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雁過留痕,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我對于荷花的熱愛,不亞于蜻蜓。蜻蜓還沒立上頭的時候,我就已經在觀察和欣賞荷葉了,及至荷葉滿塘,荷花攢動,不曾停止。無論是附近的荷塘,或者郊區的荷塘,更甚至是比較遠的地方,也還是樂此不疲的去尋找,去觀賞,去拍攝。在荷葉間穿梭,在荷花前駐足,只為尋找那最美的一刻。或日出,或夕陽,或風里,或雨中。。。愛荷者甚多,拍荷者甚多。每個人心里,都有各自的荷花情結。最美的那一片荷葉,最美的那一朵荷花,是深藏在心底的。有的人找到了,還有很多人沒找到。我還在尋找……為了尋找最美的荷花,不辭辛勞,或徒步,或騎行,或乘車,或坐船。不管何種方式,在接近荷花那一刻,心情是舒暢的,拿起相機是愉悅的。欣賞拍攝的圖片,是有小小的成就感的。
尋找荷花的季節,出行心情的路上,從荷而來,因荷而去!
拍攝荷花的地方,有附近的院校里的荷塘,有鄉村田間地頭的荷塘,有江西廣昌的荷花,有城市公園的荷花。。。
還有很多地方的荷花,在等著我去拍攝————
本篇是我近三年來拍攝的100幅荷花作品,春、夏、秋、冬,四季荷花,敬請大家品鑒!
春(小荷才露尖尖角)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春日艷陽,云淡風輕,漫步荷塘,繞過流水的小橋,駐足于水中央的小亭,荷塘里,一片片如扇的荷葉,隨漣漪飄動,荷葉之上,那含苞之荷,于柔嫩之中,紅顏羞澀。
淺談拍攝荷花需要的器材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荷花拍攝仍然是自然生態拍攝的一種,我們需要在拍攝時考慮使用到不同的鏡頭器材,以最大的效用發揮器材的可能性,和自己想法的無限性。
將想法和手段加以結合,相信一定可以拍攝出優秀的荷花作品。在這里,以個人經驗而言,不論你手中是長焦鏡頭還是微距鏡頭,我們都可以通過加工改造,來進行相應的創作,一般情況而言,長焦鏡頭有助于拍攝具有意境的的荷花作品,而微距鏡頭更適合表現局部美和細節刻畫。
對于我的400變焦鏡頭而言,在表現這組作品的時候,考慮到荷葉的距離比較遠,所以選擇了平行拍攝,而沒有加任何鏡片,可能會有人疑惑為什么背景會虛化的如此簡潔,其實我想說,在攝影中我們并不能去抱怨手中器材如何不行,而是應該動下腦筋,簡潔的背景我們也就可以通過變化角度,尋找合適的干凈色塊的背景來進行拍攝。
在大多數情況下,更多的人喜歡選擇長焦鏡頭(一般300mm或者以上)進行拍攝。器材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取材,立意和創新的意識才能使自己的作品“突出重圍”。諸如三腳架,偏正鏡一類的器材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陰天適于拍攝有意境的荷花作品,且光線是漫射光,適合拍攝花卉題材,晴天太陽直射光線下適于拍攝質感強烈,通透的荷花作品。
學會利用天氣因素進行創作,并非只有晴天才是好光線好環境,雨天的拍攝同樣令人振奮。
花型:花骨朵、部分打開、完全打開、凋謝,不同的時期的荷花擁有不同的美感,這點應該由影友靈活把握,與主題搭配為宜。
夏(生如夏花)
初夏的季節,雨霧蒙蒙,又來到了荷塘水中央的小亭,看那初綻的花朵,三分嬌柔、七分嫵媚,情意盎然,飄逸脫俗。遠眺,恰懷春少女,近瞧,若情人顧盼,細看,又好像是對故去情愫的漫憶。
荷花拍攝的難點相比其它花卉攝影,主要在于如何利用好其本身的花型,高度,距離,花色等特征,在拍攝之前我們不要想著如何后期,要帶著思想和理念去拍攝,前期拍攝盡量做到位,拍攝前要做到心中有畫,經過思考,再從角度,高度,色彩,花型等方面去構置整個畫面。
仲夏的季節,藍田麗日,看那嬌燦盛放的荷花,葉瓣張揚但不賣弄,色彩鮮艷但不驕澀,迷離粉黛但不華麗,要遠遠勝過那國色寒香的冬梅,更賽過那天香國色的牡丹。
對于一天而言,最合適的拍攝時間在早上7:00-9:00,因為此刻根據荷花的習性,拍攝的最佳時間就是這個時段。一是早上的光線柔和,光照的角度合適:二是早上的荷花顯得更精神,花朵更飽滿。
“蓮”是妙玉臨水突然清笑,“荷”是被貶詩人聽雨的亭亭玉立。
距離:這點比較容易判斷,根據拍攝時使用的鏡頭焦距,從取景器里面尋找適合構圖的荷花位置。
高度:亭亭玉立的荷花固然好看,但是需要影友注意的是機位與荷花的高度關系,如果構圖后荷花背景是大片天空,控制不好會失去空間感。
拍攝光線可以多加嘗試,找到最合適的表現角度,推薦側光和逆光,順光條件下,層次可能不太分明,質感表現較差,色彩也會較平淡。
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微微含笑。一朵朵荷花,緊緊依偎著碧綠滾圓的荷葉,在輕柔的雨絲沐浴下,顯得更加清秀、雅潔、嫵媚、可愛了。
秋(秋水伊人)
秋陽高照,祥云朵朵,看那飽滿的蓮蓬,似享盡天倫、含辛茹苦的女人!生如夏花,逝如秋葉。我若作秋葉,還是要做荷間的一瓣。
秋天的荷塘不像夏天那么繁盛,也不像冬天那樣肅殺。只見它于一片綠中出現一點點頹敗,于一片片涼意之中又顯出一片片綠來。
盡管有些枝葉已經開始敗落、枯萎下來,但是大部分卻還是在頑強的堅守著綠,乍一望去依然可人至極,只是少了那種欣欣向榮的味道。
“蓮”是信;“荷”是豁然開朗。“荷”是清,“蓮”是涼。
我對蓮花的喜歡,還是因為她大大方方的遺世獨立,正確而不逃避,心懷悲憫卻仍然一瓣一瓣地數著喜悅。
花色:荷花花色比較豐富,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對偏離中間色調的花色如白色荷花,需要注意測光方式的選擇與曝光補償的應用。
意境:荷花拍攝要學會“藏”,所謂“藏”就是畫面中較隱晦的表達主體,通常做法,將荷花的部分隱藏與荷葉之后,做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感。
冬(芳心入夢待明春)
頹敗的蓮葉,枯黃瘦弱。橫橫斜斜的荷桿,恰似不倒翁,在水中搖晃。
橫橫斜斜的荷桿,恰不倒翁,在水中搖晃。看那枯而不敗的殘荷,更是它頑強生命的真實寫照和花中君子的灑脫。
縱使它消融于淤泥,但都遏制不了它對春的向往、夏的追求,也正是這樣蓬勃向上的信念,才孕育出春的萌動,夏的輝煌!
拍攝中銘記減法原則,盡量做到畫面干凈利落,切忌雜亂,主體不明確,層次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