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中國24史,我們發現,沒有比清朝滅亡,更讓人可笑可嘆可恨的了。中國歷史上每次朝代更迭,均由內部而起,唯清朝是內外圍而滅之。先是太平天國,接著八國聯軍,后是革命軍,每一次打擊都是重傷。其他朝代在被新的王朝取代時,最起碼原先失敗的皇族還有待遇,而清滅后,宣統皇帝直接成了一個普通公民。我們不用探究]歷史,只用幾個故事就可知端倪。
清末,一次慈禧太后過生日,沒錢只好支使李鴻章挪用海軍年度經費,有大臣提意見,慈禧說,誰讓我一時不高興,我讓他一輩子不高興,就這樣,當年,海軍建設成空談。而此時的日本天皇的皇后,在得知國家要建造軍艦無錢時,動員皇室,親自把自己的金銀首飾全部捐獻出來用于建造軍艦,結果,日本與中國甲午海戰,先進的戰艦打的清軍敗的無怨無悔,日軍搶了中國的財寶,貢獻給他們的皇后,日本天皇的皇后得到了比以前還要多的財寶,而此時,慈禧太后卻逃到了西安。
宣統皇帝溥義的哥哥溥杰年少時,生活養尊處優,曾無意中在窗玻璃上寫了“小米半斤”四字,為其母發現,大發雷霆,嚴厲地責備了溥杰一頓,其主要理由是:做為主子,計算糧食,有失身份。
八國聯軍在攻占北京后,慈禧和光緒等大臣都逃去了西安,有些上層婦女沒來及的走,害怕被洋人侮辱,便紛紛上吊自盡。但那些沒來及逃走的王公大臣卻受到八國聯軍的公開凌辱,肅親王善耆、御史陳壁等人,被迫去挑大糞、運石頭,當時國內外報紙爭相報道,蔚為奇觀。貴族懷塔布當時官居禮部尚書,是慈禧太后的姻親,被八國聯軍的士兵逮住去為他們拉人力車,一次,一個洋鬼子坐在車上,手拉韁繩,不時用手中的鞭子抽打他的脊背,吆呵著罵他,懷尚書回頭笑著說:老爺子別打了,這條路小人一天跑幾趟,不會把您拉錯地方的。
從中可以看出,這樣的國家領袖,這樣的政府官員,這樣的家庭教育,國之不亡,天理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