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5日,歷經627天回家路的瓦良格終于??吭诹舜筮B港口。
圖片源自網絡
在沒人注意到的角落,邵淳握緊拳頭放在自己的胸口,仰望天空說出一句“老兄,快看!你的夢想實現了!”
沒有人回答,因為這一轟動歷史事跡背后的大功臣已經不在了。
在打聽到烏克蘭打算甩賣“瓦良格”這一燙手山芋的時候,有心發展航母的中國原本打算買下,但是因為多人明確表態時機未到,所以遲遲沒有進展。
是賀鵬飛不死心,想出“曲線買航母”的辦法,找上邵淳真切的說“這個船真的很好,很多技術是我們沒有的,有了它,中國的航母事業至少可以往前推二十年”。
邵淳
賀鵬飛泛著淚光說出的一句“這是中華民族唯一的機會”打動了邵淳,只可惜在勝利曙光即將映照大地的時候,賀鵬飛卻在熟睡中徹底閉上了雙眼。
中年喪父老年喪子,薛明遭受的打擊不可謂是不大,可看著兒子的遺體,她沒有哭,只是一直重復著一句話,一句讓聞者傷心聽者落淚的話。
薛明究竟說了什么?
賀龍元帥十分喜歡孩子,在他生命的最后時日,他總是在寫信。
一封又一封飽含舐犢情深的信紙被送到兒女們的手里,儼然一副“孩子狂”,可在賀龍元帥年輕的時候,他卻不是這樣的。
賀龍
對于教育子女,他認為溺愛是絕對的不應該,立好規矩,孩子們才不會長歪。
吃飯時嘴巴不能發出聲響,飯菜沒有咽下去不準說話,掉下飯粒必須撿起來吃掉,孩子們抱怨說“不過就是一口飯”,賀龍元帥也是不留情面的一句“一粒糧食一粒汗,要懂得去珍惜”。
在賀龍元帥的心中,勤儉是美德,而不忘本卻是基礎。
父親忌日的時候,賀龍元帥會將小輩們都召集起來,讓他們逐一對遺像上的爺爺磕頭叩拜,年幼的孩子們說父親“死后盡孝”的做法是老封建,賀龍元帥并沒有因為他們小就不理會,而是語重心長的說了一番話。
賀龍
“離去的老人不可能知道我們是在祭奠他,但后人卻不能失去感恩之心,因為是父母給了我們每個人生命,才會有每個人的今天”。
因為賀龍元帥言傳身教的孝道,在賀龍離世之后,不管工作怎么忙,賀鵬飛兄妹幾人每天都會有一人留下,在家陪著老母親吃飯。
但在2001年的4月,賀家餐桌上卻再也不會有長子賀鵬飛的身影。
作為元帥的“老年得子”,賀鵬飛在父親身上學到的,不僅有為子的孝道,亦有為友的誠信。
賀鵬飛與父母
風雨革命路上,賀龍有一位共事十余載的好友,他便是陜甘寧晉綏邊防軍區的政委關向應,兩人是關系好到“穿一條褲子”的兄弟,在賀鵬飛還沒影的時候,關向應就給他定好了名字。
“賀龍運籌帷幄的作戰,就像岳飛,他字鵬舉,賀龍的孩子出生后應該是學子輩,各取一個字,以后你若是有兒子了,就叫鵬飛好不好?”
關向應
看著八字還沒一撇的事,關向應就分析的如此頭頭是道,賀龍元帥笑著點頭,他沒有問好兄弟為什么不給自己計劃,因為他開不了這個口。
關向應生病了,很嚴重。為了保證他的健康,黨中央甚至專門每天供應一定量的牛奶,薛明沒有懷孕之前,關向應還會老老實實的喝,可是得知薛明有了身孕之后,他卻拒絕接受供應,把牛奶留給薛明母子。
1946年7月21日,關向應病逝在安蘭家坪醫院,痛失摯友的賀龍泣不成聲,在一眾人面前掩面痛哭,崩潰到寫好的悼詞一個字都念不出,最后只好懇請李井泉同志代勞。
好不容易止住崩潰的情緒,迎上薛明關切的目光,賀龍說出的第一句話是“以后不要再給孩子叫小龍了,就叫鵬飛吧,這是向應早就給他起好的名字”。
賀龍與家人
在奉行“賤名好養活”的年代,賀龍元帥兌現了對好友的承諾,賀鵬飛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也開始了自己高標準下的成才之路。
可以這么說,身為元帥的兒子,賀鵬飛從小到大因為父親名號享受到的從來不是特權,而是更高的要求。
別人家孩子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穿,母親遞給賀鵬飛的卻是父親舊衣改小的,別人家孩子上學可以有父母的接送,但賀鵬飛卻從來沒有坐上過父親的轎車。
賀龍與賀鵬飛
上初中之后的一節足球課上,賀鵬飛不幸摔倒導致腿部骨折,即便自己的車閑著,賀龍也不讓司機接送自己的兒子,而是在街上包了一輛人力三輪,每天接送腿上打有石膏的兒子。
面對旁人的不理解,賀龍元帥的回答是“我坐國家分配的轎車是為國家辦公事,小孩什么事情都沒有做,怎么可以就此占國家的便宜?”
