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態是指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征上模擬另一種生物,從而使一方或雙方受益的生態適應現象,是動物在自然界長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為。據調查,在目前生物學上有貝茨氏擬態、米勒氏擬態、進攻性擬態、自家擬態、默滕斯氏擬態、韋斯曼氏擬態、種內擬態、傳粉擬態等八種擬態類型,前七種多見于昆蟲和部分動物物種中,而傳粉擬態則是植物所獨有的。這段時間公司組織人員編制《蘭科植物識別手冊》,在查詢蘭科植物照片時,偶然發現蘭科植物中的一群奇妙的個體,它們將傳粉擬態行為發揮到了極致,它們的花的形態與動物非常相似,有的花型甚至已經顯露出人臉的模樣。
下面介紹幾種在蘭科植物中最像動物的物種。
一、猴面小龍蘭
屬于蘭科、小龍蘭屬小型附生蘭,高30-40厘米,莖粗壯,中空,伏地處節上生根;葉交互對生,寬卵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花梗自基部長出,稀疏總狀花序,花對生在葉腋內,漏斗狀,通常有紫紅色斑塊或斑點,花梗自基部長出,萼瓣與花瓣合成三瓣,中心為唇瓣,有兩個怪異特征,即兩根長刺和兩個長萼,有氣味。
小龍蘭屬植物的花朵像小臉上的小猴子,看起來相當有趣,很滑稽。因此被形象地稱之為“猴臉蘭花”,其實像“猴臉”和“猴嘴”的部分是小龍蘭的唇瓣,像三片大花瓣一樣的部分實際上是萼片,而似猴子額頭和鼻子的部分則是蕊和柱。有些萼片上,還長著密密麻麻的刺狀突起,使得猴臉的毛發感更加逼真。
猴面小龍蘭 | 獼猴 |
二、狹葉白蝶蘭
屬于蘭科、白蝶蘭屬小型附生蘭,又名鷺蘭、日本鷺草、原產于朝鮮,臺灣和日本,在中國河南(欒川縣老君山)也有分布。花白色,花梗高20-50厘米,有地下莖。目前已知記錄有12種(種植)。開的花外形奇特,宛如翩然欲飛的白鷺,花瓣邊緣猶如松散的瓔珞,像極白鷺纖細分散的羽枝,由此得名白鷺花。
狹葉白蝶蘭 | 小白鷺 |
三、鴿子蘭
是蘭科鴿子蘭屬植物,簡稱鴿蘭,又名鳩柱蘭、圣靈蘭花,是分布在由中美洲至厄瓜多爾及委內瑞拉的一種蘭花。鴿子蘭花期為每年11月自隔年4月,花梗自莖基部抽出,可長達1.5至2米,其花序為螺旋型無限花序,由下往上開花綻放,花色為白色,具有淡淡的清香。因開花的時候,其花朵內部的蕊柱與唇瓣緊密相貼,看起來就像一只白鴿停坐在里面,因而得其美名。巴拿馬于1980年11月21日,由國會通過將鴿子蘭列為國花,并以西班牙語Espíritu Santo稱之,意指“圣靈”,純潔而不受污染,是上帝派來的和平信使。
![]() | |
鴿子蘭 | 信鴿 |
四、飛鴨蘭
是蘭科飛鴨蘭屬植物,別名澳洲飛鴨蘭、卡莉娜蘭,其花朵花身為紅色,頭和嘴為紫紅色,側面像極了一只只凌空飛起的小鴨子,非常生動。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部和南部以及塔斯馬尼亞島上,是一種小型地生蘭花,生活在稀疏的桉樹林下或者灌叢附近。
![]() | ![]() |
飛鴨蘭 | 綠頭鴨 |
五、意大利紅門蘭
也稱裸男蘭、意大利男人蘭,為蘭科紅門蘭屬的一種,植株高20-50厘米,花頂生,為發白的粉紅色或紫色,花被片為頭盔狀,有暗色條紋,整朵花的造型就像一個戴著草帽的裸體男人。花萼呈草帽狀,側萼片張開;花瓣常與中萼片相靠合呈兜狀,邊緣無睫毛;唇瓣常向前伸展,仿佛人的手足。生長環境為草原、石灰巖地、棄耕地,叢林地區。原產于地中海地。
![]() | ![]() |
意大利紅門蘭 |
六、安吉蘭
大型的地生或附生蘭,產于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屬中溫性熱帶蘭,冬季有1個明顯的休眠期。屬花大美麗,花瓣不甚打開,尤似世界名花郁金香,故有被稱之為“郁金香蘭”(tuliporchids)的美譽。又因花朵是活動的,似襁褓中的嬰兒,配以特殊的外形,亦稱搖籃蘭花。安吉蘭具有棒狀假鱗莖,頂部長有幾片卵形具折皺的大葉。花單生于莖基部,黃色或白色,唇瓣較小,隱藏于花瓣之內,肉質,表面常帶有紅斑,開花后的老莖通常無葉。其花瓣像襁褓,棒狀假鱗莖則是“Baby”,唇瓣則有點像嬰兒的手臂,整個花朵組成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非常可愛。
![]() | ![]() |
安吉蘭 | 襁褓中的嬰兒繪畫 |
自然界中,植物跟動物本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但是偏偏就有一些植物,把自己長成了動物的模樣。除了蘭科植物,其它科的一些物種也有類似于動物的形態特征,比如泰國鸚鵡花,鶴望蘭、鴿子樹(珙桐)等。
植物的花為什么會有動物的一些形狀呢?,這就與前文提出的傳粉擬態有關,是植物為了吸引動物為它傳遞花粉,以完成繁殖后代的目的,有些植物會散發獨特的味道以吸引特定的昆蟲、動物為它們傳粉,而上文提出的這些植物以鮮艷的顏色和獨特的外形為自己的傳宗接代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在生活中,你還碰到過哪些長得像動物的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