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將軍蘋果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總結,紅將軍蘋果是一個果實大、果形端正、著色鮮艷、品質優良、豐產性強、耐貯藏運輸、市場潛力較大的優良中熟品種。
其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如下:
1、良種良砧建園
良種良砧是是實現優質豐產的基礎。栽前要平整土地,山嶺地要筑好梯田;挖深80cm、寬1m的條溝,667m2施優質有機肥8000kg;選用一級壯苗,高度120 cm以上,整齊一致;喬砧選用平邑甜茶、懷來海棠和山定子等,矮化中間砧選用CG80、M26號等;為提高早期產量,宜適當密植。栽植密度,喬化栽培,株行距2-3m×4-5 m,矮化栽培2-3m×4 m;栽后灌足水;定植當年春天及時進行地膜覆蓋,一般每株1 m2 ;為防金龜子等害蟲食芽,提倡樹干套塑料防護袋,袋長90cm、寬10cm,套前在袋上打3-4個小孔,下部扎緊。當新梢萌發后,先破頂放風再逐漸去袋。試驗看出,覆蓋加套袋的一般比對照提前萌芽2-4天,當年成活率為100%,單株枝條總生長量45.5cm,為早期豐產及后期果園整體一致發揮整體效益奠定了基礎。
2.1土壤管理
定植前未進行深翻的果園,定植后1-2年內結合擴穴、施基肥進行深翻,深度80 cm左右,打通硬土隔層,以促進根系生長。 幼樹期采用行間間作和株間地膜覆蓋法。間作物要選植株矮小、生育期短并于果樹無共同病蟲害的作物,如豆類、花生、薯類和藥材等。3年后積極推廣全園生物覆蓋,其材料用綠肥、麥秸、豆秸等,每年生長季節進行,厚度20cm左右。易著火的材料要在雨季來臨之前覆蓋。生物覆蓋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而且能有效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改良表層土壤的團粒結構,明顯促進果樹的生長發育。
2.2科學施肥
1-3年生幼樹,每年當新梢長至10cm左右時追施尿素50-150g,7月上旬株施三元素復合肥或果樹專用肥150-250g,以后每隔15天噴磷酸二氫鉀300倍液一次,直至9月中旬。8月下旬結合擴穴深翻,株施有機肥20-30kg,混入果樹專用肥0.5kg。 3年生以上進入結果期以后,每生產100 kg果實,要施純氮1.12 kg、磷0.56 kg、鉀1.20 kg、有機肥150 kg。要注重增施有機肥,推行配方施肥。提倡秋施基肥,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10月初施入,以有機肥為主,混合三元素復合肥、稀土果樹肥、鈣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等,此次化肥用量占全年施用量的60%。秋施基肥不但斷根容易愈合,而且果樹能提前吸收利用一部分養分,增加樹體貯備營養,有利于來年的萌芽、開花和結果。
