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察冀邊區
情況簡介
一九四三年八月十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重新決定晉察冀分局和軍區的主要工作人員:聶榮臻、程子華、劉瀚濤、肖克、杜理卿、趙振聲、劉仁為分局委員,聶榮臻任書記,我和劉瀾濤任副書記、聶榮臻任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肖克任副司令員、我和劉瀾濤任副政治委員。在這個決定中還確定,在聶榮臻同志去延安參加“七大”期間,由我代理分局書記和軍區政治委員;肖克代理司令員。
一九四四年,肖克去延安看看病,劉瀾濤去延安參加“七大”,我又代司令員。這以后的一段時間內,我在晉察冀分局和軍區負責。一九四四年七月,根據中央指示,劃冀晉、冀熱遼(即冀東)、北岳、冀中四個區黨委和軍區。這就避免了分局和軍區直接領導軍分區的單位太多的缺點。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聶榮臻、肖克、劉斕濤、羅瑞卿等同志從延安乘國民黨起義到延安的第一架飛機回晉察冀。從他們離開到回來約兩年時間,這里我主要寫三個問題。
北岳區反“掃蕩”
一九四三年七月開始,日軍調集兵力,準備對北岳區進行“毀滅掃蕩”。我發覺敵將進行“掃蕩”的征候后,制定了內外線作戰的協同方案,動員群眾進行堅壁清野和秋收秋耕秋種的各種準備,北岳區全體軍民,包括四萬多部隊和十八萬民兵嚴陣以待敵“掃蕩“平北開始,八月八日以六千多兵力突然發起進攻我以小部隊和民兵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和地雷戰,主力兵團轉到敵占區和游擊區,一直伸至了張家口附近,至九月中旬,敵大部兵力退出平北中心區。
于是敵調第二十六、六十二、六十三、一一O師團和獨第一、二、三混成旅團,加上偽治安軍六個團和偽保安隊等共約四萬多人,開始”掃蕩'北岳區。敵先是分進合擊,當敵發現我部隊外轉后,就在交通要點建立臨時據點作為依托,進行“清剿”。敵人的主要目的,在于掠奪物資,燒毀糧食且伺機奔襲我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徹底破壞,使我軍民難以生存。我軍區采取了內線同外線結合、主力同民兵結合、軍事打擊同政治攻勢結合、武裝斗爭同其他各種斗爭相結合的全面對敵斗爭的方針。
這次反“掃蕩”分三個階段
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為第一階段
九月十五日,北岳區四周日偽軍一萬七千多人開始行動,分別由石家莊、陽泉、五臺、張家口、宣化等地出動,以奔襲動作占領我一、二一、三、四軍分區的松山、蛟潭莊、唐梅、會口、下關等地我軍開始迎擊和側擊,反“掃蕩”全面展開。我冀中九分區于九月十八日在任丘縣的北曹口村設伏,繳獲日軍第六十三師團“掃蕩”我一、三軍分區的命令一份,使我方對敵“掃蕩”企圖、時間、步驟有了個大體的了解。
敵分進合擊,一般以一個大隊約五百人左右為路,各路之間派出小隊互相聯絡,每日行程不超過十五公里。偽治安軍隨日軍之后,修筑道路,建立臨時據點,押運給養和掠奪物資。為避免與敵決戰,軍區一方面命令將縣大隊、區小隊、武工隊的全部,主力團和地區隊的三分之一,伸至溝線外,積極爆破鐵路、公路,斷敵交通,破壞敵后方;另一方面將主力團和地區隊三分之二的兵力,以連為單位同民兵結合,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地雷戰,阻滯敵前進,并使敵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代價。
