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帶你詳細了解越南簡史
userphoto

2022.10.01 甘肅

關注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越南。是亞洲東南亞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于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云南接壤,西與老撾、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000多公里左右。

越南國土面積

2022年,越南人口約為9800萬左右,排名世界第13位。 越南有54個民族,京族占總人口87%,少數民族有華族依族、岱依族、芒族高棉族等。

越南歷史劃分

中國學者分為5個時期:①早期社會、②郡縣時期(北屬時期)、③自主封建國家時期、④近代、⑤現代。

越南學者分為9個時期:①石器時代、②金屬器具時代、③北屬時期、④獨立國家政權時期、⑤法國統(tǒng)治時期、⑥第二次抗法時期、⑦抗美解放南方,統(tǒng)一全國時期、⑧戰(zhàn)后恢復時期、⑨改革開放時期

早期社會時期

越南名稱,曾有“交趾”、“交州”、“安南”、“ 瞿越”、“大越”等。

根據對考古發(fā)掘材料的研究,自遠古以來,在越南的土地上就有原始人類在生息繁衍。

在越南的和平、清化和諒山北山等地發(fā)現著名的“和平文化遺址”“北山文化遺址”。

據史料記載,越南最早出現的國家有文郎國甌雒國(安陽國)

文郎國(公元前2879―公元前258年)開國國君:涇陽王“雄王”

甌雒國(公元前257年―公元前206年)開國國君:蜀泮(安陽王)

文郎國,是越南歷史上第1個王朝或者是第1個國家。

公元前2879年,炎帝四世孫祿續(xù)被封為涇陽王。建國號文郎國。至公元前257年,文郎國為蜀王王子蜀泮所滅,蜀泮改國號,甌雒國。在位約50年左右,至公元前206年為趙佗所滅。(這里說的炎帝是中國的,不是越南的炎帝。炎帝不是指個人,而是一個部落的一代首領,這是第四代炎帝―帝明,至今越南人奉他為始祖)

這里補充一個課外知識,甌雒國的由來。在中國的戰(zhàn)國時期,秦國為了增強國力,看上了西南方的蜀國,簡稱古蜀國。于是秦惠文王司馬錯張儀,遠征巴蜀(巴蜀是巴國和古蜀國的合稱,別搞錯了,巴國是巴國,古蜀國是古蜀國),最后被滅國。蜀國的末代君主,在逃亡過程中死了,他的兒子,開明泮(蜀泮)逃到了越南地區(qū),于是集結3萬大軍滅了文萊國。這就是這個國家的來歷。剛才說的開明泮, 不是姓開明,是古蜀國開明王朝的人,也可以叫蜀泮。

戰(zhàn)國時期―巴蜀地區(qū)

開明王朝是什么呢?是公元前666年鱉靈建立的王朝。鱉靈因在蜀中治水有功,受到蜀中民眾擁戴,于公元前666年前后稱開明帝,(不是開明皇帝,那個時候秦國沒有統(tǒng)一六國還沒有皇帝稱號)。建立開明王朝。這個王朝存在300年左右。

鱉靈

然后在說說這個開明帝鱉靈。鱉靈(生卒年不詳),別名開明,古蜀國國王。是今天的湖北湖南人,他既是湖北人也是湖南人。也是中國人。

北屬時期(郡縣時代)公元前111年―公元938年

公元3世紀以前,越南沒有出現嚴格意義上的國家。

公元前214年左右,秦始皇派大軍越過嶺南占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平定嶺南,在這里設置桂林、南海、象郡。

千古一帝――秦始皇

自秦朝到北宋,中國在今越南北部設置郡縣達1182年。

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三國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郡官吏趙佗乘機割據嶺南,于公元前207年“擊并桂林、象郡”,建立以番禺(今廣州)為中心的割據政權即“南越國”,自立為“南越王”(后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之所以他能趁機占領嶺南,封自己為南越王,主要是秦末農民大起義。

南越王―趙佗

公元前196年,趙佗接受漢朝的封號,稱臣于漢朝。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在其地設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俯耳九郡。

漢武帝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qū),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后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到了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

