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定要有改變的心態
前天周一,我送淏仔上書法課,見到他同學耳朵上貼了好些小貼,一問才知道原來那個同學得了假性近視。同學媽媽對我說:“平時他就喜歡看動畫片、玩游戲,放了暑假更沒節制了,總是要玩,我想實在不行,得給他送到托管班了。”
我試著對她說:“你可以陪他玩玩其他的,轉移注意力,試試給他限制游戲時間。”
她答:“我能陪他玩什么啊!再說限制時間也不管用,還是要玩,不給玩就耍脾氣。快送托管班吧,我可管不了了。”
我一聽這話,也不便再多說什么了。
如果家長管不了孩子就往外推,只是一味抱怨孩子沒有節制,自己卻沒有要改變現狀的心態,那么,再好的方法于她也是毫無意義的。
兩集20分鐘左右的動畫片(淏仔自選);
一部電影(前一周淏仔自選,下一周我推薦經典);
兩次20分鐘的游戲(淏仔自選)。
——這些就是淏仔一周內全部的電子屏幕時間,已經執行了一年了。
這個規則,是我、老公、淏仔三個人在互相尊重的情況下,一起制定的。目前執行的非常不錯。當然,中間也有很多曲折,因為孩子不是機器人,他是個每天都有成長和思想變化的人,有時也會賴皮、哼唧、發脾氣,這些都是正常的,家長要理解并適當引導。
我這一篇要說的,不是如何與孩子斗智斗勇,如何和平的讓他控制游戲時間和次數。
而是從另一個角度:
如何把電腦游戲內容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用親子方式讓孩子體驗同樣的快樂;
如何安排更多的內容和活動,讓孩子充實起來,多些樂趣。
(一)把電子游戲轉移到現實生活中
這個方法的發明人是淏仔,當時他把游戲轉移到真人游戲后,我感覺挺驚訝的,心想還可以這么玩!當看到他把這么簡單重復的游戲玩的那么興致勃勃時,我也跟著開心。
1.植物大戰僵尸:
淏仔有段時間很迷這個游戲,規定的游戲時間他顯然沒有玩過癮。
突然有天,他對我說:“媽媽,我們一起玩植物大戰僵尸吧!”
我一愣:“怎么玩?”
淏仔站到了床上,從床另一側模仿僵尸的姿勢搖搖晃晃的向我走來,嘴里還發出僵尸來的聲音,I’m coming……,他讓我站在地上當豌豆射手,向他發射子彈。
每過一關,就升級一下,植物與僵尸都提高一下戰斗力。
說實話,開始時還覺得挺新鮮,可是后來我玩的都快吐了,這真人版游戲真是超級簡單、超級重復、超級耗時間。可是淏仔依然興致勃勃,一玩就是半個多小時。
沒辦法,我把老公也動員了,我倆交替的陪他玩,再后來淏仔的舅舅、舅媽來我家,也陪著他玩了好多次這個真人版植物大戰僵尸。
再后來,我發現淘寶上有賣這個玩具的,簡直開心極了,我終于可以不用陪著他玩真人版了。于是,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我一下給他買了幾十個這類小玩具。
從此,這個游戲從真人版變為了玩具版。
大多數時候都是由淏仔的妹妹玥玥陪著哥哥一起玩。喊我喊的多了,即使再不喜歡,偶爾我也會陪他們玩玩。
2. 憤怒的小鳥
這個游戲也讓淏仔也玩到了現實中。
有一次我們走在路上,淏仔牽著我的手,突然向后使勁拉,我問他在做什么。
他向后拉了一會,然后松開,一邊向前跑去一邊喊:“我是憤怒的小鳥!”
這模樣,瞬間把我逗笑了,感覺太有趣了。
他跑了一段,停下來等著我走近了,再次向后拉著我的手,同時對我解釋:“媽媽,我拉的時間越久、力氣越大,我跑的距離就會越遠。你看著啊!嗖!我飛啦!”
看著他開心的跑著,能感受到這種方式給他帶來的快樂,一點兒也不比在電腦上玩這個游戲得到的快樂少。
這種游戲方式的變化,可以大大減少孩子的屏幕時間,還能滿足孩子的游戲心情,更能增強親子關系。同時,因為變成了線下,需要自己設置游戲關卡、難度以及實現的方式等,這個過程也能很好的開發孩子的思維。
所以,這是我第一個推薦的方法。
(二)給孩子安排豐富的內容
我們想一下自己,如果沒什么事情可做,百無聊賴的時候,我們會做什么?大多數人會刷朋友圈、看電視、玩電腦吧。
那我們的孩子呢?