九月下旬,敵進至各軍分區的腹心地區,兵力達兩萬多人。敵為控制我堅壁物資地區,實行長期“清剿“,每進到一定地區,主力就以臨時據點為依托,派出小部隊輪番四出“搜剿”,有時還趁黃昏和拂曉實行突然襲擊。敵人奸淫燒殺,無惡不作,走到哪里燒到哪里、搶到哪里。
寧平城東北約六十里處,有個神仙山,方圓四十里的山區,主峰奶奶尖海拔一千八百米,地勢險要,過去敵“掃蕩’,都不敢輕易進入,這次卻冒險闖入這個山區。我利用有利地形,用地雷、機槍、擲彈筒等節節抗擊,經十二晝夜苦戰,斃傷敵二百多人,敵慌忙后撤。九月二十九日,敵進占阜平城,但已是座空城,且到處埋有地雷,敵走到哪里都遇到地雷爆炸,不得不退走。
“掃蕩”開始后一段時間,我分散兵力打游擊,后發現敵往往分散成小股到處亂竄。到九月二十五日,軍區命令各軍分區適當集結兵力,堅決打擊三百至五百以下的小股敵人,打了許多小仗,給了敵人以相當的打擊。主力部隊的積極行動,對鼓舞民心士氣起了很好的作用。
十月上旬,敵先后收縮至北岳境內主要交通線上,進行補充整理,反'·掃蕩”的第階段結束。
十月中句,敵開始第二階段的“掃蕩”。敵將主力九千多人部署在產稻區幾條河流沿岸的三四十里處,掩護搶糧和追尋合擊我機關部隊。同時在各軍分區繼續進行“清剿”。我軍區在“掃蕩”開始前,就指示各部隊以戰斗掩護和幫助群眾秋收、秋耕、秋種。故“掃蕩”開始,我軍民就面作戰,一面抓緊三秋工作,和敵人展開了保護糧食反對敵人搶糧的緊張戰斗。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初,敵二千多人再犯神仙山,我第四十二團以主力分三路掩護機關、學校突圍,留少數隊伍與敵在山上打了兩天,斃傷敵二百多人,我第二連一排的一個班在小孤山與敵打了一天,將子彈手榴彈打光后,全班壯烈犧牲。
同時,在溝線外,我以軍事打擊結合政治攻勢,到處開展游擊戰、地雷戰,破壞敵交通,炸毀敵火車頭和車廂。在第二階段反“掃蕩”中,共斃傷敵七千多人。
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中旬為反“掃蕩”的第三階段
敵大部轉到溝線外“掃蕩“搶糧,但仍留一部分部隊在我根據地內,以臨時據點為依托奔襲、合擊我部隊、機關。我們的方針是:積極打擊敵人,迫敵撤退,并乘勝追擊。
這時敵人的奔襲,采取先向別的方向佯動,然后掉轉方向突然連夜直撲我駐地,控制要點后拂曉進村,且在我可能轉移的方向布置伏擊。我方的對第是:以小部隊經常逼近敵人,掌握敵動向,遇敵奔襲,則阻滯其前進,掩護主力轉移和展開。條件具備時,進行伏擊。或以小部隊留在村內吸引敵人,將主力埋伏在村外,進行內外夾擊。我部隊一方面在根據地內作戰,粉碎敵人的奔襲合擊,一方面在外線展開進攻,把敵人向根據地外拉。當敵撤退時,就乘勝猛追,這樣到十二月十五日反“掃蕩”戰役勝利結束。
這次反“掃蕩”從九月中旬到十二月中旬共三個月,我軍和民兵共作戰三千三百多次,斃傷俘日偽軍九千四百多名,繳獲山炮一門、輕重機槍十七挺、步馬槍八百多支,攻克和逼退據點碉堡二百零四座,一度攻入保定等十三座城鎮,毀敵火車十八列、坦克三輛、汽車二百四十四輛,破壞鐵路橋十三座、鐵路五公里、公路九百五十公里、封鎖溝墻五十多公里,擊落敵機一架。我根據地不僅沒有縮小還開辟和恢復村莊一千多個。
日軍在這次“掃蕩”中,燒殺破壞,比過去的“掃蕩”殘酷得多,在根據地制造了許鄉慘案,邊區人民所受的損失比過去大得多。但是邊區人民忠貞不屈,可歌可泣的事跡也表現得非常突出。在反“掃蕩”中也涌現出了許多英雄模范人物,晉察冀邊區為了表彰他們的業績和總結推廣斗爭經驗,于一九四四年二月十日至十四日,召開了邊區第一屆群英大會。