公元544年,太平土豪李賁發(fā)動起義,攻克龍編城(今河內東北),建立萬春國。梁朝、隋唐又稱為交州。

公元602年,隋文帝派大將滅萬春國。萬春國存在了58年,為越南后來的統(tǒng)一和建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打下了基礎。

為了加強對交州的統(tǒng)治,隋唐的封建統(tǒng)治者在該地區(qū)設置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軍政管理機構。隋文帝設立交州道行軍總管府。唐朝在交趾地區(qū)設安南都護府。

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

吳朝時期(公元938年一公元968年)

五代十國時期,由吳權建立的安南地方割據政權,越南的朝代之一。因未定國號,所以史稱為吳朝。

中國的唐朝覆滅后,各地豪強紛紛控制當地政權,進而形成五代十國的局面,其中交州(今越南北部)一帶為,五代十國的南漢所控制。

公元939年,南漢軍隊在白藤江被吳權擊敗,南漢劉弘操將軍戰(zhàn)死。此后吳權稱王。

吳權

吳權死后,吳權遺命楊后的兄弟楊三哥輔助其子。其后,楊三哥篡位自封楊平王,控制吳權次子吳昌文等人,長子吳昌岌則出逃。其后安南地方十二個大封建主割地稱雄,互相混戰(zhàn),即十二使君之亂。

十二使君分別為陳覽、矯公罕、阮寬、吳日慶、李奎、阮守捷、呂唐、阮超、矯順、范白虎、吳昌熾和杜景碩

封建國家時期(公元968-公元1858年)

丁朝(公元968―公元980年)開國國君:丁部領

公元965―968年,華閭洞土豪丁部領利用吳朝滅亡之際趁勢崛起,統(tǒng)一安南北部,結束了十二使君之亂建立了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丁朝。也是脫離中華領土安南的開端。

丁部領

此前,趁著中國內亂,顧不上這里,吳權在交州(越南北部)自立為王,開啟了吳朝,但是制度之類的非常不完善,幾乎不能稱為國家。在加上越南百姓不承認吳朝。

公元979年,丁部領與兒子慘死,年僅6歲的丁瑢被扶上王位,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丁朝權臣蠢蠢欲動。幾乎準備謀反篡位。

前黎朝(公元980―公元1009年)開國國君:黎桓

公元980年,黎桓黃袍加身,建立前黎朝,稱帝方式頗似宋太祖趙匡胤的復刻版。但有趣的是,龍袍是丁朝末代太后楊云娥送給黎桓的,而且即位的地點是在戰(zhàn)場上。

黎桓

公元981年,前黎朝開國皇帝黎桓在白藤江擊敗北宋軍隊,北方威脅解除。

公元982年―公元997年,黎桓入侵占城并洗劫其都城,隨后雙方持續(xù)交戰(zhàn),宋朝先后兩次詔令雙方停戰(zhàn),黎桓在宋朝調停之下暫緩入侵占婆,雙方戰(zhàn)爭日漸消弭。

公元1009年,黎臥朝死去,出僧侶家庭的李公蘊,當時正在做殿前指揮使。

他在京都掌握了軍事指揮權之后,同時又得到了僧侶們的支持。以萬行和尚為首的朝廷官員擁戴李公蘊為王,第二年,李朝代替黎朝開始了統(tǒng)治。

李朝(公元1009年―公元1225年)開國國君:李公蘊

國號“大越”遷都升龍(今河內)大越南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同時也是統(tǒng)治時期最長的封建王朝。

李公蘊

公元1039年,越南李朝軍隊突襲“長生國”,俘虜儂智高之父儂全福。

公元1041-1048年,廣源州蠻族首領儂智高在宋越兩國邊境建立獨立政權,在宋越之間鼠首兩端,并多次遭受越南方面的打擊,不得已成為越南臣屬。

1061年,占城王位更迭,制矩即位,一改占婆第九王朝歷任國王對大越國的友好政策,厲兵秣馬,意欲北伐。

1069年,占婆進攻李朝(大越國)邊境,大敗,李朝著名將領李常杰在真臘界俘獲占城王制矩。

1072年,李圣宗駕崩,其長子李乾德繼位,是為仁宗。李仁宗年僅7歲繼位,成了越南李朝的第四任皇帝。

李乾德

1075年,越南李仁宗入侵宋朝,宋朝進行反擊,戰(zhàn)爭持續(xù)了一年半的時間。

雙方于1076年議和,雙方在此期間互有勝負,最后以越南仍向宋朝稱臣告終。但不能說明宋朝比越南厲害,表面上宋朝是贏了,實則損失慘重,連個小國都打成這樣,從側面看出宋朝軍事實力如此孱弱。