機會來臨的時候,旁人家的父母都是勸說孩子緊緊抓住,但是面對1962年賀鵬飛高中畢業之后,唾手可得保送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機會,賀龍的態度卻是勸其放棄。
“孩子,咱們要憑真本事,不可以占用名額”。
賀龍與家人
父親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賀鵬飛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要知道,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賀龍就開始叫他們學游泳,賀鵬飛喝了不少水想要放棄的時候,坐在池邊監督的賀龍只會說一句“多喝幾口水就會了,再堅持一下”。
勞動鍛煉學打鐵的時候,賀鵬飛每次回家都要接受父親的檢查,沒干過重活的他累到手指都張不開,但賀龍摸完他的手掌之后,卻搖頭說出一句“不行,手上沒有起繭,還要接著鍛煉”。
賀龍與賀鵬飛
賀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做到獨立,因此賀鵬飛真的放棄了唾手可得的保送。真憑實考的成績與清華的錄取線只差幾分,他第一次去求了自己的父親。
“父親,你幫我去給學校求求情吧?!?/p>
“不行!這不符合規矩!要么你就找一所達到錄取線的學校上,要么你就復讀一年”。
賀龍
賀龍的回答是一貫的不近人情,賀鵬飛選擇卷土重來,在1964年的時候成功考入清華大學,用自己的實力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
結業之后,無論在什么崗位,賀鵬飛都做到了將價值發揮到最大。
1974年擔任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副科長的時候,賀鵬飛認真學習外貿業務,在機械出口工作上,嚴格把關,在有關國家利益的事情上,寸步不讓。
賀鵬飛
調任海軍副司令的1992年,賀鵬飛也不負期待,著眼祖國統一大業需要,用心勾勒出海軍裝備跨越式的發展藍圖。
每一次的重大試驗任務,賀鵬飛都會跑到一線指揮。1997年我國艦艇便隊出訪美洲四國五港的時候,賀鵬飛也遵照軍委指示赴美,籌劃好了訪問期間的各項活動。
我國艦艇便隊首次走出國門就大獲成功,其中少不了何鵬飛的功勞,因為這一次的完美不僅擴大了我人民海軍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也有力配合了中國的政治外交斗爭。
大國間的交往從來都是一環扣一環,就在所有人以為無論是中美關系還是海軍事業發展都在蒸蒸日上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圖片源自網絡
2001年4月1日美國一輛海軍偵察機,在未獲中國允許的情況之下,私自在中國海南島東方海域上空活動。面對中方的勸阻,美軍飛機不僅不予理會,甚至在中方派遣出飛機對其監視的時候,惡意撞毀,直接導致中方飛機墜毀。
叫不應的“81192請返航”奪走了所有中國人的眼淚,而一句“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也成為飛行員王偉留給這個世界最后的聲音。
美國的僭越讓中國失去了一位優秀的飛行員,而被踐踏蹂躪的還有中國海軍的尊嚴。
圖片源自網絡
美方最后雖然發表了道歉的通稿,但卻給中國的海軍乃至國防建設敲了一個警鐘,中國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騰飛,不給任何心術不正的宵小國家可乘之機。
這一起慘案,賀鵬飛沒有親眼見證,可他的高瞻遠矚,卻在無形之中助力了海軍的騰飛。
因為瓦良格號。
1987年的時候,賀鵬飛就曾從劉華清的口中聽到了關于航母的匯報,在得知烏克蘭有意變賣“瓦良格”號的時候,擔任分管裝備建設工作的賀鵬飛也多次派人到烏克蘭考察。
賀鵬飛
確定“曲線買航母”的策略之后,賀鵬飛找上了邵淳。
一位是官,一位是商,交談的時候,賀鵬飛一點官腔都沒有,他只是一個想要國家好的普通人。
他一遍遍的強調“我們一定要搞航母,他不僅可以增強國防,開進南海開采石油也同樣是件大事?,F在南海每年的產量可有3000萬噸,我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外國公司將石油開采走”。
邵淳
談話到最后,情緒激動的賀鵬飛甚至說出“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我永遠都不會原諒我自己”,被他一番話整的激情滿懷的邵淳直接表示“賀副司令你放心,買航母的這件事,就交給我”。
因為這樣,1999年6月14日,停岸多年的瓦良格號才真正離開了黑海造船廠的碼頭,踏上了回家的路,只不過,這段旅程實在難走了一些。
以為希望就在眼前的賀鵬飛眼含淚花的對大家說“等航母回來,我為大家慶功”,他準備了這么久,籌謀了這么久,卻在2001年3月28日結束一天繁忙工作,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后再也沒有醒來。
賀鵬飛(右)
英年早逝讓賀鵬飛未能親眼見證瓦良格華麗變身遼寧艦,而他的離世又讓薛明經歷了一次生離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