參加過長征的連長鄧世軍,他領導全連在北岳區掩護他們團,沖破敵一千五百多人的三重包圍。民兵爆破英雄李勇和他的游擊小組爆破地雷六十九枚,斃傷敵三百六十四名青年獵人神槍手李殿冰,一人射殺了十七個敵入,救護十四名婦女脫險。北岳區擁軍模范戎冠秀在這次反“掃蕩”中一連救護好幾個傷員,有一名傷員四天四夜茶飯不進口,人事不省,戎冠秀日夜侍候護理,還親自放哨望,她的行動集中地體現了邊區人民對子弟兵慈母般的關懷。安全福等六個民兵,在狼牙山打麻雀戰,抗擊了一千五百多敵人一整天。
易縣五回嶺下一個小山莊的貧農崔洛唐,照顧兩名重傷病員,敵人來了,他搶先把傷病員背到山上,然后才背他生病的弟弟和老母親。敵人搜山最緊時,他帶著傷病員翻山越嶺避到游擊區。他自己出外打短工,叫女兒討飯,讓傷病員吃稠的,自己一家吃稀的,他一直堅持到反“掃蕩”結束,使傷病員歸隊。
群英大會上,邊區領導授予鄧世軍同志晉察冀邊區子弟兵戰斗英雄,李勇爆炸英雄,戎冠秀北岳區擁軍模范一一子弟兵母親,崔洛唐北岳區擁軍模范一一子弟兵大哥稱號。
沖破敵人經濟封鎖
一九四二、一九四三年冀察晉邊區的腹地,北岳山區,遇到了空前的困難。
首先是經過幾年的抗戰,日寇反復“掃蕩”敵人燒房,搶走糧食衣物,燒毀農具用具,擄走耕畜家禽,破壞春耕秋種,使大批居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一九四三年初,僅靈壽、行唐一帶因被敵人“蠶食”逃到內陸的難民即有一千一百六十人。
其次是水旱蟲災,農業歉收。一九四三年三月統計,災荒波及三個專區十四個縣,災民達六萬四千三百九十三人,當時曲陽、唐縣、完縣、阜平即有一萬六千七百零一人完全斷炊。除普通人家以谷糠、樹葉代糧補食外,不少災民竟以草根、樹皮、麥糠、玉米桿充饑,賣兒賣女、離婚逃荒、餓死者不斷出現。易縣三區有五千二百八十六人逃荒外出,完縣一、二、三區有二千五百四十二人逃荒。
第三是敵人加緊對山區的“蠶食“、封鎖。在我根據地山區邊沿挖筑封鎖溝墻一條,把山區與平原隔斷。在經濟上,一方面在平原根據地以武力配合強行攤派,收購糧食、棉花等重要農產;一方面實行必需品的配給制,嚴禁糧、棉、紗布、鹽、糖、火柴、煤油、墨水、紙張及其他軍需用品等運往山區。敵人在”物資取締要領”中規定禁入我山區的物資競達五十余種。為防人民偷運,敵人在各縣成立了“經濟督察班”,在平原地區村莊實行了“連保連坐”法,強迫偽自衛隊或崗樓上的偽軍在封鎖線上盤查行人。凡有禁運物品而無偽機關允許證的,一經查獲即交憲兵隊處死。偽軍乘機勒索行人敲詐群眾。
第四是我冀中平原根據地自一九四二年“五一”反“掃蕩”后情況暫時惡化,不但斷絕了對山區根據地糧布等物資的大量支援(如一九四0年七月至一九四一年四月冀中運給路西山區糧食一千九百萬斤),而且有成千上萬人的主力兵團和黨政軍民機關人員轉移到山地整頓,大大加重了山區群眾的負擔。總之,一九四二年下半年,特別進入一九四三年以后,我北岳山區鞏固根據地的地區縮小,人員增加,農業歉收,敵人加緊封鎖物價上漲,邊幣貶值,流通不暢.市場呆滯,天災敵禍。軍民交困。
為了加強對敵經濟斗爭的領導,發展邊區工商事業,掌握物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經一九四三年一月邊區第一屆參議會討論通過,邊委會決定于二月二十日正式成立了晉察冀邊區工商管理局,邊委會委任我兼局長,陳大凡為副局長。同時,為統一步調,集中力量,加強對敵經濟斗爭,發展國民經濟,三月五日邊委會又決定由軍政民各機關、團體及各經濟部門共同組成晉察冀邊區經濟委員會,由我兼任主任。