公元1127年,李氏王朝的神宗李陽煥即位,當時他才十三歲。之前的仁宗李乾德將大越國治理的不錯,但膝下無子,于是他駕崩后,弟弟崇賢侯的兒子李陽煥被擁立為新一任的君主。

神宗在位十年間,結束了長期的對外征伐,但許多年后,李氏王朝灰飛煙滅,越南歷史學家痛心疾首,認為李神宗的時代是李朝衰弱的開始。

神宗時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

史學家往往會寫上四個字:佞佛崇道。

李氏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李公蘊本來就是一位僧侶,因此李氏王朝對于佛教十分尊崇,僧侶不僅在宮廷政治中占據一席之地,在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影響也很大。

為什么李朝會衰弱,歸根結底還是百姓和王朝過于信仰和崇奉佛教和道教。拖垮了越南的國家財政。還將其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使得佛教和道教控制大片土地、勞動力,讓國家財政危機越發(fā)嚴重。整個國家陷入了一個隱藏危機。

公元1164年,大越國李氏王朝的君主英宗李天祚終于成了正式的國王,這一年,南宋孝宗正式將英宗冊封為安南國王,大越國與宋朝之間的宗藩關系正式確立。之所以正式確定宗主國和藩屬國關系,因為南宋全面與北方的大金(金朝)打仗,為了避免兩線作戰(zhàn),只有這樣辦。

陳朝(公元1225―公元1400年)開國國君:陳煚

這一時期,越南人民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

電視劇中的陳煚

1224年,李惠宗傳位給年僅七歲的次女李昭,自己成為上。1225年農歷十月,陳守度安排陳承之子陳煚與李昭結成夫婦。十二月,上表明有意傳位給昭之夫陳,不久,于1225年底,陳守度安排李昭禪讓給陳煚,由此陳興李亡,陳煚即是陳太宗。

蒙越第1次戰(zhàn)爭(公元1257年一公元1258年)

中越邊境情況

蒙古沒有征服越南,最多只是平局。

注意:元朝建立時間是公元1271年,這個時候屬于蒙古帝國時期,還不屬于元朝時期,元朝還沒有建立。

注意:還有一件事,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是中國人,不是所謂的現在的蒙古國人。有些人認為蒙古國占領了中國,中國被占領了,還說什么崖山之后無中國,我聽的都惡心和無語。

我此糾正一下,一部分人的歷史錯誤。雖說有些偏題,但我仍然要講。

元越第2次戰(zhàn)爭(公元1284年一公元1285年)

元朝沒有征服越南,有點損失。

元越第3次戰(zhàn)爭(公元1287年—公元1288年)

元朝依舊沒有征服越南,表面上是平局,事實上元朝戰(zhàn)敗??隙ǖ恼f三戰(zhàn)三敗。

蒙古和元朝,三次入侵越南,三次戰(zhàn)敗的原因是

第一次入侵中,第一是蒙古鐵騎沒有在越南停留好久,作戰(zhàn)目的是為了從南方夾擊南宋,讓南宋早日投降,故而沒必要久留越南。第二是,越南陳朝已主動向元朝稱臣納貢以及請罪。第三是蒙古軍隊遇上了炎熱的天氣,所以只好撤返。

第二次入侵中,元朝大軍由于天氣炎熱,軍中疾病蔓延傳染。再加上越南陳朝朝野同心,一同抗敵,信心大增。

第三次入侵中,元朝戰(zhàn)敗撤退原因是,一是國內發(fā)生了民變大規(guī)模起義,其次就是,天氣太過于炎熱,導致很多士兵無緣無故生病。跟前兩次一樣。第三就是元朝軍隊遇到了越南軍隊埋伏,被迫撤退。

