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那么您就要思考父母的定義是什么。
小玉是初二的學生,她的學習很努力,但一到考試就讓人失望。媽媽經常拍著小玉腦袋說:這東西咋長的,除了吃飯有用,我看也沒別的什么用處了。媽媽看似挺隨便的一句話,殊不知對小玉這顆敏感脆弱的內心,卻起到了天崩地裂的作用。她的內心有了很深的創傷和內疚。她感到了自己的無價值,除了能吃什么也不行。為了不讓媽媽說自己只能吃,她從此大減飯量,為了不讓媽媽說自己什么也不行就拼命學習??商觳浑S人愿,小玉學習沒上去,免疫力卻下降了,動不動就感冒生病。
小玉媽媽不知道禍從自己口中出,還大為惱火。對小玉更是斥之以鼻,惡語相向。說什么:這孩子越來越嬌氣了,借著感冒不想上學;人家的孩子也是這個老師教,怎么人家的成績就那么好;你和人家一樣,長著兩只眼睛一張嘴,怎么你就不如人家;你看我和你爸都是單位上的領導,你這個樣子讓我們怎么有臉見人?
一次考完試,小玉看著成績單默默地哭了。她的哭聲引來了一位同學的關注。那位同學問她怎么了?小玉喏喏說:沒考好,回家一定挨媽媽罵。那位同學要過她的卷子,噌噌幾下把成績刮掉,然后照著老師筆跡重新打了分。
小玉忐忑的心情拿出卷子給媽媽看,媽媽起初看到這個高分臉上有了笑容,可突然就像發現了敵情,小玉是個膽子很小的孩子,早已經心虛萬分??吹綃寢屇樕系淖兓?,還沒等媽媽問,就嚇得哭了起來。媽媽刷刷把卷子撕了個粉碎,扔到小玉頭上。罵她不但是個笨豬,還是個品德敗壞的孩子。
這樣下來,小玉不但飯量少睡眠也差,而且還掉頭發,神情恍惚,常做噩夢。老師提問,常前言不搭后語,有時半天也回答不到正題。早上醒來,要不是媽*著就哭著不想上學,自述難受。媽媽以為小玉懶,更為生氣,連罵帶責備地把她送到學校。老師見小玉一天比一天反常,便叫來家長,讓家長帶小玉去醫院查查。小玉媽媽此時還對老師說:這個孩子就是太不要強了,老師勸她不要亂發脾氣,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看看。診斷結果,小玉患的是心理疾病。經心理醫生提取資料,小玉的家史中還有精神病史,通常有精神病家史的家庭中是有遺傳因素的。從心理學角度講:孩子學習不好未必就是孩子不努力。有些可能有遺傳的先天因素,當然也有后天的環境影響。不注重這些,一味地過高要求孩子,這就像只管拉車不抬頭看路一樣。 小玉媽媽聽到女兒是這種情況,懊悔不已,經常自責自己害了孩子,如果早了解這個情況,早關心孩子,就不會把孩子逼到這步田地了。
點評與分析
非常理解小玉媽媽在看到女兒學習不好時所做出的反應。天下哪個做母親的不希望孩子優秀?讓人給出“家教有方“的評價呀!可是要針對孩子的能力來看待學習的問題。一個班直至一個學校能有多少出類拔萃的學生?還不多數都是一般?也有不少差生嗎?那么我們的孩子在學習差的一群人之中,我們做家長的就得發脾氣侮辱自己的孩子嗎?孩子學習不好就全盤否定孩子其它的能力,孩子學習不好就給家長丟臉了嗎?那么試問:多少成功者都是上不起學的,他們現在是業界精英,你能說他們不成才?給家長丟臉了?
媽媽的無知,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乃至口無遮掩的言語,這是引發小玉本有疾病根基的癥狀的重要原因。當然家族史也是一方面,但這不是主要的。不是哪個家庭有精神病史的下輩兒都會成為精神病,后天的環境、體質、心理都會成為一個感染因素,有一觸即發的危險。
如果,小玉媽媽能正確評價和理解女兒,不給女兒施加壓力,不傷害女兒的自尊,呵護她的心靈讓她健康成長,而不是過于關注學習,她一定不會是今天的小玉。
孩子學習不好又怎樣?真的有那么恐怖嗎?真讓人那么緊張嗎?真的要用血的代價去償還嗎?恐怕當出事后,小玉媽媽再也不會感覺學習是最重要的了,在她心中最重的一定是小玉的健康。現如今小玉媽媽很焦慮,她也需要心理咨詢了,一個家庭因為學習的事情,就這樣搞得人仰馬翻,值嗎?
好例子
一位十分聰明的媽媽,看到自己五歲女兒學習不上心卻非常愛玩水,心里挺著急。尤其看到和她同齡的孩子,都能從嘴里要么蹦出唐詩,要么飛出英語,只有她的女兒一問三不知,她有些懷疑女兒的智力。孩子每天放學回來就會接一盆水,然后往里放入各種能漂浮的玩具,一玩就到天黑。孩子對媽媽勸學習的話充耳不聞。一次,孩子玩水時問媽媽,她說老師說水是藍色的,我看不是。媽媽問她:“你說水是什么顏色的?”女兒答:“五彩繽紛的?!眿寢屄犃顺泽@非小又驚喜萬分,首先她感到女兒并非智力有問題,況且女兒很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是女兒不隨波逐流,有自己的見解。還有,女兒不經意中竟用了一句成語。女兒說得對,她把各種玩具都放在水里,水的倒影自然是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聰明媽媽讓女兒寫一篇關于水的作文,女兒見媽媽這么贊許她的觀點,自然很高興。寫了一篇小作文,媽媽看了感覺還真不錯,就送給學校老師看。結果這篇作文被老師貼在了作文榜上,還當范文念給小朋友聽。接下來不難猜想,這個孩子對學習的態度一定是有個全新的認識和轉變。這都多虧她有個聰明的媽媽。
解決方法
·評價體系:父母要有站得高看得遠的胸襟,不要把孩子的學習成績做為唯一評價標準。
·攀比心理:不與人比,比爾蓋茨曾經最感謝母親的一點就是對他的支持和不與人比較。
·積極關注:針對孩子的學習狀況給予適當分析和指點,要有耐心,要持之以衡,不能忽冷忽熱。努力發現孩子的優勢,因勢利導。
·避免粗心:不盲目而過高要求孩子,對待孩子的發育成長要細心觀察,不能因偏激而忽視了孩子的心理。
·客觀評價:孩子學習不好又怎樣?做出成就的人并不都是學習好的人。以學習成績衡量孩子的前途是不客觀的,也是不正確的。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要做到不急不氣,客觀分析客觀評價尋找原因,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