追肥在萌芽前、花前和果實膨大期各一次,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料為主,這三次施肥量分別占全年施用量的8%、16%、16%。現在生產上大多數果園都實行套袋,為減少苦豆病、豆斑病等一些生理病害的發生,追肥時要適量配合施用鈣肥和氨基酸類、腐殖酸類復合微肥。氨基酸類復合微肥,是高營養型復合有機肥,是利用動物有機廢料(毛、蹄角)為原料,水解成氨基酸,再與微量元素絡合(螯合)而成,含有植物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具有生理效應的活性物質及多種營養成分,易被植物吸收,增強光合作用。
腐殖酸是大自然的產物,是由黃腐酸、綜腐酸、褐腐酸、黑腐酸等組成,對植物酶類物質活動和呼吸作用有很大影響??商岣咧参锏目共『涂鼓婺芰?,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抑制和緩解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 根外追肥在生長季節宜進行多次,以進口尿素、磷酸二氫鉀、氨基酸營養肥、果蔬鈣肥等為主。
2.3 適時澆水
根據紅將軍蘋果需水規律和土壤墑情,結合施肥,每年一般澆4次水,分別在發芽前、幼果發育及春稍速長期、果實迅速膨大期和土壤封凍前進行。果樹生長季節要保持土壤含水量60%以上,低于60%要及時澆水。推行滴灌和微噴技術。行間挖40-60cm的排水溝,以防雨季受澇。
試驗證明,密植紅將軍蘋果園宜采用小冠疏層形、自由紡錘形和細長紡錘形。
3.1 小冠疏層形
小冠疏層形適于株距3-4m、行距4-5m的栽植密度。它是主干疏層形的壓縮,其骨架略小,骨干枝數減少,級次低,樹冠內部光照條件好,生長結果均衡、穩定,易獲豐產,果品質量高。
3.1.1樹體結構
干高50cm左右,樹高2.5-3m,中干可直可曲,全樹主枝5-6個,多為3-2-1排列,3層以上開心,間距小,1-2層間距60-70cm,2-3層間距50-60 cm,層內距10-20 cm。也可以分兩層,第一層主枝3個,第二層主枝2個,層間距80-100 cm,層內距10-30 cm,第一層主枝上可配備1-2個側枝,側枝距主枝基部50-60 cm,二層以上主枝不留側枝,直接著生枝組,側枝上也不分副側枝,也直接著生枝組。各主枝角度較開張,以60-80度為宜,基角大,腰角和稍角逐漸抬頭,下層主枝基角大于上層主枝各主枝上合理配置中小型枝組,層間及其它空間可留適量輔養枝。
3.1.2 整形修剪要點
定植后于地上60-80 cm飽滿芽處定干,當年冬剪時選出第一層主枝和中央領導干,長枝一律輕截或中截,目的為第二年擴大樹冠,增加枝葉量。對輔養枝拉平緩放。第二年對主枝拉開角度,基角60-80度。 對3-4年生樹采取輕剪法,每年按整形的要求選留主側枝和二層主枝。如果中央干上強,可用彎干法,彎干出枝后再培養領導干,把彎倒的中央干作為一主枝或輔養枝處理。以后樹冠形成后,在修剪中以輕剪長放為主,對主側枝延長枝頭如有空間進行輕短截,否則一律緩放不剪;輔養枝、臨時枝、過渡層枝,以緩放出短枝提早結果為主,疏除過密、過強的徒長枝及背上枝。
5年生以后,樹形已定,并開始大量結果。應有計劃地清理疏除輔養枝,防治出現枝量偏多、雜亂的現象。在行間距不足1m時,對主枝延長枝以緩放為主,并及時清理主枝外圍延長頭、競爭枝、過密枝,避免樹冠過早交接,光照惡化。及時控制上強,當樹高超過3m時,進行落頭開心或中干彎曲,清除過大過強的強旺枝,改善冠內風光條件。幼樹結果枝組的選留和配備,以兩側和背下為主,背上為輔。樹體進入豐產期后,要通過“更新替換法”合理利用背上強壯枝結果。
3.2 自由紡錘形
自由紡錘形適于株距2-3m,行距4 m的栽植密度。
3.2.1 樹體結構