蒙古鐵騎

即使蒙古元朝對戰(zhàn)越南三戰(zhàn)三敗,越南依然不敢北上中國。元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越南知道再打下去自己遲早要亡國,于是戰(zhàn)后立即求和,派出使者入元朝去大都(北京),請求按前例向元朝朝貢稱臣。忽必烈沒有心情戀戰(zhàn),允許不平等的和議,雙方恢復過往的宗主國藩屬國的關系。

公元1368年8月2日,大元皇帝元順帝帶著宗室倉出逃,朱元璋建立明朝,安南地區(qū)棄元投明。

公元1370年,越南還稱安南,明朝冊封陳日煙為“安南國王”,雙方建立起朝貢關系,宗主國和藩屬國關系。

公元1369年,陳日烽去世傳位給陳日堅,但是這個陳日堅是陳日烽哥哥的養(yǎng)子,沒有宗室血統(tǒng),在位不到兩年就被推翻,引起朝廷內亂,給占城王制蓬峨提供了機會。

公元1377年,占城王制蓬峨殺死了當時在位的陳睿宗,重創(chuàng)陳朝。

公元1380年占城國王引誘盜賊襲擊陳朝,胡季聲受命率水軍出戰(zhàn),擊敗了占城軍隊,威名大振。

胡朝(1400-1407年)國號“大虞”

公元1400年,胡季聲逼迫陳少帝退位,正式取代陳朝篡位稱帝。

胡季聲

公元1400年,胡季聲稱帝之后,把陳朝的宗室趕盡殺絕,短短一年的時間幾乎把陳朝的宗室成員殺得一個不留,并謊稱陳朝帝位已經絕嗣,企圖獲取明朝認可失敗,由此還埋下了戰(zhàn)爭的種子。

胡季聲出身于官宦世家,他憑借著自己的軍事才能和外戚身份,威權日增,黨羽日眾。在經歷了七個皇帝的或信任或打壓后,用出色的政治手段,終于篡奪了位,建立胡朝。但是他所建立的胡朝并沒有得到宗主國明朝的認可。

公元1407年,越南國土被明朝吞并,這是自唐末五代十國之亂后,越南再次被納入中國版圖。

公元1418年,黎利起兵反抗明朝統(tǒng)治。由于越南脫離中國獨立已久,被越南老百姓認為是侵略,所以積極反抗。

公元1427年末,明將王通帶領越南境內的明朝文武官員及其家屬撤出,返回明朝境內,明朝在越南的統(tǒng)治宣告結束。

注意:胡朝和后黎朝之間有一段歷史時期,被稱為,明朝統(tǒng)治越南時期。

后黎朝(公元1428―公元1788年)定都:河內

前期:是越南封建制度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中后期:封建國家衰落,農民起義不斷,南北長期分裂

公元1428年,黎利擊敗明軍,收復越南全境,于是建國稱帝,仍沿用前朝國號大越,史稱后黎朝,越南重新獨立。

黎利

公元1442年7月,黎太宗在嘉定縣閱兵途中暴斃,太子黎邦基繼位,但因其年幼,其母宣慈太后垂簾聽政。

電視劇中的宣慈太后

公元1453年黎仁宗才正式親政,但這一年他也僅僅十二歲而已,朝中大事的實際控制權仍掌握在其母宣慈太后手中。

公元1518年,黎昭宗殺權臣陳真,陳真部下造反,攻入京城,黎昭宗出逃,召莫登庸勤王,莫登庸將黎昭宗接到自己的勢カ范圍之內,開始討伐叛軍。

公元1527年,莫登庸接受黎恭皇的“禪位”,莫朝正式建立。(割據政權)

莫登庸

1532年,后黎朝安清侯阮淦流亡哀牢不忘復國,幾經探訪,找到了黎昭宗少子黎維寧,次年將其擁立為帝,也就是黎莊宗。南北朝對峙形成。

公元1527年―公元1592年,以清華為界,以北歸屬莫氏朝統(tǒng)治,以南由阮淦( gan )及黎朝的舊臣統(tǒng)治;史稱“南北朝之亂”

1527年,越南黎朝的君主被迫禪位于權臣莫登庸,莫氏王朝的統(tǒng)治開始了。但很大一部分黎朝舊臣對弒君篡位者莫登庸十分不滿。阮淦等前朝舊臣紛紛逃往南方,建立據點,繼續(xù)稱黎朝,以清化為界與北方的莫氏對峙,越南史稱南北朝時期。