經濟工作,特別是工商管理工作,是當時黨政軍民關心的大事,是關系到鞏固抗日根據地度過黎明前的黑暗,爭取抗戰勝利的大事。這樣一件大事,它的方針改策是什么了工作如何開展?我和工商管理局的同志們一道分析研究了敵我雙方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認為:
自從抗日戰爭爆發以來,鐵路公路被敵人侵占,現在,又在山區邊沿修筑封鎖線,鐵路公路的運輸渠道阻隔不通,致使雁北、察南、晉東北產糧區的糧食不能銷往冀西平原地區,谷賤傷農,布價上漲數倍,群眾無錢購買,衣不遮體而平漢線以西廣大平原的土布、棉花不能銷往雁北、察南、晉東北地區。東西兩地布、棉、糧、鹽差價極大。沖破敵人的封鎖,使兩地物資通過山區安全地帶,進行交換,正是戰時的特殊規律。后來,我又找晉察冀分區、軍區和邊委會的領導同志共同研究,確定了以下的方針:
1.對敵進行經濟斗爭與內部經濟建設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問題的兩方面。恢復與發展合作社工作,使縣社和基層社通過購銷業務,促進農民生產和運輸的發展,通過山區商店,把東西兩地商品交流起來,使合作社與商店貿易取得密切的結合,以發展生產運銷事業改善軍民生活,實施有效的救災.
2.由晉東北、雁北吸取糧食運到冀西,由冀西吸收棉花、土布運到晉東北、雁北,使東西貨物交流以利開展東西兩個地區和根據地生產運銷事業。具體的說就是在東線〔完、唐、定、望、曲陽、行唐等縣)吸收棉花、布匹等物資,經過根據地的紡織和運輸,到西線(雁北、察南、晉東北、去換回糧食、食鹽等必需品。在東西線物資交流通過根據地的過程中,發展紡織、運輸,增加群眾收入,解救災荒,改善人民生活解決軍民衣食之不足,打破敵人掠奪兩地物資。并適當地在平漢路沿線實行糧食專賣出口壓低偽鈔比值,在晉東北、雁北以棉布出口。壓低白洋比值,掃擊投機商人、錢販子等,提高邊幣比值,鞏固邊幣信用。
一九四三年第二季度,我們召開了經濟會議,工商管理局會議,生產救災會議,分區、軍區機關學校干部大會等一系列的會議,對上述方針政策和初步設想做了具休布置,并由分局、邊委會北岳區黨委分別發出指示決定,動員黨政軍民各部門統一認識,共同為搞好邊區經濟建設爭取對敵經濟斗爭的勝利而共同努力。
3.深入東西兩個地區開拓市場,打通銷路,發展生產,團結群眾,“掌握物資”
冀西平原大部分地區原來是根據地,在我們這一有利于群眾的方針下,群眾會擁護我們的。果然,群眾起來用各種方法,沖破敵人的封鎖線,實現了我們的物資交流方針。糧、棉、布是重要的戰略物資這是因為冀西平原地區的物資較為豐富,我山區較為貧苦。我們很需要把封鎖線內和線外的物資流通起來,以發展根據地的經濟,爭取對經濟斗爭的主動。各機關一時不用的公私款項,可以到合作社入股,盈利分紅,虧損自負一也可以作為存款,只要利息,小分紅利,小管虧損。
有人力和牲口的機關部隊,可以抽出力量從事運輸或內陸運銷,以增加收入.彌補經費之不足,政善機關生活當時,主要是解決每人每天三錢油、三錢鹽的生活需要,但機關辦理運銷必須按照工商管理局和合作社的運銷方針,領取營業證書,才能辦理出入口。機關參加運輸、運銷是搞好貿易斗爭的輔助力量,商店和合作社要給以幫助。
實現上述方針首先要充實貿易機構,加強工商合作力景。要從各力面調配入員。否則不能完成任務。
由于舊社會的商人,唯利是圖剝削克扣群眾,所以人們對商業甚至經濟工作無形中有一種鄙視的態度。不管自己還是別人都覺得低人一等。他們沒有把抗日根據地的商業工作和舊社會的私人商業從性質上加以區別.沒有認識到根據地的商業工作和其他部門的工作一樣。同樣是革命工作,都是光榮的。這種認識問題土的偏差,嚴重地阻礙著組織上調配干部的決心和對本人的說服動員。經過各級黨委、政府大力宣傳教育,端正了認識,才從各方面調配了大批干部。
