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劉未鵬 | Mind Hacks - 一直以來伴隨我的一些學習習慣(三):閱讀方法

一直以來伴隨我的一些學習習慣(三):閱讀方法

這篇主要寫一些學習(尤其是閱讀)的基本方法。

1. 趁著對一件事情有熱情的時候,一股腦兒把萬事開頭那個最難的階段熬過去。萬事開頭難,因為從不了解到了解基本的一些事實,是一個新知識暴漲的階段,這個時候的困難是最大的。有人熬不過去,覺得困難太大就放棄了。不過,狂熱的興趣可以抵消對困難的感覺,所以趁著對一件事情有熱情的時候,開一個好頭是很重要的。(當然,這并不是說持之以恒就不重要了)。當然,也許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對我來說我會在對一件事情有濃厚興趣的時候非常專注地學習,把很多 groundworks 做掉。后面就會順利一些了。

2. 根據主題來查閱資料,而不是根據資料來查閱主題。以前讀書的時候是一本一本的讀,眼里看到的是一本一本的書,現在則是一章、甚至一節一節的讀,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書,而是一堆一堆的章節,一個一個的知識主題,按照主題來閱讀,你會發現讀的時候不再是老老實實地一本書看完看另一本,而是非常頻繁地從一本書跳到另一本書,從一處資料跳到另一處資料,從而來獲得多個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主題是如何講解的。比如最近我發現在看蒙特卡羅算法時就查了十來處資料,其中有三四篇 paper 和六七本書;這是因為即便是經典的書,你也不能指望它對其中每一個主題的介紹都是盡善盡美的,有些書對某個主題(知識點)的介紹比較到位,有些書則對另一些知識點介紹得比較到位。而有時候一篇緊湊的 paper 比一本書上講得還要好。我硬盤里面的書按主題分類,每個主題下面都有一堆書,當我需要學習某個主題的知識時(譬如貝葉斯學習或者神經網絡),我會把里面涉及這個主題的書都翻開來,索引到相關章節,然后挑講得好的看。那么,如何判斷一個資料是好資料還是壞資料呢?

3. 好資料,壞資料。好資料的特點:從問題出發;重點介紹方法背后的理念( rationale ),注重直觀解釋,而不是方法的技術細節;按照方法被發明的時間流程來介紹(先是遇到了什么什么問題,然后怎樣分析,推理,最后發現目前所使用的方法)。壞資料的特點是好資料的反面:上來就講方法細節,仿佛某方法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們往往這樣寫“我們定義… 我們稱… 我們進行以下幾個步驟… ”。根本不講為什么要用這個方法,人們最初是因為面對什么問題才想到這個方法的,其間又是怎樣才想出了這么個方法的,方法背后的直觀思想又是什么。實際上一個方法如果將其最終最簡潔的形式直接表達出來往往丟失掉了絕大多數信息,這個丟掉的信息就是問題解決背后的思維過程。至于為什么大多數書做不到這一點,我在這里試著分析過。

4. 學習一個東西之前,首先在大腦中積累充分的“疑惑感”。即弄清面臨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在瀏覽方法本身之前,最好先使勁問問自己能想到什么方法。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你對問題的疑惑越大,在之前做的自己的思考越多,當看到解答之后印象就越深刻。記得大學里面的課本總是瀑布式地把整個知識結構一覽無余地放在面前,讀的過程倒是挺爽,連連點頭,讀完了很快又忘掉了,為什么?因為沒有帶著疑問去學習。

5. 有選擇地閱讀。很多人覺得我讀書速度很快,其實我只是有選擇地閱讀。這里的選擇體現在兩個地方,一是選擇一本書中感興趣的章節優先閱讀。二是對一本書中技術性較弱或信息密度較低的部分快速地略讀。一般來說,除了技術性非常強的書之外,大多數書的信息密度很低,有很多廢話。一般來說在閱讀的時候應該這樣來切分內容:1. 問題是什么?2. 方案是什么?3. 例子是什么?如果是需要解釋一個現象的(譬如《黑天鵝》),那么1. 現象是什么?2. 解釋是什么?3. 支撐這個解釋的理由是什么?4. 例子是什么?一般來說,這一二三四用不了多少字就可以寫完了(如果假設只舉一到兩個精到的例子的話),這樣的無廢話著作的典型是《合作的進化》;那為什么有些書,明明核心觀點就那點東西(頂多加上幾個精要的例子罷了)卻寫得長得要命呢?因為人的思維都有一個“聯想”的特點,寫著寫著就容易旁逸斜出,而且作者自己也往往覺得引申出去挺牛逼,有時候很多與主題無關的廢話就摻和進來了;那么,閱讀的時候就應該有選擇性地濾掉這些不相干的廢話;此外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大量冗余的例子。一般來說組織得比較好的書會有詳細且一目了然的目錄和索引,根據目錄首先就可以濾掉一部分(比如某個子章節的內容你以前是看過的),然后有時候作者還會舉很多冗余的例子,如果你已經覺得印象夠深刻了這些例子完全可以不看(一些書就非常厚道地對每個觀點只輔以一兩個最最經典的例子,譬如《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這樣的書我最是喜歡)。