紫色區(qū)域是莫朝,黃色區(qū)域是黎朝,綠色區(qū)域是阮氏政權。

1546年,黎朝的實際掌控著鄭檢一心想消滅盤踞北方的莫氏政權,著手為北伐做準備。

1592年,南朝滅北朝,黎朝復辟

1596年,西班牙耶穌會士迭戈·阿偉特乘商船抵達越南南部,開始傳播基督教,當時越南南方的統(tǒng)治者阮潢擔心基督教傳播影響自己的統(tǒng)治,將迭戈·阿維特驅逐。

公元1627―公元1788年,北鄭與南阮混戰(zhàn)。

1627年,北方的鄭主鄭以替皇帝征稅為由,向盤踞在順化的南方阮氏索取前三年的稅銀,并要求提供30頭象與30只船。阮主阮福源不從,鄭枇見阮氏已生二心,決定率兵討伐阮氏,阮鄭對峙公開化。

這個時候,原本占據北方的莫朝已經瓦解,可后黎朝說是一統(tǒng),實際上南邊被阮氏把持,北邊被鄭家占據,黎朝君主哪邊都說不上話,這兩家打起來,黎朝君主也沒辦法。

綠色區(qū)域鄭氏家族的勢力范圍,藍色區(qū)域阮氏政權區(qū)域范圍。

1660年9月,越南北部的實際控制者鄭以黎神宗的名義向清朝派出使者稱臣納貢,清政府冊封其為安南國王,此后往來不斷,正式建立宗藩關系。

1660年,為了與南方的阮氏政權爭奪越南的正統(tǒng),鄭以黎神宗的名義派遣使者前往清朝。此時,越南北邊是鄭家掌握的黎朝,南邊是阮氏的地盤,還有個莫朝的殘余勢カ流竄。

1697年,在阮主政權的持續(xù)打擊下,占城國徹底滅亡,此時的阮主政權邊界與歸屬于真臘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qū)接壤。

1698年,阮主阮福調命阮有鏡經略真臘,阮有鏡前往湄公河三角洲地屈設立縣制,他招募流民充實這一地區(qū),實現了越南對該地的占領。

公元1698年,阮氏政權派出大將阮有鏡前往東浦與柴棍地區(qū),那便是紅河三角洲地區(qū),很快這塊沃土將被越南征服,越南版圖才接近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1702年,吞并了真臘部分地區(qū)的阮福調派遣使者前往清朝請求冊封,被康熙皇帝以南國有黎氏為王,不能復封阮氏為由拒絕。阮福調雖然不是王,但是早就是越南南方的“國王”。

后黎朝末期,鄭氏和阮氏兩大封建統(tǒng)治家族南北對峙,為爭權奪利進行長期混戰(zhàn)。

西山王朝(公元1778―公元1802年)它們是分化而治的王朝,不是統(tǒng)一的那種。當于三個皇帝統(tǒng)治的那種。

1771年,阮文岳、阮文侶、阮文惠兄弟三人在西山村發(fā)動起義,史稱西山起義。

阮氏三兄弟

1771年,爆發(fā)了由阮文惠、阮文岳、阮文侶三兄弟領導的越南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西山農民起義。

1783年,柴棍之戰(zhàn)中,阮王不敵西山軍,敗逃富國島。先是向法國求助,而后更是親身前往曼谷,尋求暹羅援兵。

1784年,阮主阮福映前往暹羅借來援兵,想收復失地,西山皇帝阮文岳也派遣弟弟阮惠御敵,雙方于瀝涔、吹蔑附近展開大戰(zhàn),暹羅軍備擊敗,這場戰(zhàn)役就被越南人當作越南歷史上重大的對外勝利之一。

阮朝(公元1802―公元1858年)

定都富春(今順化),國號“越南”開國國君―阮富映

注意:阮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1945年退位。這個朝代也是越南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

