的清軍對陣過。
文萊的首都叫斯里巴加灣市(外文:Bandar Seri Begawan,簡稱BSB),名字比較長,不容易被人記住,像曼谷(泰國首都)就有很多人知道。
文萊這個彈丸小國,讓人感到陌生,真的沒有可圈可點之處?
其實文萊也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國家,有7個亮點。
文萊人均GDP 2.7萬美元。
文萊博物館街景
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文萊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
斯里巴加灣市居民購買力相當于東京居民的93%。東京GDP完爆文萊,生活水平沒有多大優勢。斯里巴加灣市(這里簡稱“斯市”)平均月工資上萬,只有東京的一半,但是物價也低很多。斯市每平米房價不過萬,相當于國內三線城市。
1斤牛肉,東京76元,斯市35元。
1張電影票,東京100元,斯市30元。
日本很多地方達不到東京的水平,民富不如文萊。文萊7%的人口肥胖,是東南亞國家中肥胖率最高的。一般富裕國家肥胖率比較高,生活好,吃胖了。
文萊的工資比起發達國家,不是特別高,但是國民福利好,兒童免費看病。大于12歲的居民,只是象征性收1文萊元(折合RMB 4.7元),做手術也不額外收費,幾乎是免費醫療。
文萊人均預期壽命76歲,在熱帶國家中算長的。
文萊王室重視高等教育,資助了大學;文萊的師資力量可以,而且實行免費教育。
文萊大學(外文簡稱 UBD),世界排名250位,相當于廣州中山大學。
文萊工業大學,世界排名344位,相當于天津大學。
這兩所學校相當于“文萊的清華、北大”。文萊人口不到50萬,比澳門還少,上名校是比較容易的。文萊工業大學水平相當可以,只是光環被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遮蓋。
從人均GDP、人均壽命、人口學歷看,文萊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是由于工業、服務業水平還不高,文萊依然作為發展中國家存在。
文萊在1929年發現石油。在出口原油的同時,文萊也建了石油化工廠、液化氣廠。文萊的液化氣大部分出口到日本。文萊是世界第12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也一度排進世界前十。
以前文萊90%GDP由石油、天然氣貢獻,和海灣石油富國類似。如今文萊也在調整經濟結構,減輕對石油經濟的依賴。2011年文萊工業(主要是石油化工)占GDP 73.69%,到2020年下降到59.1%。與此同時,文萊服務業比重由2011年的27.36%提高到 41.51%。文萊的銀行業、旅游業、航空業都發展起來了。
文萊皇家航空公司的飛機
文萊的水晶公園(Jerudong Park)是東南亞最貴的主題公園,投資10億美元打造的,1994年首次開放。
文萊的名義GDP 在2012年一度達到 4.7萬美元,雖然下跌到2.7萬美元(近10年國際石油市場不景氣),但是文萊經濟更現代化了。
文萊距離中國最南端(曾母暗沙)很近,只有200多公里。
文萊首都風光
上圖中間的建筑是斯里巴加灣的地標——賽福鼎清真寺(Omar Ali Saifuddien Mosque)
這是一座富麗堂皇的伊斯蘭建筑。文萊是穆斯林國家,習俗和西北的蘭州、烏魯木齊、寧夏相似,居民喜歡吃羊肉多于豬肉。
斯里巴加灣市還有皇宮。文萊是君主制國家,有國王,類似于沙特。
文萊的努洛伊曼皇宮(Istana Nurul Iman)是世界最大的皇宮。
古代東南亞有一個帝國,中國叫渤泥國或浡泥國。渤泥國在14世紀至16世紀一度強盛,疆域不像今天的文萊這么小,還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的一些地方。
渤泥國第二任國王 Maharaja Karna(麻那惹加那)在1402年繼位,1408年到南京(當時是明朝都城)和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會面,同年不幸病故,葬于南京。
渤泥國王墓,在南京雨花臺區。
文萊王室源自14世紀的渤泥國,王位代代相傳至今,已經有600年了,在文萊的地位很高。
后來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也到過今天的文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