主干50-60cm,中干直立挺拔,中干上均衡配置10-15個臨時主枝,一般不分層,主枝上不留側枝,直接著生結果枝組,主枝基角80-90度,接近水平,腰角、稍角逐漸抬頭。下部主枝一般長1.5-2.5 m,上部主枝一般較短。下部主枝間距10-15 cm,上部主枝間距15-20cm,全樹外貌似雪松樹。各級主軸間(中干――主枝――枝組軸),從屬關系分明,差異明顯,各為母枝的1/3-1/2。當主枝粗度為中干的1/2時,應及時更新回縮??傊懈缮现闹髦ΓㄅR時基枝),軸要細,一般直徑不超過4-5 cm,超過時要選“接班枝”代替。中干上的主枝角度要平展,排列要均勻,單軸延伸,枝齡新,枝組豐滿,以中、小型枝組為主。
3.2.2 整形修剪要點
選壯苗,高定干。定干高度80-100 cm,定干后,自剪口下第三芽起,選3個不同方位的芽在芽的上方0.5 cm處刻芽。刻芽時應每隔5芽刻1個,保證在剪口下30 cm的枝段內按所需的主枝部位抽生2-3個新梢。 刻芽后,在新梢速長期,要注意下部的刻芽(最低芽)所抽新梢的生長勢,如生長較弱,要對中干進行刻傷,促其長旺。而對生長較旺的新梢,要用拿枝、拉枝、捋枝或夏季短截等方法來控制,使所發各新梢之間的勢力均衡。在此期間要注意剪口下第一、二芽的生長勢。因受短截的影響,這兩個芽夾角小,生長勢強,要選擇直立的作為中干延長枝,并于7月份在其上按枝間距要求,選方向與下部新梢不重疊的芽體,點抽枝寶或去掉相應的葉片,以促發新稍培養成主枝。去掉另一競爭枝,或采用拉平、捋枝、摘心等手段,使之失去優勢。另外對當年抽生的新梢于秋季一律拉平,基角80-90度,拉枝后,注意抹背上秋季抽生的新芽,防止背上出枝過多、過強。
冬剪時要注意對所選定的長度在60cm以上主枝的不短截,單軸延伸,拉平緩放即可。第二年管理方法同上。對枝組培養,前期要重點放在兩側和背下,用適度刻芽的辦法促發新梢,在主枝上一般隔20-30cm留一個中小型枝組,枝組培養方法是待新梢長到20cm左右時進行捋稍或扭稍,使其朝理想方向生長。栽后3-4年,樹冠基本形成。一般樹高達到行距的2/3或3/4,主枝培養到10-15個時,應及時疏除過大、過旺、過密枝,保持中干優勢。主枝延長枝過長、過大時要及時回縮更新,角度小時,繼續拉枝開角,并防止上強下弱,外強內弱。
3.3細長紡錘形
適于每667m283株以上、株距2m左右、行距3-4m的高密度栽培。
3.3.1樹體結構
細長紡錘形和自由紡錘形相比,樹體略小,冠徑略短,一般主干60cm,樹高3m,冠徑1.5-2m,在中心干上均勻分布勢力相近的小主枝15-20個,下部略長,上部略短,全樹瘦長,整個樹冠呈細長型圓錐體。
3.3.2 整形修剪要點
栽植壯苗高定干,定干高度100-120 cm。定干后對離地面60 cm以上部分采用“雙重刻芽法”刻芽,促發分枝培養側生主枝。對上部萌發后新梢可能太強、太密及方向不適宜的芽及早扣除,上部新梢長到15-20cm時摘心,控上促下,維持勢力均衡。如果是自育苗木,根系完整,苗木質量好,可以不定干,直接刻芽。2年生樹,選上部生長較壯的枝條做中央領導干的延長枝,若生長過強,可剪留50cm,在其下部選留4-5個生長中庸或生長健壯的枝條培養成側生小主枝,只長放,不短截,以緩和勢力。其余枝條做輔養枝處理,也采取長放不截的方法,及時疏除長勢過往的枝條。對所有選留的主枝一律秋季拉平,配套實行春季刻芽、夏季抹芽等措施。如中干長勢中庸可以不短截,秋季選方向合適的芽在其上0.5cm處橫刻,促使中干上的芽體充實,第二年春季再在秋刻芽的芽體兩側分別刻一下,這樣可抽生比較好的小主枝。
