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喬
編輯/木喬
“你**沒看過跳舞啊?”
這是在一次“京圈”聚會上,陳道明被打斷說話之后,下意識飆出來的一句話。
事件發生在2018年,陳道明開口也是為了給《芳華》的女主角苗苗解圍。
當然,陳道明并不會因此就和馮小剛鬧掰,但是否是酒后吐真言,可能只有陳道明自己知道了。
視頻也是聚會中人拍攝曝出來的,在看完之后,很多人對陳道明也有了新的認識。
網友紛紛發表看法:“喜歡一身正氣的陳道明”。
也有網友存在不同意見:“都是一路貨,大哥別說二哥”。
是不是擺拍不知道,但喝了酒之后還能“正義直言”的陳道明,走到今天這步,并不容易。
2017年,馮小剛籌拍電影《芳華》。
他有一個非常苛刻的要求,將近一千個女演員之中,所有人不可以穿的花里胡哨,必須素衣素顏來面試角色。
在經過了將近一年的挑選和軍事化訓練中,最終定下女主角為苗苗,也是此次“怒斥跳舞事件”的主人公之一。
時間來到2018年間,《芳華》的座無虛席,讓馮小剛很欣慰,決定邀請劇中演員和好友,舉辦一次私人的線下聚會。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眾人已經喝的差不多了,馮小剛也到了“微醺”的狀態。
起初還在靜靜聽著陳道明彈鋼琴伴奏,一襲紅衣的歌手張燕傾情演唱《芳華》主題曲《絨花》,場面一度非常舒緩陶醉。
曲畢,馮小剛可能是覺得氣氛沒有到達頂點,又或許是“顯眼包”屬性上線,向桌上的眾人提議:
“那個我在想,讓我們的《芳華》女主角苗苗,跳一段舞。”
此話一出,除了低頭沉思的陳道明和略顯尷尬的苗苗之外,所有人都在起哄叫好。
眾人聲音減退,坐著的陳道明此時發話了:
“我覺得呢,人家丫頭呢,作為演員,這種跳舞是不行的。”
“第一呢,她今天穿著高跟鞋,不方便跳,這第二...”
話還沒說完,鏡頭之外的葛優,直接打斷了陳道明的言論:“比劃比劃不行嗎?”
陳道明直接站起身來,向葛優怒吼:“你**沒看過跳舞啊?”
雖然此時陳道明嘴角是上揚的,但情緒明顯已經不對了,葛優也只能哈哈大笑掩飾尷尬。
馮小剛也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便接過話茬解釋道:“想讓苗苗跳舞的原因,是想讓大家看看,這部劇我為什么能選上苗苗。”’
轉頭就詢問苗苗,示意苗苗開始跳舞,苗苗表示今天穿的是高跟靴子,可能跳出來效果不好。
話語中其實就是拒絕的意思,但是面對大導演,不能說的太直接。
馮小剛此時喝酒喝的連說話都大舌頭了,卻還是丟出雷人話語:“把靴子脫了,光腳跳。”
陳道明再次替苗苗圓場:“別別別,這什么啊?”
但是除了陳道明之外,眾人一直都為這個提議鼓掌起哄,沒有辦法,最后苗苗還是走到了鋼琴前面,脫了鞋獻上了半支舞。
陳道明見到也沒辦法了,只能默默的坐在鋼琴前面,為正在起舞的苗苗,彈上一首伴奏曲。
此視頻流傳到網絡上之后,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很多人都贊同陳道明的做法。
已經過了耳順之年的陳道明,碰到年輕后輩面對這種“軟霸凌”,還能站出來發言,其實離不開此前幾十年的沉淀。
誰能想到,如今功成名就的陳道明,最初并不想走演藝這條路,而這一切,都源于一場押送。
1955年,陳道明出生在天津市的一個書香門第中,這可不是“寒門貴子逆襲錄”,父母當時都在大學中任職,父親是教授,母親是老師。
俗話說,父母其實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少年時的陳道明,也是如此。
深受父母的熏陶,陳道明從很小就有著屬于自己的“文學夢”,在人生觀和世界觀還沒有完全成型的情況下,就夢想自己繼承父母的事業,在學術研究領域前行。
那時候的陳道明想不到,一次意外,或者說是一件小事,改變了他一生的道路。
時間回到1971年,當時的陳道明還是天津市第十二中學的學生。
從上學開始,擁有著英俊臉龐和書生氣質的陳道明,就被老師和同學們認為,今后一定會走“顏值明星”的路線。
但陳道明自己內心并不是這么想的,學校每次的“表演公開課”,都被他用各種理由推掉了。
直到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來到十二中招生的這一次,老師們和同學們不忍心讓這個“未來影帝”就這么夭折,于是眾人合力,將他押送到了考場。
陳道明眼看已經都來了,那就按正常流程走吧,不情不愿的站在隊伍里排隊。
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選拔,也沒有幾個合適的,招生老師這時候已經不耐煩了。
排到了陳道明,老師按照慣例提問:“同學,說下你對表演的看法。”
陳道明想起了曾經在書中看過的一段,于是直接脫口而出:
“表演就是,通過技藝或者特長,從體驗角色或者在角色成長的過程中,達到藝術或者娛樂的目的。”
一番話語過后,招生老師的眼睛亮了起來,此前近千人的面試中,還沒有一個學生能說出這種話來。
在老師的肯定之下,陳道明在其他的試題中表現的也非常優異,通過了招生考試。
但陳道明此時并沒有很高興,他還是對演員這個職業提不起興趣,心中也對文學留有遺憾。
不過人們常說,有遺憾的才叫做人生,有了遺憾,人生路才能更加趨于完美。
陳道明懷揣著矛盾的心情,加入了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正式成為了一名舞臺劇演員。
陳道明并沒有從此一帆風順,但是他真真正正的把“正義”,貫穿了一生。
曾經在一次采訪中,主持人問及到陳道明的早年經歷,陳道明侃侃而談:
