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投稿/商務合作
微信:qq4140413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江雪》柳宗元
2015年12月7日 18:53:19
農歷十月廿六 星期一
大雪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冬(即農歷十一月)時節的正式開始,氣溫將更低,白晝也將更短。
一:早睡遲起,防風寒,圍巾別離身。
二: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冬季最簡單的“通”法是多吃蘿卜。如羊肉燉白蘿卜等補充身體陽氣、溫暖五臟。
三:每天10分鐘擦腰通氣血,不生疾病。
俗語有“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之說,北方大雪時節賞雪看冰,南方開始腌肉。百姓則更喜歡大雪 “進補”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
大雪養生:去寒保暖 早睡遲起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并要收斂神氣,起居調養宜早眠晚起。早晚溫差懸殊,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生活起居:
大雪防風寒,圍巾別離身
大雪節氣,寒風很容易通過頸部帶來寒氣,引起喉疼、發炎。因為頸部是氣管所在,冬季出現咽部發癢,咳嗽有清痰,都可能與頸部前胸受寒有關,冬天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多是從嗓子開始。因此,盡量穿高領衣服,戴圍巾。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腳,也都要注意保暖。
前胸、后背是肺所在的地方,“肺為嬌臟”,太寒太熱都受不了,特別是寒,易引起咳嗽、喘。
《運化玄樞》記載大雪時節宜“雞初鳴時沐浴,令人長壽”。
即早上清潔身體,有利于陽氣升騰。而入夜時陽氣收斂,陰寒漸盛,不宜洗浴。
古代醫學家認為南北方向睡眠可以有效調整心腎的陰陽平衡,使得水火既濟,防治命門火衰出現的失眠、煩躁、多夢易醒等病癥。
現代生物學家也發現采用南北睡向,人體內的細胞電流方向即可與地球磁力線方向成平行狀態。
人體內的生物大分子排列則為定向排列,宜頭北腳南。這樣氣血運行便可通暢,代謝降低,能量消耗銳減,睡眠中的慢波、快波即能協調進行,加深睡眠深度,從而可以提高睡眠質量,有利于身心健康。
運動:
宜9點后鍛煉
一項關于心腦血管病發病的時間性研究發現,早晨7~9點,是心肌梗死等猝發性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高發期,因此,晨練最好在9點后。運動以溫暖全身或有些許微汗為宜。
飲食:
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
1、“補”重要“通”亦重要
中醫所謂的“通”是指氣血、經絡的暢通,氣滯血淤,經絡郁阻,會導致疾病。冬季最簡單的“通”法是多吃蘿卜,羊肉燉白蘿卜,可以補充陽氣、溫暖五臟,尤其適合腎虛和脾虛的人食用。
2、不要吃動物腎臟
《修真秘訣》曾記載“冬不食腎”。《金匱要略》也提到:“冬三月,勿食豬羊等腎。” 意思是冬季腎水當令,過食損傷心氣。
3、進補可以按需所食
·皮膚干,吃大白菜護膚養顏
大雪期間,空氣干燥,多吃點大白菜可護膚養顏。
大白菜含豐富粗纖維,能潤腸、促排毒,又刺激腸胃蠕動,利于大便排泄,助消化。
· 陽氣藏,來根大蔥“通陽”
大蔥味辛,性微溫,通陽、解毒。
除了防風寒感冒外,對于惡寒發熱、頭痛鼻塞、乳汁不通也有療效。但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不宜食用。
大雪養生:調補“命門之火”
《難經》描述命門: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大雪正是調補“命門之火”的最佳時節!
命火之于人體,猶如天上太陽,人有了這一點命火,就能神氣蓬發,健康成長,反之,就會疾病叢生,壽命不長。
命門穴位于督脈之上,在肚臍相對的腰椎棘突間,即第二與第三腰椎棘突間。
按摩此處能夠疏通經絡、激發命門之火,命火足則全身得以溫煦。
兩掌重疊,按放于命門穴處,兩掌同步上下摩擦命門穴區域,使該區域發生溫熱感為佳。
每天做1~2次,每次至少10分鐘。
大雪養生:以骨入骨,以髓補髓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并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
冬季用中醫歷來推崇的以骨入骨,以髓補髓的方法強健骨骼,可為來年的身體強健打基礎。可以多進補羊排、牛骨、豬排。
大雪養生:穴位艾灸
冬季養生要首重避寒,最好堅持每天用隨身灸或艾條艾灸刺激關元、腎俞等穴。
大雪艾灸督脈:大椎、至陽、腎俞、心俞;
大雪艾灸任脈:涌泉、關元、神闕、膻中。
養
生
食
譜
羊肉蘿卜湯
食材:
羊肉、白蘿卜、粉絲、蔥、姜、鹽、料酒、大料、干辣椒、花椒。
做法:
1、將白蘿卜切成塊,羊肉切成3厘米長短的塊,放入熱水中焯一下備用。
2、砂鍋中倒入水,放入羊肉,加入料酒、蔥、姜、干辣椒、大料、花椒,加蓋燒開后轉小火燉30分鐘,放入白蘿卜、粉絲繼續燉,至熟后調味即可。
功效:
羊肉在《本草綱目》中,是被稱為“補元陽益氣血”的上佳補品。冬季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
清蒸鱈魚
食材:
鱈魚500克、蔥1條、姜5克、橄欖油或其他素油2茶匙、生抽醬油1.5大匙、開水1大匙、糖1/2茶匙、白胡椒1/6茶匙。
做法:
1、蔥洗凈切絲,姜切絲。
2、蒸鍋大火燒至水滾,將鱈魚放入大火蒸6分鐘,熄火燜2分鐘后取出。
3、小號不粘鍋開中火,放入橄欖油2茶匙,炒香姜絲撈出放到蒸好的魚上。
4、原鍋留油熄火后,依次放入剩余3料拌勻成汁。
5、將蔥絲鋪到蒸好的魚片上,趁熱澆上醬汁即可。
功效:
鱈魚被人稱之為“液體黃金”,對心腦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而鱈魚清蒸還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淮山芡實排骨湯
食材:
淮山、芡實各50~100g、排骨200g。
做法:
1、將淮山洗凈切塊,芡實洗凈,排骨洗凈切小塊兒待用。
2、湯煲中加入500ml清水,放入淮山、芡實、排骨用武火煮開。
3、再調至文火煲2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
健脾補氣。尤其適合氣虛脾虛、便溏、面色萎黃之人。
冬瓜木耳三鮮湯
食材:
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海米15克、食鹽、水淀粉、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1、冬瓜去皮洗凈切片。木耳、海米洗凈備用。
2、鍋內加鮮湯上火燒開,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鐘。
3、將冬瓜放入,開鍋后撒入食鹽、淀粉,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
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
羊肉粥
食材:
生姜20克、羊肉100克、大米7 5克、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
1、將生姜洗凈切片,羊肉洗凈,入開水鍋氽去血水,切2厘米見方的塊,大米淘洗干凈。
2、將大米、生姜、料酒、羊肉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置大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煮成粥,加入鹽攪勻即可。
功效:
能暖脾胃、散風寒、增食欲,對脾胃虛寒、冬天手腳不溫者特別有益。
來源:最愛大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