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冬青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中醫里面,本來就沒有高血壓這個概念,是通過長期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分析之后,中醫圍繞高血壓這個癥候,總結出了不少致病的機理。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肝陽上亢、肝風上擾。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一望無垠的沙漠環境下,干燥少雨,草木難以生存,沒有樹木的遮擋,再加上太陽的暴曬,熱氣不斷的升騰,就很容易形成大風和沙塵暴。
人體的內環境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肝腎陰虛了,陰精不能制衡肝陽,導致肝陽上亢,進而生風,風陽上擾,就會出現頭暈目眩、目脹、耳鳴、頭脹腦熱、面紅如醉。
這肝風也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不過,人們在肝風的作用下,出現了頭暈、迷糊、頭痛的現象。
它們就像大風和沙塵暴一般提示我們,身體里一定是有風。
古人覺得,肝,五行屬木,最易受風的影響,所以這風就是和肝有關。因此,古人稱之為“肝風”。
肝陽上亢是造成眩暈的直接原因,而肝腎陰虧則是根本原因。
針對這種情況,在臨床上較為常用、好用的方劑當中,天麻鉤藤飲這個所謂用于平肝熄風的后世時方,是最能夠清晰、準確地詮釋中醫肝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的。
本方基本上由三部分組成:
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梔、黃芩清瀉風火與潛鎮肝陽并用,專治頭暈而脹喜涼爽;
夜交藤、朱茯神清心安神,專治失眠或睡眠不實;
益母草、杜仲、桑寄生、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補肝腎、壯腰膝,專治腰膝酸軟。
這個方現在也有中成藥,天麻鉤藤顆粒。
臨床只要見到頭暈而脹喜涼爽、失眠或睡眠不實、腰膝酸軟,不論任何疾病,用之均有肯定療效。
臨床所見輕、中度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大多并見此三大主癥,所以適用本方的機會很多。
多用于治療頭痛、眩暈、耳鳴、煩躁、失眠、多夢、心悸等具有肝血不足——郁熱產生——日久生風的病變。
最后,導致肝腎陰虧的情況有兩種,一是情緒過于暴躁、惱怒,二是過勞和身體虛弱。
所以,患者應避免長期過度緊張的工作和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可熬夜。
良好的休息是治療和預防本病證的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