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漸漸長大,總習慣了獨自承擔苦難。
但是,總有情緒崩盤的時候,或嚎啕大哭,或飲酒買醉。
這時候,總希望能聽到母親的安慰。
作者:七文魚
來源:日劇之家(ID:rifilm)
原標題:豆瓣9.3,一集哭8遍,媽媽再誘拐我一次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這是一部用淚水澆灌出的片子。
沉重的情感,真切的故事,讓無數觀眾一邊抹眼淚一邊追劇。
「母愛」的命題或許都帶有這份特質。
國產的「媽媽再愛我一次」,春季檔的「成為母親」,這份水般的柔情,能擊穿最鋒利的頑石。
母親,是地球上除男人、女人外的第三種人類。
mother
這部女人戲,不,應該說是母親戲,獲獎無數。
特別是蘆田愛菜,純真的演技將道木憐南刻畫的淋漓盡致。
她是一個不合群,有點奇怪的孩子。
在掩蓋內心的悲傷與恐懼時,會有的那種夸張到不自然的笑容。
她執著地相信對著郵筒許愿會實現。
她將喜歡的東西記在手賬里,覺得一直一直想著就能治愈。
不合群、夸張的笑容,這些出現在那么小的孩子身上,沒有人發現異常嗎?
當然有,可是,孩子都選擇保護自己的父母,她們會為此撒謊,會掩蓋真相。
雖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而孩子,對母親的愛更無保留。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
憐南營養不良暈倒、身上經常出現傷口、她家窗口奇怪的男人……這些都是憐南長期以來遭遇虐待的證據。
她雖然極力掩蓋,還是被人察覺了。
當憐南的老師,鈴原奈緒,從垃圾袋中救出零下的溫度里,只穿了單薄裙子的憐南;
當憐南虛弱地吐露她想去札幌,因為札幌有嬰兒收容所;
當憐南乞求遷徙的候鳥帶她一起走;
奈緒終于忍不住了——
她決定誘拐憐南,成為她的母親。
在精心策劃一場假死事故后,她們踏上了逃亡的路。
有人說這部劇講的不是苦情,是深情;
不是催淚的橋段,是無法解析的母愛。
當一個女人成為母親,她所擁有的力量讓人敬畏。
隨著她們的逃亡,各種母親紛紛出現。
奈緒小時候住過的孤兒院已荒廢,但院長桃子婆婆一直不肯搬離,因為她怕從這里出去的孩子回來后找不到家。
就算神志混亂,她也依舊記得孩子們的鞋碼。
她知道奈緒害怕被再次拋棄才小心翼翼,她知道奈緒不結婚生子是害怕自己做不好母親。
最后的離別,她說——
奈緒,你終于成為媽媽了
桃子婆婆將愛分給最需要母愛的孩子們,是大愛。
除了桃子婆婆,還有奈緒的養母。
走投無路下,奈緒帶著憐南回到養母的家。
養母是位女強人母親,獨自撫養三個女兒,甚至給予了奈緒比親生女兒更多的愛。
她一直對奈緒隱瞞著她生母找上門的事情,母愛的獨占欲讓她想成為奈緒唯一的母親。
可在奈緒誘拐憐南敗露時,為了保護另外兩個女兒,她接受了奈緒分離戶口的提議。
從此法律意義上,奈緒將不再是她女兒。
雖然是自己接受的提議,但簽字蓋章那一刻,內心最痛苦的人,就是她了吧。
母親啊,就是堅強糅雜脆弱的矛盾結合體。
此時,又出現了另一個母親。
奈緒的生母突然出現,主動攬下保護奈緒和憐南的責任。
曾拋棄奈緒的她,現在出現有何用意?彌補嗎?
她為奈緒出主意,讓憐南能去上學,她隱瞞重病的事實,存了一大筆錢留給奈緒。
原來,當初的「拋棄」是迫不得已——
留給女兒美好的回憶后,她進了監獄。
但這理由,她永遠都不會讓奈緒知道。
女兒放火燒死酗酒家暴的父親,母親頂罪……
如果說世上有個人能原諒你所有的錯,包容你所有的任性,支持你所有的決定,那個人你一定稱呼她「媽媽」。
那憐南的生母呢?