“我在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七年的時間,在臺上一句臺詞都沒有。”
聽起來令人唏噓,覺得好笑又辛酸,但這就是陳道明的真實生活。
幸好在圈內艱難討生活的同時,妻子杜憲可以給陳道明一絲安慰,讓陳道明有信心也有力量,能繼續學習下去,堅持下去。
直到1988年,《末代皇帝》的籌拍,讓導演周寰看見了他,陳道明也憑借這部劇,開始了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無數的導演都認識了這個曾經的“圈內小透明”,陳道明也從萬千劇本中,選擇了他的下一部劇——《圍城》。
眾所周知,這是根據錢鐘書老先生的原著作品改編的,陳道明堪稱完美的演繹,得到了錢老的賞識,覺得他把自己書寫的這個人物,賦予了靈性。
陳道明心中的“文學夢”并沒有湮滅,借此機會,他也想拜訪一下錢老這位“文化昆侖”。
也正是因為這次拜訪,把陳道明從云端打入谷底,并且直接退圈,這一退,就是長達八年之久。
時隔很多年之后,在一次采訪中,陳道明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陳道明說到,當時來到錢老的家中,看著對方雖然清貧但是充滿書香氣的房間,頓時感覺到了羞愧,和對自己的憐憫。
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現在這一點小小的成就,放在學問和文化的面前,特別的可憐,陳道明自己甚至說了一個詞——“狗屁不是”。
從充滿了文學氣息的錢老家中出來,陳道明做了一個決定:用時間來沉淀自己。
就算剛剛摘下“雙料影帝”的桂冠,也毅然決然的退圈,陳道明的決心和想法,可能沒人會理解,但是他確實這么做了。
八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1999年,陳道明攜手《我的1919》強勢歸來。
經過自我沉淀和演技打磨,已經43歲的陳道明,憑此一舉拿下華表獎優秀男演員和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自此之后,陳道明的演藝生涯,才真正開啟,并且逐漸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魅力。
2021年9月,已經成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的陳道明,用一段話,撕開了無數人的遮羞布:
“他們不是文藝界的,他們是流量界的,他們是被包裝炒作出來的塑料演員。”
此番言論,根本沒有避諱,劍指這些正當紅卻無演技的流量明星。
隨后人民日報也發文,贊同陳道明的犀利發言:甘當“塑料演員”遲早會涼涼。
同“苗苗跳舞事件”一樣,陳道明面對作為演員職業的一部分人,依舊“正義發言”:
“你就是干這個的,你拿的就是這份錢。”
“人家清潔工4點就起,你還在被窩里呢,怎么說?”
陳道明表示,演員這個職業,也同樣意義重大,對社會是有責任的,起碼要做到,你的作品輸出的觀點,能起到溫暖人、改變人的作用。
對于當下這種手破流血就要上醫院,冬穿短袖夏穿襖就拍不了的演員,陳道明也沒有慣著:
“你的職業就是這樣的性質,你還把它當作敬業?你作為演員你就該吃這份苦。”
一番毫無掩飾,頗具銳氣的言論,將部分“嬌氣”的演員,扒的體無完膚。
不過,在媒體面前“肆意”發表苛刻言論的陳道明,在妻子杜憲那里,開口也只剩下了“濃情蜜意”。
馮小剛曾經評價過陳道明,說他是一個“清高到只肯在戲里低頭的男人”。
有網友也給出了答案,稱曾經很榮幸和陳道明老師一起吃過飯,提出單獨合影被拒絕。
但這也說明,除了馮小剛評價外,陳道明也是一個“清高到只肯向妻子低頭的男人”。
在當下的內娛,聲色犬馬、充斥著各種誘惑,陳道明卻能堅守本心,始終不為所動。
很多人都感嘆,說杜憲找了個好老公,只有陳道明自己知道,其實是他找到了一個好妻子:
“我什么都不是的時候,杜憲看上我,說明我太太一點都不功利,這是她的偉大,不是我的光榮。”
陳道明將夫妻二人共同走過四十年風風雨雨的功勛,都歸結在妻子杜憲的身上。
妻子對這件事情做出過回應,2013年,59歲的杜憲作為副教授回到母校,在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時,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這一輩子,有兩件非常幸運的事情,第一是從事了新聞行業,第二件事,就是遇見了我的愛人陳道明。”
夫妻二人,將忠貞不渝演繹到了極致,令人感嘆之余,只剩羨慕。
陳道明在演藝生涯的后期,閑暇之余,也會進行一些文學創作,其中不乏一些金句:
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終有一天他們會上山取代你,上山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風光時你還在山下。
通俗易懂,但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匯聚了陳道明幾十年的經驗,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在當下這個道德品質問題層出不窮的圈內,陳道明仿佛一盞黑暗中搖曳生輝的明燈。
好像在告訴人們,一個好演員、好丈夫,或許就該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