6. 為什么看不懂?如果看不懂一個知識,一般有如下幾個可能的原因:1. 你看得不夠使勁。對此古人總結過——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雖然這個規律不是任何時候都成立的,但是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是完全可以解釋的,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力往往會有選擇性地關注其中的某一些“點”,而忽略了另一些“點”,于是一遍看下來可能因為某一些忽略導致無法理解整體。或者干脆看的時候就沒注意其中一些細節但重要的東西。此外,大腦理解一個東西需要一定的處理時間,人腦的處理速度很慢,神經沖動每秒傳輸速度不過百米,所以不能指望看到哪懂到哪。最后,我們可能因為思維定勢的原因會從某個特定的角度去看一句話而忽略了從不同角度去理解的可能性。對于這類情況,仔仔細細地再多讀兩遍,多試著去理解兩遍,往往會“哦!原來這樣。”地恍然大悟。2. 其中涉及到了你不懂的概念。這是技術性的不理解。這種情況就需要 Cross Reference 。如果一句話中用到了你不懂的概念,那就去查,現在很多書都是電子書,直接搜索一下,或者,對于紙書,看一下書后面的索引就行了。奇怪的是很多人看不懂也不分析一下為什么不懂,就直接放棄了。正如解決問題一樣,問題卡住解決不了,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分析到底為什么解決不了,而不是直接求救。3. 作者講述的順序不對,你接著往下看,也許看到后面就明白了前面的了。

雜項

7. 如何在閱讀之前就能獲得對一本書質量的大致評估。在深入閱讀之前能夠迅速評估一本書的質量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基本上有幾個線索:1. 看作者。牛作者寫的書一般都不錯。2. 看目錄和簡介。一份好的目錄和簡介能夠透露這本書質量的相當一部分信息。目錄結構是否清晰,是否直白(而不是裝神弄鬼),都是衡量的線索。3. 看 Amazon 上的評價,這里要注意的是,除了看整體打分之外,更要看打分最低的人是怎么說的,因為小眾意見往往有可能來自那些真正懂行的人(除了來踢館的),如果在打分最低的意見里面看不到真正有價值的反駁意見的話就相當肯定書是不錯的了。4. 看樣章。Amazon 上一般都可以隨機瀏覽一些章節的,表達是否清晰,論證是否嚴謹,內容是否深刻,基本是幾頁紙就能看出來的。

8. 如何搜尋到好書。幾個線索:1. 同作者的著作。2. Amazon 相關推薦和主題相關的書列(類似豆瓣的豆列)。3. 一本好的著作(或一份好的資料——不管是書還是網頁)在參考資料里面重點提到的其他著作。4. 有時對于一個主題,可以搜索到好心人總結的參考資源導引,那是最好不過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些學習習慣的總結
別人成就自己,你卻原地踏步:因為你不善于利用“暗時間”
如何真正將讀過的書牢記于心?
讀了那么多書,人生為何依然如初?
讀了那么多年書,為何你都無法派上用場?
不知道怎么寫論文?《思考的整理學》來教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县| 永寿县| 忻州市| 翁牛特旗| 扶风县| 南京市| 建水县| 米易县| 贡觉县| 呼玛县| 安阳市| 顺义区| 视频| 依兰县| 广东省| 开远市| 鹤庆县| 虎林市| 资溪县| 韶山市| 得荣县| 搜索| 大安市| 龙游县| 汉寿县| 隆昌县| 马关县| 阿克陶县| 正定县| 永吉县| 丹东市| 阿拉善右旗| 商水县| 韶关市| 沛县| 军事| 南投市| 西乡县| 班玛县| 盐源县|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