首先是從冀中軍區政治部調了一批干部到冀中合作總社工作,從后勤部調了一批干部到工商局、商店工作。其次是把冀中合作總社的幾十名干部下放到北岳區各縣合作社工作。
第三,從當地政權團體抽調一批干部到工商局、商店和合作社工作,充實了力量,而且在干部條件上大大提高了。如冀中合作總社主任梁耀到阜平縣社當主任,冀中合作總社副主任李雪峰到行唐縣社場主任,同時北岳區也抽調十部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如x x縣縣長李子良調任完縣縣社主任,唐縣抗聯主任焦玉波調任唐縣縣社主任,晉察冀軍區后勤部政委王文波調任四專署工商管理局局長兼裕華總店經理等等。當時北岳區黨委曾作出決定:各縣合作社主任要參加縣委常委作委會,條件不夠的要調配。生產救災和合作社工作必須列入縣委議事日程。
解決了干部問題、又面臨資金問題,我們的政策是防止通貨膨脹不能多發票子,怎么辦?我找有關部門商量,決定了兩種辦法,其一是:合作社和公營商店積極擴大股金,吸收公私存款,解決了不少問題;其二是:變死財政為活財政,主要是把政府存放的暫時不吃的公糧借給商店和合作社周轉使用,或是麥收秋后歸還政府新糧(如恒升號總店在阜平),或是定期交還自西線換來的新糧(如四專的公營商店在曲陽即如此)。還有游擊區的公糧,有時也借給商店合作社使用,由它們在內陸歸還,這樣更省去派戰勤運輸。
4.商店和合作社組織紡織、運輸進行布糧交換的情況。西專署工商局(唐縣、曲陽、完縣一帶)的做法是:
A.在山區中心地區沿交通大道各集鎮設置商店收購糧食并調節平抑物價。如定馬驛、銀坊、軍城、齊家佐、神南、咤口、安陽各集鎮都設店經營。一九四三年收購的糧食除供應合作社或直接賣給唐民者外,共交政府四萬八千五百四十五點七六斗(折七十七萬六千七百斤)。
B.在邊沿區較大集市收購土布,如全順合商店在完縣咤口,建業布店在定唐磚路,水德昌商店在曲陽鄧家商市場匕收購土布,并在這些地方設了接待站,免費供應游擊區、敵占區來的商販開水和住宿。一九四三年共吸收平原地區(包括冀中)敵占區的土布價值四千萬元(約合三十萬尺六十多萬斤)。
C.將土布賣給商販或賒給災氏貿易小組,由他們運銷雁北換回糧食。
D.把從東線收購的土布運往西線雁北二、三專區的公營商店,由雁北的商店換購糧食.發回東線四專商店,最初雙方做為代營,互付手續費以后改按市價結算。
E.預收軍需布款,做為周轉資金,定期由部隊到商店選購棉花、布匹。
F.接收使用政府舊存公糧,做為周轉資金,定期歸還新糧,成本、費用、利潤、價格有共同商定的結算辦法。
G.扶持合作社的生產救災工作,在糧棉布鹽土產等業務上與合作社互相調劑。
經過年的努力四專的公營商店,不僅沖破敵人的封鎖溝線,掌握廠游擊區的市場(四專游擊區、敵占區的市場包括縣城,敵人控制二十一個,我控制了十五個).而且將貿易路線伸到了冀中平原。九四四年四月在平漢路東定縣的大辛莊(棉布市場)建立了聚源成商店。
該店在當地收購棉布到路西山區,并發動定縣、無極、安國一帶的群眾運銷土布到鐵路西唐縣、完縣、曲陽一帶,同年夏天又與冀中十專署在白洋淀建立廠合營隆昌商店。隆昌商店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葦席、魚、大米、山貨、牛、羊向敵區出口,從敵占城市采購食鹽、軍用品和印鈔票的模造紙等回來。
........................................
