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在百果中獨成一味,初入口時又酸又苦又澀,而經(jīng)過細嚼慢品后,便會苦盡甘來,滿口生津,齒頰留芳,回味無窮。
為橄欖科常綠喬木,我國漢代已有栽培。《三輔圖譜》載:“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六越,起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木……龍眼、荔枝、橄欖、千歲子、甘桔皆百余本。”
中醫(yī)學認為,橄欖味甘、澀、酸,性平,入肺、胃兩經(jīng),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除煩醒酒、潤肺利咽等功效,甚至被喻為“肺胃之果”。可治肺熱干咳、咽喉腫痛、納滯食積、魚鱉中毒等。
《滇南本草》認為橄欖能“治一切喉火上炎、大頭瘟癥。能解濕熱、春溫、生津止渴、利痰,解魚毒、酒積滯。”
《本草綱目》言其“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疼”。
《本草再新》言其“平肝開胃,潤肺滋陰,消痰理氣,止咳嗽,治吐血”。
我國沿海漁民在煮河豚時,為了解毒,習慣放幾枚橄欖在魚鍋中。橄欖還可治魚骨鯁喉,《本草衍義》就有載:“嚼汁咽治魚鯁。”
現(xiàn)代藥理表明,橄欖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橄欖多酚、橄欖黃酮,還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且易被人體吸收,因而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抑菌抗炎、解酒護肝,降脂防癌,抗糖尿病等功效,尤其清熱解毒、利咽生津是藥典中記載的橄欖的主要功效,是用于清咽類保健品的中藥材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幾種藥材之一。
推薦橄欖藥膳5則
橄欖蒸鴨
原料:青橄欖1斤,鴨肉700克,生抽4茶匙,適量鹽。
做法:
1.將綠橄欖洗凈,然后切成兩半備用;
2.清洗后鴨子切塊并排水,先把鴨肉切成塊,然后放上一匙鹽和一點生抽,均勻攪拌,腌25分鐘;
3.將切好的綠橄欖放入鴨肉中,加入少許花生油,拌勻;
4.把鍋里的水燒開,水開后用大火蒸35分鐘。
功效:具有養(yǎng)胃生津、化痰止咳、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氣血不足者,脾虛久瀉、胃口不開者,虛勞久咳、體質(zhì)虛弱者食用。
橄欖雪梨瘦肉湯
原料:青橄欖15顆、雪梨2個、瘦肉500克、姜2片。
做法:
1.將青橄欖洗干凈,刀背稍拍一下;梨用鹽水浸泡后,洗凈,切成瓣狀,去核備用。
2.將瘦肉洗凈,切成塊,在水中汆后撈起。
3.將清水煮沸后,放入橄欖、雪梨、瘦肉和姜片,用大火煮20分鐘,再轉用小火煲一個半小時,最后放入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清肺潤燥、清咽利喉。適合兒童、咳嗽患者、咽炎患者、咽喉腫痛者。胃酸過多者、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
橄欖蘿卜飲
原料:青橄欖400克,白蘿卜1000克。
做法:
1.將青橄欖揀雜,洗凈,盛入碗中,備用;
2.將白蘿卜放人清水中浸泡片刻,反復洗凈其外皮,除去白蘿卜蒂頭及根須,連皮剖開,切成片或切成條狀;
3.橄欖、蘿卜同放入沙鍋,加水足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煨煮40分鐘,加少許精鹽,拌勻即成。
功效:清肺化痰。本食療方適用于肺癰痰熱咳嗽。尤其適合中老年肺癌患者及其經(jīng)治療后并發(fā)出現(xiàn)的痰熱咳嗽、熱結痰多等癥。
橄欖酸梅湯
原料:鮮橄欖60克,酸梅1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鮮橄欖、酸梅稍微搗爛,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煮沸20分鐘,去渣調(diào)入白糖即成。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解毒、澀腸止瀉。適用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消渴、泄痢、消化不良、酒精中毒等人群服食。
青橄欖鮑魚瘦肉湯
材料:青橄欖10粒,小鮑魚6個(鮮品、干品均可,干品請?zhí)崆芭莅l(fā)),豬瘦肉100克,老姜片1片。
做法:
1、將鮑魚清理掉內(nèi)臟和嘴巴,將殼也刷洗干凈。
2、將豬瘦肉和冷水同入鍋,汆燙掉血水,洗干凈備用。
3、青橄欖拍破,或者一切為二。
4、將水燒開,放入豬瘦肉、鮑魚(連殼)、青橄欖、姜片。
5、用煲湯功能煮1小時左右,用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利咽喉、清補肺氣,補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適合抽煙族熬夜族喝。
生活小提示:
1.在挑選橄欖的時候,上好的橄欖看起來青翠并且?guī)c黃,表皮很光滑,有光澤;大小均勻,呈“梭狀”,一般長3~5厘米,并且沒有腐爛的跡象,也沒有蟲眼。掂在手里有重量感,軟硬適中,果肉肥厚而多汁。
2.橄欖清洗方法比較簡單,先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大約5分鐘,可以去掉殘留在其表面的農(nóng)藥和有害物質(zhì),然后用清水沖洗一遍即可。
3.橄欖味酸澀,過量進食會引起腸胃不適;脾胃虛寒、腹痛腹瀉者不可多食橄欖;孕婦也不能大量食用青橄欖。■
【來源:本文內(nèi)容綜合自中國中醫(yī)藥報、廣州市番禺區(qū)中醫(yī)院、廣東祈福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