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榮(1868年12月14日-1953年5月10日),原名黃錦鏞,江蘇蘇州人,祖籍浙江余姚,舊上海青幫頭子,1920、1930年代與杜月笙、張嘯林并稱“上海三大亨”,國民革命軍少將,上海人民間流傳有“黃金榮愛錢,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
黃金榮出生于蘇州。幼年生活在上海漕河涇,1884年在城隍廟萃華堂裱畫店當學徒。
1892年,考入上海法租界老北門麥蘭巡捕房當探員。1917年破案立功而升至督察長。同時開設公共舞臺、日新池浴室、大觀園浴室、榮記大舞臺、大世界、黃金大戲院等牟利。他還創辦金榮小學,并且擔任民立中學以及肇和中學的校董。
1920年代,與杜月笙、張嘯林合伙經營三鑫公司壟斷鴉片買賣。之后,組織人員形成較大的勢力。一方面保護江浙財團和在上海的利益,得到了上海商業大佬的支持。另一方面保護一些政治人物,如孫中山、胡漢民、汪精衛等革命黨人,后來得到國民政府的縱容。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江浙同鄉,壓制當時“江北人”在上海的勢力。
1925年,從巡捕房退休,在漕河涇祠堂建造花園(今桂林公園)。
1927年中國國民黨建黨前,同杜月笙、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支持國民政府對付共產黨人,黃金榮亦擔任過陸海空軍總司令部顧問、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黃金榮與杜月笙、張嘯林等人曾支援淞滬會戰的國軍抗戰,上海淪陷后留在上海,假裝自己失智,拒絕為日本人效力。
1949年國共內戰上海戰役后,81歲的黃金榮選擇留在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根據抗日的表現,讓黃金榮過了一段安逸的生活。
1951年5月20日,黃金榮在《文匯報》和《新聞報》上刊登《自白書》,表示“愿向人民坦白悔過”,要“洗清個人歷史上的污點,重新做人”。他在大世界門口掃馬路的照片也公開登報發表,引起轟動。1953年病逝于上海,享壽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