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后期,彭老總因為日夜操勞,身體健康狀況愈發不佳,病痛折磨的他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踏實。黨中央擔心再這樣下去會拖垮老總,于是將他召回國休養,請陳賡大將去朝鮮統領志愿軍。但奇怪的是,陳賡將軍只干了兩個月就卸任了,背后的原因不簡單!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950年,金日成在統一朝鮮失敗,反被聯合國軍推到鴨綠江邊的時候。毛主席便意識到大事不妙,立即召開軍委緊急會議,商討入朝參戰一事。當時大部分人是不贊成打的,包括林帥,他認為現在中國百廢待興,應當埋頭搞發展,不應繼續在戰爭中消耗。另外,聯合國軍勢力太過于強大,中國打起來可能會很吃力。
但毛主席認為,任由敵人打到家門口,會對國內造成巨大的戰略壓迫,到時候恐怕想發展都發展不起來。因此力排眾議決定出兵支援朝鮮,將聯合國軍趕走,為中國爭取戰略緩沖空間。不久之后,黨中央秘密組織志愿軍,由彭老總率領入朝參戰。
經過5次大戰役的打擊,聯合國軍被逼退,雙方在38線附近對峙,局部沖突不斷。在此期間,彭老總日夜操勞,戰事緊張時,經常連軸轉,不眠不休,困了就趴在指揮所的桌子上瞇一會兒。長此以往,他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時常腹痛難忍,嚴重影響了飲食和睡眠。
毛主席擔心再這樣下去會把彭老總身體拖垮,于是便將他強行召回國內休養,改派陳賡將軍去朝鮮指揮志愿軍。陳賡之前是在朝鮮待過一段時間的,對前線的戰局非常熟悉,而且他還曾在越南指導越軍對抗過法國人,對付西方人很有一套,與聯合國軍交鋒必然不會落下風。
陳賡到了前線之后,一改志愿軍原有的作戰思路,將在越南的先進作戰經驗照搬了過來,動員一線部隊廣挖工事,并囤積糧食彈藥,打持久戰、消耗戰。他料定一旦聯合國軍的銳氣被挫敗,自然會主動退去,我方便可以最小的代價取勝。
然而,就在陳賡剛剛上任兩個月,還沒來得及跟聯合國軍過過招的時候,黨中央卻又突然發來一封電報,急令他馬上回國,司令員一職由鄧華將軍擔任。我方之所以在如此短的內頻繁換帥,一方面是因為戰事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并不緊急,另外就是陳賡回國有重要任務。
當時黨中央意識到,解放軍要想發展,想要在未來保持足夠的戰斗力,就必須要培養人才,重塑部隊的骨血。因此決定開辦一所軍校作為解放軍邁向新時代的起點,在軍校校長的選拔上,毛主席與周總理達成一致,都將目光對準了陳賡。
他軍事才能出色,曾被彭老總譽為我軍中最會打仗的五個人之一,而且情商極高,處理問題時穩妥、周全,沒有一丁點的瑕疵。而且上下關系都打點的非常好,因此軍校校長的人選非他莫屬,所以黨中央才十萬火急召他回國。1952年,我國第一所軍校“哈軍工”在陳賡的主持下,于哈爾濱正式籌建,1953年開始招錄第一期學員,往后數十年間,為解放軍培養了數不盡的各類人才。1970年,哈軍工根據軍委命令,開始拆分,各二級學院、系要么獨立成大學,要么并入其他大學,散為滿天星火。
哈軍工是解放軍向前發展的推動者,解放軍能順利邁入機械化時代,它功不可沒。另外,它也是新時代將星的搖籃,現代解放軍的高級指揮員,有一大部分都是從這所校園中走出去的。到了新時代,它完成了歷史使命,光榮“退休”,但它的繼任者“哈工大”現在仍是“國防七子”之一,仍在為國家“埋頭鑄劍”,是共和國的堅實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