擴大我地區和大反攻
一九四三年四月間,晉察冀軍區對冀中地區下達了《青紗帳期部隊之部署方針》,指示堅持積極的游擊活動,恢復地區。當時冀中敵情變化是,與上一年比較日軍減少了百分之五十強。偽軍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多;尚存的一千七百多處據點碉堡中,由偽軍單獨守備的占四分之三,日偽混合守備的占四分之一,我軍已拔除據點碉堡一百十五處。斗爭更加主動。我部隊以半數整訓,半數戰斗,交替出擊,士氣更旺盛,戰斗力也更強了。經各種方式的斗爭,至一九四三年底共逼退和攻克據點碉堡六百多處,恢復和開辟村莊三千五百多個。一九四四年展開了更有力的戰斗,至六月底護麥斗爭結束,敵人的據點碉堡已不到四百五十處出現了比“五一”反“掃蕩”前還要好的新局面。
一九四三年三月,晉察冀分局給冀東地區指示:冀熱遼今后具體任務是,向東北方面發展.要在長城內外、北寧路南北、灤河東西廣泛開展游擊戰,建設熱南山區等。五月又指示冀東部隊乘青紗帳期以主力伸至平原恢復基本區和鞏固山區。這時敵調走一部,留下的日偽軍據守著九百三十多座碉堡和據點,兵力分散空虛。這一地區的斗爭比較艱苦和復雜,經過一年的反復斗爭,至一九四四年五月,除熱南游擊區縮小外,基本區恢復,灤東、路南工作開展,總的行政區域擴大了,部隊壯大了一倍,裝備也比較好,我軍的活動區域,東至錦州境內,西至密云、通州.北至熱河的凌源,南至渤海北岳區自反“掃蕩”后,一九四四年初,日軍本身兵力減弱,大量使用偽軍,收縮兵力,對我邊沿區“掃蕩“、“清剿”。
我軍采取主動攻襲敵人,一方面積極向游擊區、敵占區伸展,壓縮敵占區擴大根據地,同時對敵展開反奔襲合擊和反“清剿”斗爭。到一九四四年上半年統計,北岳區敵人的據點碉堡,已由一九四二年的一千八百七十六個,減少到八百四十個。我新開辟村莊幾千三百六十多個,由敵我兩面轉變為抗日一面的村莊一千九百多個。開辟了新區,擴大了根據地,且逐步打開了雁北、察南的局面。
一九四四年夏季以后,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逐步顯現出全面地猛烈地發展擴大的新局面。這時,歐洲第二戰場已開辟蘇聯紅車發動全面反攻.消火希特勒德國的決戰已展開,美國軍隊在太平洋上也給了日軍沉重打擊。在中國戰場上,日本帝國主義卻還向我國中部和南部加緊進攻,國民黨軍隊在湖南、河南遭受損失。但在敵后我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卻展開了攻勢作戰,解放區不斷擴大。七月一日,黨中央下達了《關于整訓部隊和民兵的指示》。規定在秋冬兩季,輪番整訓主力軍和游擊隊,民兵和自衛隊,為大發展作好準備。
中央“七一”指示到達后,晉察冀分局在阜平柏崖村,召開了縣團以上干部參加的擴大會議。九月,鑒干地區擴大和斗爭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央決走成立了冀晉、冀察、冀中、冀熱遼四個區黨委、軍區和行署。冀晉區以第二、三、四、五分區組成,趙爾陸同志任軍區司令員,王平同志任政治委員兼區黨委書記,楊耕田同志任行署主任。冀察區以第一、十一、十二、十三分區組成,郭天民同志任軍區司令員,劉道生同志任治委員兼區黨委書記,張蘇同志任行署主任。冀中區仍包括第六、七、八、九、十分區,楊成武同志任軍區司令員,林鐵同志任政治委員兼區黨委書記,羅玉川同志任行署主任。冀熱遼區轄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分區,李運昌同志任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時兼區黨委書記和行署主任。
在區黨委和二級軍區建成后,各項工作的執行都由二級領導機構負責掌管,分局和軍區主要負責方針和計劃的制訂。并檢查實施的情形。
這一時期,北岳各軍分區早在五月已向敵發起攻勢,接連襲擊了保定、靈邱等縣的城關,并襲入定襄縣城,活捉了偽縣長。第四軍分區發動群眾將平山縣回舍區據點附近的水井全部填塞,隨后把敵十四處據點碉堡圍困封鎖,經半個月斗爭,將大合寺、東回舍等十二處偽軍點碉奪下,西回舍和雙石洞兩點的日軍也因水斷糧絕而逃走,于是回舍全區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收復。第一軍分區徐定支隊則以化裝襲擊和夜襲等,將徐水溝外的幾個敵中心據點全部掃除。第一軍分區、第三軍分區解放了西大洋和下河地區,使定唐縣溝外的游擊根據地同鞏固區連接起來。
