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生醫學概念
圍生期:從妊娠滿28周(即胎兒體重≥1000g或身長≥35cm)至產后1周。
從胎盤娩出到產后6周稱為產褥期。
孕婦監護
一、產前檢查的時間
于妊娠20~36周為每4周檢查1次,妊娠37周以后每周檢查1次,共行產前檢查9-11次。
二、首次產前檢查
1.推算預產期:按末次月經(LMP)第1日算起,月份減3或加9,日數加7。
有幾種情況:
如2008.3.16日,3+9=12、16+7=23,預產期2008.12.23
如2008.5.16日,5-3=2、16+7=23,預產期2009.2.23
如2009.6.28日,6-3=3、28+7=35,3月為31天,35-31=4,預產期2010.4.4
如2009.7.28日,7-3=4、28+7=35,4月為30天,35-30=5,預產期2010.5.5
如2007.5.28日,5-3=2、28+7=35,2月要注意是否閏年(年份被被4整除的為閏年),2008年2月為29天,35-29=6,預產期2008.3.6
2.骨:盆測量
必須記住:三個平面、五條徑線:(必考點,記住數值和所在的平面)
(1)入口平面:(扁橢圓形)
①外測量骶恥外徑:第5腰椎棘突下(米氏菱形窩)至恥骨聯合上緣中點的距離。正常值:18~20cm。
②內測量對角徑(只能在懷孕24-36周測量):骶岬上緣中點至恥骨聯合上緣的距離。正常值12.5~13cm。
骨盆入口前后徑(也叫真結合徑):對角徑(12.5~13cm)減去1.5~2cm,正常值11cm(反映骨盆內部的真實距離)。
(2)中骨盆平面:
③內測量坐骨棘間徑:兩個坐骨棘之間的距離。正常值:10cm。這是胎兒能通過的最小橫徑,<10cm多提示漏斗骨盆。
坐骨切跡寬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狀徑,正常值5.5-6cm,將陰道內的示指置于骶棘韌帶上,能容納3橫指為正常。判斷中骨盆狹窄的最重要標志。
(3)出口平面:(三角形)
④外測量坐骨結節間徑:兩個坐骨結節內側緣的距離,正常值:8.5~9.5cm(三角形的底邊)。
⑤如果<8cm,加測出口后矢狀徑:坐骨結節間徑中點至骶骨尖端的距離。正常值:8~9cm(三角形的高)。
出口后矢狀徑+坐骨結節間徑>15cm:胎兒可以娩出;
出口后矢狀徑+坐骨結節間徑<13cm:胎兒無法娩出。
3.產前篩查:唐氏篩查:AFP+游離雌三醇+hCG。
孕婦管理
1.產后檢查3次:出院3日內;產后14日、28日。
2.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檢出率、高危妊娠隨診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
胎兒監護
高危孕婦應于妊娠32-34周開始評估胎兒健康情況,嚴重并發癥孕婦應于妊娠26-28周開始檢測。
一、胎兒宮內狀況的監護
1.胎動:正常胎動計數>30次/12小時;如果<10次/12小時,提示胎兒缺氧。
若胎動計數≥6次/2h為正常;<6次/2h或減少50%提示胎兒缺氧。
2.胎心率:正常胎心率110~160次/分;>160次/分或<110次/分,歷時10分鐘,提示胎兒缺氧。
(1)加速:是指宮縮時暫時性胎心率增快>15次/分,持續時間>15秒,是胎兒良好的表現,短暫的胎心率加速是無害的。
(2)減速(有意義):是指隨宮縮出現的暫時性胎心率減慢,分3種:
①早期減速(宮縮時胎頭受壓):宮縮開始時減速,持續時間短,恢復快,宮縮后馬上恢復正常,下降幅度<50次/分。(問題不大)
②變異減速(宮縮時臍帶受壓,迷走神經興奮):特點是胎心率減速與宮縮無固定關系,恢復快,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70次/分。(問題不大)
③晚期減速(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缺氧,需要馬上終止妊娠):特點是胎心率減速發生在宮縮后期,恢復慢。
(3)預測胎兒宮內儲備能力
①無應激試驗:不刺激胎兒的情況下,連續監護20分鐘胎心率,20分鐘有3次以上胎動伴胎心率加速>15次/分,持續時間>15秒為正常稱反應型。
②縮宮素激惹試驗:使用縮宮素后出現晚期減速,說明胎兒缺氧(陽性)。
二、胎兒成熟度檢查
1.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肺成熟度
2.羊水肌酐值:腎成熟度
3.羊水膽紅素類物質:肝成熟度
4.羊水淀粉酶值:唾液腺成熟度
5.羊水含脂肪細胞出現率:皮膚成熟度
6.B超查胎兒雙頂徑(最大橫徑,正常值:9.3cm):>8.5cm提示胎兒成熟
三、胎盤功能檢查:檢測尿或血中的雌三醇,意義很大。
四、胎兒宮內診斷:妊娠14-22周檢測羊水中甲胎蛋白(AFP),是診斷開放性神經管異常(先天性神經系統畸形)的依據,與肝癌無關。
五、孕期用藥:A-X,級別越高,毒性越強,孕婦不能用甲硝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