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腰椎、腰部疾病,做手術前都建議用完這個方子再決定,若是無用,只管去手術,但在門診有很多患者用完這個方子腰痛消,腫痛無,病情好轉明顯,今日分享諸君。
其實腰突不是什么必須手術的病癥,不代表治不好,我從醫這些年,治好的腰突患者多到記不清,甚至有些直接被西醫院判處“死刑”不照樣被我治好了?記住,90%的腰突都可以通過中藥保守調理,消除癥狀,回歸正常生活。
溫馨提醒:文中分享的方子僅供交流學習,一定要在中醫指導下使用,切勿盲目試藥!
46歲梅先生拿著自己的檢查片和報告,扶著腰問我這到底該怎么辦?因為他在別的醫院處,醫生告訴他:“回去請好假,準備好錢,等醫院排到你了就可以做腰椎手術了。”
對于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高昂的手術費用,自己手術還得有家人來照顧,再就是一請假,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完全有可能因為這一場手術把自己工作丟了。其實很理解他這樣的“頂梁柱”,孩子上學,家人生計,老人衣食住行都在身上擔著,一旦手術,花費的時間,花費的錢,可能就是孩子的學費,家里人的柴米錢。因此找到我時,我也說的很清楚:用最對癥的藥,爭取用最短時間調理恢復。根據患者描述,刻診:腰部沉痛3年余,偶有麻脹感,腰涼,喜暖喜按,坐久臥久腰痛加重,入夜加重,受天氣變化影響,四肢不溫,大便溏;觀其舌苔見舌苔白膩,舌下靜脈迂曲。梅先生的病機明確:患者四肢不溫、腰涼、畏寒喜暖等都是一派寒象,腰為腎之府,寒濕凝滯不行,兼有瘀血阻滯,勢必帶來疼痛,因此所用方劑也緊隨而出——甘姜苓術湯。基礎方就四味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但是患者病情久,腰痛重,這4味肯定是不夠的,遂再根據病癥加上蒼術,獨活、續斷、杜仲、薏苡仁,共九味成加味甘姜苓術湯。說來迅速,前后用藥也僅一周,梅先生自述腰部明顯輕松,沉痛感消失大半,后續再根據病機調方,加上鞏固,總共用2月半,3年余腰痛轉好,腰痛無,冷痛無,還說覺得身上明顯有勁兒了這就是中醫藥調理的彰顯,現代醫學命名各類腰部名稱,腰椎間盤的膨出、突出、脫出、滑出,椎管狹窄、壓迫神經、骨質增生等,究其根都落在“腰痛”,既然腰痛,我們解決腰痛即可。病的名字長不代表治療難度大,再有,不是所有病情最后都要躺到手術床上去的,中醫藥有口服、外用、針灸推拿等多種方式調理,在手術前,不妨認真考慮:是否真的要去手術,且要注意,腰椎手術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我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專攻專研骨科問題40多年,如果你有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腰突、脊椎病、股骨頭壞死等問題,都可以和我說說,讓我們一起來守護您的健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