在平西地區取得迫使敵停修大同至塘沽鐵路。在察南越過桑干河建立了游擊根據地,并在宣化、涿鹿開辟了一批村莊。在雁北進到了廣靈北山、渾源北山和桑干河北開辟工作。
平北地區逼退后城和外長城線上的獨石口、云洲堡、獅子溝等據點后,開辟了張家口東北岸禮縣的大部地區。平北支隊襲擊明十三陵的長陵,燒毀碉堡四座。活動在北平北郊的武工隊開展政治攻勢,一直達到北苑附近。
在冀東區,我軍民一方面積極反“掃蕩”,另方面趁敵偽收縮兵力,收復據點,打破我基本地區被分割的局面。許多塊游擊根據地連成一片。到九月,冀熱察邊地區已發展成人塊的游擊根據地,共有二十一個縣政權。在九千七百多村莊、包括五百四十多萬人口的地區,有了我們的工作。
冀中軍區總計在一九四四年一年間,共解放村鎮三千八百九十二個,解放地區面積一萬一千四百二十平方公里,人口近三百七十萬。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毛主席指示晉察冀努力向雁北、綏東、察哈爾、熱河及冀東敵占區發展,擴大解放區,同時努力從事城市工作。一九四五年二月中旬,晉察冀分局和軍區召集冀晉、冀察、冀中、冀熱遼各區黨委和軍區領導同志開會,制定一九四五年擴大解成區方案,確定主要任務是開辟雁北、察南、綏東、熱河、子牙河東、大清河和津浦路東等地區。這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接近最后勝利,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在我華北地區采取戰略守勢,繼續收縮兵力,只能保城市交通要道。
冀中區發動春季攻勢,于四月三十日解放任丘城.接著又解放河間城。五月十七日又解放新鎮縣城,接著七、八軍分區發起安平、饒陽戰役消滅日偽軍六百多名。解放了澆陽城、安平城和武強城,敵人分別別于二十四、二十九日棄城逃走。第七軍分區乘勝攻克深澤城。冀中軍區的春季攻勢歷時五十四天,進行大小戰斗三百三十多次,斃傷俘日偽軍三千七百多名,收復了任丘、河間、新鎮、文安、饒陽、安平、武強、深澤等八座縣城。拔除村鎮碉堡三百五十九處,解放村鎮五百二十七個.把大清河以南、滄石路以北、子牙河以西、潴龍河以東的基本區連成了一片。
冀晉軍區于月十日.收夏了靈邱縣城。冀察軍區第一軍分區曾襲入徐水北關和保定東關.逼退沫源城敵人。第十一軍分區進逼到北平郊區.第十二軍分區突襲沙河鎮.把布告張貼到北平的德勝門和安定門.察南的第十三軍分區開辟了張家口以南涿鹿、宣化、陽原之間地區,間地區,收復村莊三百二十七個。四月初,第一軍分區收復紫荊關要隘。
冀熱遼軍區從二月初開始進行反“掃蕩”戰役。至三月底,粉碎了敵軍“掃蕩”。四、五月間敵再次“掃蕩',六月初被粉碎。這四個月的反'掃蕩”中,共斃傷俘日偽軍五千多名。
一九四五年四月,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毛澤東同志在大會上號召解放區軍民“應向一切被敵偽占領而又可能攻克的地方,發動廣泛的進攻,借以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五月蘇聯紅軍攻克柏林,日本法西斯的最后失敗已成定局。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所指的戰略反攻階段已臨近。
在大好形勢下晉察冀軍區仍以向北發展為主,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勢作戰,于六月六日發起夏季攻勢。冀中區又解放縣城三座,使全區有了十二座縣城、一萬八千八百多村鎮.解放了近八百萬人口的地區.冀晉軍區經過近兩個月的連續作戰攻克和逼退日偽據點四十多個,收復國土二萬二千八百平方里,解放村莊七百八十三個,人口約四十萬.冀察軍區攻勢的方向是察南,并向察北和平綏路兩側發展.在兩個來月的作戰中。共斃傷日偽軍八百多名,俘官兵九百六十多名,攻克縣城三座,拔除據點一百一十七個,收復士地五萬五千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約五十七萬.冀熱遼軍區的行動方向是挺進熱河和遼西,在粉碎敵人“掃蕩'后,北出長城,發起了熱遼戰役.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苦斗爭,摧毀了敵人在熱南的部分人圈,在錦熱路南開辟了廣大地區.