在這些偉大的母親面前,她簡直罪大惡極。
但她也曾滿懷期待憐南的降臨人世,是鄰居口中頂好的母親,對女兒簡直是到了溺愛的程度。
她絕對想不到,有一天珍視的寶貝,會成為絆腳石,不止一次想要拋棄的包袱。
當初看到虐童新聞不忍,后來竟麻木大笑,男友虐待憐南她完全漠視……到底是經歷了怎樣的苦難啊!
憐南哭著乞求「救救我」,她想到的是一同自殺,而不是離開男友開始新生活。
有個細節,她抱著憐南出逃時,遇見一家四口。
有人解讀成是她老公的新家庭,這是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有人解讀成是她的臆想——
若老公沒死,那將是她現在的生活。
可憐的女人沒有成為她想要成為的母親,還得到女兒不喜歡也不討厭的答案。
最大的悲傷,莫過于女兒將你當成陌生人。
她也曾堅強,到頭來卻毀在自己的逞強,如果她能寄出求助信,事情肯定會不一樣。
或許我們都曾想成為這樣那樣的人,列過計劃表,設想過未來,可一不小心就放棄了堅持和信仰,一步錯步步錯無法挽回。
所以,她拒絕了奈緒歸還女兒的提議。
這就是她和奈緒的區別,一個深陷絕望,一個將自己擺在次要位置滿懷希望。
奈緒一開始是被同情支配。
朝夕相處后,她不再扮演,而是真的要成為憐南的母親。
憐南也真的將她當做母親,不再喊錯,會很懂事地安慰她。
為了不給她添麻煩,憐南嘗試過留信,強迫自己離開,甘愿回到陰暗的過去。
她們給予對方的愛,是無法度量的。
但這場誘拐始終是犯罪行為。
事出有因在法理上并不適用,分開的那一刻,觀眾的心跟著母女兩一起碎了。
被明令禁止見面的倆人,只能通過電話溝通。
法律能禁錮軀體,卻阻止不了情感的蔓延,靈魂的自由。
她關心她是否按時吃飯,新環境是否適應,她記得她喜歡鳥類,孤兒院名字和她研究的鳥名字一樣。
她說——
媽媽 再誘拐我一次
她逃離幼兒園去找媽媽。
媽媽卻只能給她一個20歲再見的約定,送她回去。
我們的見面是不被允許的,我們是不能以母女相稱的
但我還是堅信
將來我們還能重逢,將來我們還能手牽手
……
我會帶著笑容等待和你的明天
當她再次告訴憐南,冰淇淋蘇打是飲料,她們的雙手交握,原諒我的眼淚沒出息地泛濫了。
周國平在「寶貝,寶貝」的序言中寫道:
天下人家如恒河之沙
你這一個靈魂偏偏投胎到了我的家里
這是何等的因緣
無論有沒有血緣關系,只要喊聲「媽媽」,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
哪里不一樣呢?
或許多了許多家務,生更多的氣;或許是踩著雪的聲音,夜空的云,旋轉的椅子,傘被撐開的聲音,白色蠟筆……
這些尋常小事,都變得格外有趣有意義。
這部劇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刻畫的所有母親都那么真實,更有細膩到難以置信的真情。
留下的,唯有珍惜二字。
坂元裕二的劇本是一方面,演員的演技都在線,愛菜醬一人就能甩不少流量小生n條街。
委屈有人幫忙承受,溫暖地哭。
為了不拖累母親決定獨自離開,告別時不舍傷心地哭。
抑制不住對母親的思念,懷著期待,倔強地哭,想念地哭。
還有能治愈一切的笑容。
喜歡她的人,「明天,媽媽不在」也不可錯過,孤兒院里的霸道女王,雙面嬌娃。
因其演技太逼真,甚至有醫院和日本兒童福利設施協議會,以「侵犯人權」為由召開記者會;
向電視臺抗議,并要求立即停播。
或許換個演技一般的子役,并不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
愛菜醬今年才堪堪13歲,少女模樣初長成,成績也是極佳。
期待優質演員能帶來更多優質作品。
想看的,優酷有。
▼點擊圖片,看更多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