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癌癥數據統計表明,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超越肺癌,成為新發病例最多的癌癥。
乳腺癌很大程度與遺傳有關,但也受到飲食的影響。那么得了乳腺癌的患者,還能不能喝牛奶、豆漿呢?
美國一項5.2萬人的隊列研究成果發表在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雜志上,題目為:Dairy, soy,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those confounded milks. 研究發現:牛奶攝入會增加女性乳腺癌發生風險,攝入量越高,風險越大。
據估計,美國每8名婦女中就有1名會患上浸潤性乳腺癌。已知的乳腺癌危險因素包括飲酒、體力活動、體重指數(BMI)、口服避孕藥、母乳喂養和其他雌激素/孕激素暴露等。
到目前為止,營養因素對乳腺癌的影響結果都不一致,尤其是大豆和乳制品的攝入。因此,該研究評估了豆制品和乳制品攝入量與乳腺癌風險之間的關系。
研究對象來自美國的AHS-2隊列,包含了52795名未患癌的婦女,跟蹤隨訪7.9年。膳食攝入量是從食物頻率問卷和1011個校準研究對象中估計的,浸潤性乳腺癌的發生主要通過癌癥登記系統來匹配檢測。
5.2萬的參與者在隨訪期間發生了1057例乳腺癌。研究發現,乳制品與乳腺癌發生風險密切相關,而奶酪和酸奶與乳腺癌無明顯關系。
與較低的乳制品攝入量相比,較高的乳制品攝入量將增加50%的乳腺癌發生風險。(見表1)
對于全脂牛奶和脫脂牛奶,結果發現兩者均與乳腺癌相關,且沒有明顯差別。(見表2)
牛奶攝入量與乳腺癌的風險呈現近似線性的關系,結果顯示,每天喝1/4-1/3杯的牛奶,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30%;每天喝1杯,相關風險會上升到50%;而每天喝2-3杯牛奶的人,相關風險會進一步上升到70%-80%。
總之,乳制品(尤其是牛奶)的攝入量與乳腺癌風險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豆制品與乳腺癌無明確關聯。因此,對于牛奶的每天攝入也應權衡利弊,豆漿或可成為牛奶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