阮富映

1802年,阮福映登至尊位,建立阮氏王朝,而后更是驅兵北上,一統(tǒng)越南。

1811年,暹羅以調停柬埔寨王室爭端為借口,入侵柬埔寨,柬埔寨國王匿嗡禎逃往越南,請求越南幫助,阮福映趁機派兵進入柬埔寨。

1813年,阮福映命士兵護送逃往柬埔寨國王匿蛤禎回國,隨后派遣阮文瑞率軍駐守柬埔寨,名為保護,實為控制。柬埔寨自此成為越南附屬。

1820年,54歲的阮攸接到任命去往中國求封,然而還未啟程,阮攸就病逝了,越南文壇的一顆明星跌落了,這一位在越南的地位,正如同歌德之于德國、普希金之于俄國、莎士比亞之于英國,魯迅之中國。

阮攸的書籍

1820年2月3日,越南阮朝開國帝阮福映去世。2月14日,太子阮福咬正式即位登基,改元明命。

阮福咬

1820年,阮福咬繼位,將年號改為明命。

阮福咬之后推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將越南封建社會的發(fā)展推向了頂峰,但是他反對同西方交往,晚年雖有所改觀,但是為越南此后淪為法國埋下了禍端。

法國殖民時期

19世紀上半葉,明命帝的改革,嚴防傳教士進入越南,對于已經在越南的傳教士,則全部禁錮。

1862年6月5日,越南派潘清簡和林維浹,在西貢與法國和西班牙的代表簽訂《同法國和西班牙的友好條約》,史稱第一次《西貢條約

條約簽訂現場

法國對越南的覬覦由來已久。當通過傳教士來不斷滲透的計劃遭到打擊后,法國帝拿破侖三世就動起了武カ強占的念頭。

1873年,法國商人在中越邊境紅河走私。遭到越南政府警告后,強占了河內陸區(qū)。

1874年3月15日,越南阮氏王朝派官員阮文祥、黎俊前往西貢,和法國海軍少將杜伯蕾簽訂了《法越和平同盟條約》,史稱第二次《西貢條約》。

自從12年前,越南和法國、西班牙簽訂了第一次《西貢條約》,越南賠款各地,開放了貿易,允許法國傳教士在境內自由傳教,法國商人在越南撈取了不少好處,非法走私比比皆是。

1883年、1884年,越南在被迫與法國殖民者兩次在順化簽訂條約,徹底失去獨立,淪為法國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

1888年,越南王室貴族尊室說發(fā)起勤王的號召,呼吁各地士紳封建主起兵支援咸宜皇帝的統(tǒng)治,抗擊法國侵略者。

1908年,法國與日本簽訂《日法協(xié)定》,日本政府應法國的要求,驅逐在日越南留學生出境,扼殺了潘佩珠所領導的“東游運動”。

1912年2月的一天,在中國廣州的劉永福祠堂里,包括潘佩珠在內的100多名越南革命同志齊聚于此,商討越南的革命大事,經過討論,大會最終決定取消越南維新會,成立越南光復會。

潘佩珠

1925年5月光復會開創(chuàng)者潘佩珠在上海被法國的密探逮捕,押解回國,軟禁在順化。至此,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越南民主主義革命基本以失敗告終。

越南民主共和時期

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在中國香港召集會議,決定成立統(tǒng)一的越南共產黨。

1940年9月初,駐扎在中國廣西的日軍一個營越過中越邊界,開始入侵越南,越南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由此展開。

1945年3月,窮途末路的日本為了鞏固自身在東南亞的利益、取代法國人成為越南的宗主,支持越南帝阮福腆宣布獨立并成立越南帝國。

1945年8月,胡志明領導下的越盟借日本投降之際,毅然發(fā)動八月革命,奪取了河內政權。

僅僅半個月后,9月2日,胡志明就站在河內的巴亭廣場上,宣講了自己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布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9月2日成為越南的國慶節(jié)。

胡志明和毛主席

1945年9月,為了恢復對業(yè)已獨立的越、老、柬三國的殖民統(tǒng)治,法國在英國的支持,進軍西貢,挑起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zhàn)爭。