暑假漫長的兩個月,就那么點暑假作業,當孩子無事可做時,孩子腦子里會想到什么?當孩子們上了很多特長班、托管班以后,想要放松的時候,會想做什么?
如果家長不給合適的引導,那孩子的世界除了學習之外,可能就只剩下動畫片、游戲了。
所以,給孩子安排豐富的生活不止假期生活,也是避免過多的屏幕時間的重要方法。
比如帶著孩子去游泳,去打球,去滑輪滑,去旅游……
如果實在太熱不想出門,在家里也有很多游戲可以玩。在這里,我推薦幾個在我家玩的不錯的家庭小游戲。
1.大富翁、超市游戲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玩大富翁,既可以和家長一起玩,也可以約同學們一起玩。
這個游戲玩一局基本是一兩個小時,它不但讓孩子對金錢有意識,還能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
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玩超市游戲。
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過,在我家曾經玩過跨度兩三年的超市游戲。
我在電腦上把人民幣圖片縮小放在A4紙上,一頁可以打印十幾張,然后孩子們拿著個子的小剪刀把紙幣剪下來,作為買東西的金錢。然后,把一些玩具拿出來,標上價格。就這樣與孩子們玩買賣東西的游戲,孩子越小,玩具的金額設置的越小就好。
比如三歲的孩子,玩具定價可以是1元、2元、5元。錢用1元、2元、5元就可以。
比如五歲的孩子,玩具定價可以是3元、6元、9元,錢可以用5元、10元、20元。
比如七歲的孩子,玩具定價可以是28元、83元,錢可以用50元、100元去買,讓孩子找零。
有時,我和淏仔玩的時候還會加大難度,一起買兩三個玩具,給他100元,讓他先加后減。
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家長一定把握住計算難度。
讓孩子稍微動一下腦筋,努力一下就能算出來的。中間再穿插一些很簡單的,讓孩子一邊玩一邊鍛煉,還能特別有成就感。
千萬不要弄得太難太復雜,超過孩子的水平,那么孩子會有畏難情緒,玩著玩著就不喜歡了。再撿起來重新玩就非常難了。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從這個游戲中學會了簡單的計算,懂得了一元、一角之間的關系。
2. 下棋。
象棋、圍棋、五子棋、軍旗,只要孩子喜歡其中一個,就可以每天與孩子下一兩局,很有樂趣,又能開發孩子智力。
3. 小型桌球。
我家有這樣的一個,很好玩,在家里這樣運動一下也挺不錯的。
4. 講故事,一起讀書,記憶游戲等。
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很喜歡我給他們講繪本故事。即使聽到爺爺奶奶臥室有電視聲音,跑過去看了。我若是拿出一本繪本,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喊一句:“我要講故事啦,誰想聽故事?”
不出兩分鐘,兩個孩子就會特別興奮的跑出來,說:“我要聽!我要聽!”
那一刻,我真的很有成就感!
孩子們對我講故事的喜愛程度居然超過了動畫片!真讓人開心!
當然,這也是我努力的結果。
從淏仔一歲半能聽完一本書后,我就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講故事。到現在為止已經六年了,很少間斷。講過了很多書,有的書也講過了幾十遍。只要孩子們想聽,我就會盡力滿足。
書,我從來不嫌多;講故事,我從來不嫌累。
總之,如果家長沒有業余生活,除了工作,就是看手機、看電視,又不想去做改變的話,那么,也很難讓孩子從電子屏幕中脫離出來。
如果家長總是忙忙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做上面這些事情,那么也請您抽出時間,找到合適的方式,培養出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等孩子有了喜歡的事情,會多了一些別樣的快樂,自然會少想些游戲。
獨生子的家長,可以給孩子找一兩個玩的不錯的小伙伴,有同伴陪著一起玩,熱熱鬧鬧的,就不會惦記著動畫片和游戲了。
總之,家長如果沒有改變的心態,沒有引導孩子從電子屏幕中脫離出來,只是單方面抱怨孩子不好,希望孩子能自我改善,那估計很難實現。
因為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復印件出問題了,得請從原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