夏季攻勢我軍取得很大勝利,連同粉碎敵對我局部地區“掃蕩”的戰果.共消滅日偽軍一萬多名,解放區的面積擴大到八十萬六千二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增至二千五百多萬。敵人被驅逐到鐵路線上及其兩側地區和一些主要城鎮.我軍已伸至察北、熱東和遼西地區。
一九四五年夏未。國際國內局勢發生急劇變化,八月八日,蘇聯對日宣戰,紅軍向東北日本關東軍展開進攻。九日毛主席發出《對日寇的最后一戰》一文,號召“··~二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于一切不愿役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廠泛的進攻,殲滅這些敵人的有生力量,奪取其武器與資財猛烈擴大解放區,縮小敵占區”接著,人民解放軍總部連續下達了七道大反攻的命令,其中命令晉察冀軍區指揮所部由察哈爾、熱河現地向北行動,冀熱遼軍區的部隊向遼寧、占林挺進。八月十日,蒙占人民共和國也對日本宣戰,我晉察冀人民解放軍分路向北平、天津、張家口、保定、石家莊、唐山、山海關等地開進。
這時邊區各地掀起了熱烈的參軍運動.青年們成群結隊參軍入伍,邊區部隊達到了一百個團。我主力向敵占大城市進軍后,地方武裝在民兵配合下到處圍攻放占城鎮據點,有力的配合主力部隊。
八月十四日,日本法西斯政府正式宜布無條件投降。
十五日,人民解放軍總部電令日軍侵華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要他立即命令被我解放區包圍的日軍向我投降。但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卻要我軍原地駐防待命,阻撓與破壞我向日軍反攻和迫使日偽軍繳械役降。同時卻急令其嫡系部隊向我解放區開進,并串演了蔣日合作,蔣偽合流的丑劇。我黨中央及時揭露了敵、偽、頑合流陰謀,提出了“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革命方針。這時我冀中部隊切斷了平、津間的鐵路交通,一度攻進天津西站,并攻入靜海縣城,冀熱遼部隊攻占通縣飛機場,冀察軍區部隊進到北平西郊。冀熱遼部隊一度解放開平城,一度攻入唐山市。
李運昌和分區司令員曾克林率領部隊,協同紅軍解放山海關,到錦州、沈陽,曾克林和蘇聯紅軍軍官乘l機到延安匯報情況后。中央決定派彭真、陳云、舊季壯和伍修權成立東北局.又決定派十萬部隊兩萬干部、其中包括中央委員多名,陸續去東北,要奪取東北。冀察軍區部隊解放了張家口。張家口是日寇在察哈爾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這里設有偽蒙占聯合自治政府,曾在其周圍構筑了堅固的堡壘和防御工事。二十二日解放張家口。共殲滅日偽軍兩萬余人,繳獲步槍一萬多支,輕重機槍二十多挺,山炮五門,彈藥庫和物資倉庫七十多座,騾馬上萬匹,并活捉了偽蒙疆政府副主席和偽市長等人。
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聶榮臻同志等返回后,和我一塊率領黨、政、軍機關進入張家口。不久,中央決定我為東北局委員去東北工作。恰在此時,蘇聯駐沈陽紅軍派飛機來接日本共產黨領導人岡野進。我乘這架飛機飛往東北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