3-5年生樹,樹形基本形成。在中干上部每年選擇一個健壯的枝條作為延長枝,在延長枝下每年選擇4-5個與下部側生主枝不重疊的小主枝。每年秋對所有的側生主枝和輔養枝全部拉成基角80-90度,翌春在選留的主枝上隔三差五刻兩側芽和背后芽,以促發短枝早結果。樹冠成形后,枝量太多時要及時疏除輔養枝,基部主枝徑粗達到4cm、超過中干的1/3時,應及時回縮更新,另培養新的小主枝。更新回縮主枝時應分期分批進行,以維持樹冠完整和產量穩定。
更新主枝的方法是:(1)刺激、培養接班枝。 將主枝分為兩段,基部10 cm左右為永久性骨干枝段,其余為臨時頻繁更新枝段。為使主枝能有癮芽可發,在永久性骨干枝段上不刻芽。等主枝徑粗大3-5cm時,在主枝基部選癮芽、小枝或皺痕處進行強刺激,如刻芽、重環割、鋸傷(深達木質部1/3)等,并使主枝作一定程度下折,刺激該處癮芽萌發或小枝生長,先讓其直立旺長,著力培養成“接班枝”。
(2)拉平、刻芽代替原有主枝。 對接班枝周圍的叢生枝要及時清除,并進一步使原主枝作較大程度的傾折,使接班枝獲得更大的生長優勢,還可于冬季短截促旺長。并適時將原主枝鋸除,將接班枝拉平、刻芽,培養成新一代主枝。如此分年、分批將原主枝逐步更新,以保持樹體正常的結果能力和相對穩定的樹體大小,防止郁閉和過早衰老。 總之,細長紡錘形的樹體培養過程,要遵循冬夏剪結合,以夏剪為主的原則,充分利用拉枝、刻芽、環割、環剝等方法,才能成形快,結果早,樹勢穩定,優質豐產。
4、加強花果管理
4.1 搞好授粉
要提高坐果率,必須搞好授粉,這是豐產穩產的基礎。人工授粉、蜜蜂授粉和壁蜂授粉三種方式均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2 疏花疏果
一般按5:1的枝果比和50:1的葉果比,進行疏花疏果。經驗的做法是:從花蕾露紅期開始,按20-25的間距,選留一個粗壯花序,落花后10天開始疏果定果,每果臺留一個中心果。早疏花果有利于節約樹體營養,促進果實生長發育,還能促進花芽分化,克服大小年結果,實現豐產穩產。
4.3 果實套袋
對紅將軍蘋果實行套袋栽培是生產高檔優質無公害果品的關鍵技術措施,套微膜袋也是生產無公害果品的重要技術環節。生產中應大力提倡套雙層微膜袋。
4.3.1 紙袋的選擇
從試驗結果看,結合多年的實踐,認為紅將軍蘋果套南韓、臺灣和日本小林雙層紙袋效果好。
4.3.2 套袋時間
日照地區最適套袋時間是落花后40天左右。太早易加重日燒和風落果,過晚則果實著色較差。
4.3.3 脫袋時間
試驗結果表明,紅將軍蘋果的適宜脫袋時間是果實成熟采摘前10天左右,果面表現光滑鮮艷。脫袋過早,果皮容易變粗,色澤較暗;脫袋過晚,色調較淡。
4.4 防止采前落果
一般從采收之前25天開始每隔7天左右連噴3遍50ppm萘乙酸可明顯減輕采前落果。
5、抓好病蟲防治
近幾年,我市絕大多數紅將軍蘋果都實行了套袋栽培,生產上要重點防治好果實黑點病、輪紋病、霉心病、斑點落葉病、黃蚜和葉螨等病蟲害。 花后至套袋前是輪紋病和斑點落葉病的侵染或發病期,更是蚜螨、蚧、棉鈴蟲、金紋細蛾、桃小食心蟲等害蟲的發生期,因此謝花后至套袋前,全園應噴2-3遍殺菌劑和殺蟲劑。殺菌劑以多菌靈、多抗霉素等為主,殺蟲劑可噴90%萬靈或90%快靈3000倍液。 注意花后至套袋前禁噴代森猛鋅、波爾多液等殺菌劑,以免套袋果果皮粗糙;禁噴乳油型殺蟲劑,以免乳油堵塞皮孔,形成小黑點。 套袋果易缺鈣發生苦豆病,謝花之后至套袋之前可結合噴藥連噴3遍果蔬鈣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