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脾氣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前一秒孩子還笑嘻嘻的,后一秒就晴天霹靂,孩子的脾氣也是這樣,說來就來,一會兒一變。有時孩子在那玩著玩著就發脾氣了,家長很懵,不知道怎么了,就對孩子發脾氣采取“冷處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教你四種正確對待的方法。
一、問清原因
寶寶發脾氣不是平白無故的,肯定是有原因的。寶寶發脾氣時,寶媽先不要急著訓寶寶,一定要先問清原因。我表姐經常讓寶寶自己玩玩具,她就去做飯或者是整理家務。一開始的時候,寶寶突然就發脾氣、哭鬧起來,我表姐以為孩子自己磕著碰著了,看孩子身上也沒有傷就沒怎么在乎。后來,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我表姐就問孩子“怎么了”,寶寶說:“媽媽,你只顧著忙自己的事情,也不看看我,我非常不開心。”小孩子也是需要關注的,孩子不是平白無故的發脾氣,他們發脾氣可能是他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也可能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脾氣和心情變化。
二、孩子發脾氣,不能讓他忍
孩子發脾氣是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方式,孩子不能通過言語來釋放自己的情緒時就會選擇用發脾氣的方式來排解情緒。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遏制”孩子,讓孩子“忍著”,這兩種做法不利于孩子的情緒釋放,孩子的壓力沒有排解出來,不利于孩子人格的發展,容易造成孩子生悶氣。
三、孩子對你發脾氣是孩子對你信任的表現
我們在自己最親近的人的面前才會把自己所有的一面展現出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都可以讓它盡情地展現在我們的親人和信任的人面前。孩子就是這樣的,他們把所有的一切都表現在父母面前,對著父母任意地發脾氣。但是,有些寶媽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訓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要是孩子對著你發脾氣你就偷著樂吧。
四、父母的不在意會使孩子更情緒化
有時候孩子發脾氣是因為父母不理自己、沒有關注到自己、自己害怕做一些事情,就沖著父母發脾氣希望他們注意到自己。然而有的父母因為孩子發脾氣就對孩子冷處理,讓他們自己反思,對于孩子的恐懼害怕、哭鬧發脾氣不在意,以為這些都沒什么大不了,覺得孩子還小,根本不懂的這些情緒,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寶爸寶媽在孩子發脾氣時一定注意了,孩子發脾氣不是沒有原因的,一定要先問清楚發生了什么事情,再采取解決措施,千萬不要一棍子打死,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究竟怎樣做才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是每一個家長在孩子發脾氣時應該思考的問題,千萬不要因為孩子還小忽視孩子的情緒變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