1954年5月,在奠邊府,越南軍隊和法國軍隊又要開戰(zhàn)了。

越南新一輪抗法戰(zhàn)爭開始

1945年9月23日,法國殖民者進攻西貢,發(fā)動了第二次侵略越南的戰(zhàn)爭。這一天也成為南方抗戰(zhàn)日。

1945年―1954年為長達9年的抗法戰(zhàn)爭

1954年5月7日,在中國軍民的大力支持下,越南軍民贏得了著名的“奠邊府大捷”,取得了抗法戰(zhàn)爭的決定性勝利。

1954年7月21日,簽訂了《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xié)議》。

根據此協(xié)定,越南暫時被分為南越和北越,以北緯17度線為臨時分界線。

北越稱為越南民主共和國,首都﹣河內,領導政黨﹣﹣越南勞動黨(越南共產黨)。

南越稱為越南共和國,政治中心﹣西貢,領導政黨﹣一吳庭艷傀儡政權(法國和美國)。

1961年發(fā)動了由美國顧問指揮的“特種戰(zhàn)爭”

1964年8月5日挑起“北部灣事件”,開始轟炸北越

1965年3月8日,美國把侵越戰(zhàn)爭升級為“局部戰(zhàn)爭”,向越南派出了50多萬美軍和聯(lián)合國軍隊直接參戰(zhàn)。

被俘虜的美軍士兵

美國、西貢偽政權、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和西方經過談判,于1973年1月27日簽訂了關于在印度支那結束戰(zhàn)爭、恢復和平的“巴黎協(xié)定”,美國同意從越南撤出全部軍隊。

1975年春,越南軍民對南越偽政權和偽軍發(fā)起了總攻。

1975年4月底,發(fā)動了著名的“胡志明戰(zhàn)役”

越南著名的胡志明戰(zhàn)役

1975年4月30日,攻占西貢偽總統(tǒng)府,解放了南方的全部城市、農村,統(tǒng)一了全國。

注意:每年4月30日為越南“統(tǒng)一節(jié)”

新越南時期(越南統(tǒng)一至今)

1976年4月25日,成立了統(tǒng)一的越南國會。并在第一次國會會議上,正式定國民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7年,越南成為聯(lián)合國成員。越南全國統(tǒng)一后,本應休養(yǎng)生息,恢復和平、建設家園。但當時的越南決策人卻誤判形式,民族擴張心理膨脹。

1978年12月25日﹣1979年1月7日,越南當局政府出動20多萬軍隊攻占了柬埔寨,推翻了當時的柬埔寨政府。

1979年2月17日起,越南又和中國在邊境地區(qū)發(fā)生了武裝沖突,導致中越兩國關系惡化。(這場戰(zhàn)爭,越南是侵略者,跑到中國廣西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侵略戰(zhàn)爭被打成了快要打成首都保衛(wèi)戰(zhàn)了)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1984年中越戰(zhàn)爭《無名烈士老山插旗》 致敬

注意:中越兩國外交關系于1990年恢復正常。在此之前,中越邊境上經常出現小規(guī)模車輪戰(zhàn)。直到這一天,這一年才結束,邊境小規(guī)模持續(xù)沖突。

1975年到1986年間,越南遭遇了許多困難。如戰(zhàn)爭遺留下來的社會問題、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禁運和包圍、連續(xù)的天災等等,同時,在主觀上犯了急躁冒進等錯誤,社會經濟停滯,國家陷入政治、經濟危機。

從1986年開始,越南開始推行“革新開放”政策,解決了發(fā)展和前進中的許多問題,進入有序的發(fā)展軌道,逐步走上了國際社會和地區(qū)舞臺。

“革新開放”至今,越南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越南原名是“南越”?
歷史上的三個南北朝時期
越南篇(一)榮耀與恐懼——那一撥一撥的越南人
這些姓氏在中國沒出過皇帝,在這個漢文化國家出過,有你姓氏嗎?
越南歷史上有幾個朝代,開國皇帝都是誰?與中國有著怎樣的源遠?
亞洲最狹長的國家之一:越南,越南是如何變得如此狹長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遂平县| 平舆县| 含山县| 平谷区| 漳浦县| 徐闻县| 祥云县| 辉县市| 陆丰市| 保山市| 龙胜| 京山县| 庆城县| 榆社县| 大石桥市| 淅川县| 江津市| 岳池县| 黎平县| 轮台县| 乌鲁木齐县| 加查县| 尉犁县| 万州区| 菏泽市| 怀宁县| 朝阳市| 深泽县| 乳源| 平利县| 靖州| 鹤峰县| 洪洞县| 南投市| 聂拉木县| 潢川县| 诏安县| 海门市| 社会| 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