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高血壓的問題。高血壓是一個非常復雜而龐大的問題,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我要通過一個醫案來向大家解釋。這個病例是關于一位男性,年齡為56歲,他已經持續患有高血壓和頭暈兩年之久。他曾經嘗試各種常見的藥物,但效果都不理想。
他的血壓在就診時高壓為160,低壓為100,讓他備受痛苦。然而,他的癥狀與其他高血壓患者不同。通常,高血壓患者會表現為面色潮紅、脖子粗,性情急躁易怒。
而他則是精神萎靡不振,大便溏,夜尿多,渾身乏力,怕冷。
傍晚時分,他更是感到畏寒、四肢發涼、頭暈眩暈。
舌脈觀察發現,他的脈象相對沉細,舌質淡,舌苔薄白而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經過醫生揣摩許久,最終開出了一副方子——麻黃、細辛、山茱萸、白術,需要水煎服用,總共服用三劑藥。
患者可能有些不解,看起來這五味藥能夠解決長期無效治療的高血壓嗎?之前嘗試了那么多中藥,但效果都不好啊。
然而,令患者感到意外的是,服藥后的結果。三劑藥后,他感到四肢溫暖,畏寒減輕,精神振作,食欲增加,血壓也降到了高壓150,低壓90。
療效如此顯著,再服用三劑藥鞏固治療。隨后,醫生改用苓桂術甘湯加減進行溫化水濕的治療。
最終,患者的血壓恢復正常,眩暈等癥狀完全消失,隨訪半年后未曾復發。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患者出現的高血壓問題,實際上源于寒氣太重。
觀察其舌脈特點和全身癥候,可以判定他屬于陽虛無疑。
陽虛導致脈道不充,舌淡舌苔薄白而滑,夜尿多、大便溏,渾身乏力怕冷等癥狀。
此外,他的體內外都有寒邪的困擾,特別是傍晚時分寒氣加重。
由于內外寒邪共同影響,血液凝滯導致血壓升高。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消除內外寒邪,使血液暢通無阻,血壓自然恢復正常。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醫生采用了麻黃、細辛、山茱萸、白術的配伍。麻黃散外寒,細辛輔助麻黃解表散寒,同時輔助山茱萸溫固腎陽。這個配方能夠幫助患者化解體內外的寒邪,使血壓恢復正常。然而,由于患者素體陽虛,津液失布,體內可能存在濕邪。因此,在初步解決問題后,醫生改用苓桂術甘湯溫化水濕。這就是最基本的治療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