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小麥的播種季節,播種環節關系到小麥的基本苗和苗情,基本苗與播種時間、播種量、播種質量、土壤狀況等因素有關,要想取得高產,苗全、苗齊、苗勻、苗壯是關鍵,應做細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優種是豐產的基礎
種子是高產的基礎,要從正規的種子公司購種,選用適合當地的優質、高產、穩產、抗倒伏的品種,做好品種布局,品種要多樣化,使用包衣種子。
小麥種子國家標準:
原種:
純度不低于99.9%、凈度不低于98.0%、發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良種:
純度不低于99.0%、凈度不低于98.0%、發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優種是全苗壯苗高產的的基礎。
二、精細整地、科學施肥
肥沃健康的土壤是小麥一播全苗形成冬前壯苗的基礎。
要求土壤營養俱全,上虛下實沒有明暗大坷垃,濕度保持在60%-80%之間,具團粒結構,保肥蓄水性強,通氣性好,沒有土傳病蟲害。
(1)底墑要合適
整地前如果土壤墑情不好應在前茬作物收獲前或耕地前澆水造墑,播種時土壤相對濕度要保持在70%左右,保證種子順利萌發出土。
土壤水分是全苗的首要條件。
(2)整地要精細
秸稈還田粉碎要徹底,不能有5厘米以上的秸稈碎段,打碎后還應人工撒勻,旋耕后秸稈碎能與土壤摻和均勻;
耕地前最好進行一次深松耕打破犁底層,加深耕層熟化底土,增加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根系下扎,深松耕深度達到30厘米以上;
深松耕后撒底肥耕地,旋耕深度應達到15厘米以上,并且要多旋耕一次,使秸稈碎與土壤充分結合,旋耕后進行鎮壓踏實土壤,減少空隙避免過快散墑,使土壤達到上虛下實。旋耕后鎮壓是一項很重要的措施。
整地質量是全苗壯苗的基礎。
(3)施肥要科學
耕地前根據小麥的需肥規律實施配方施肥。底肥要有機肥、三元復合肥、菌肥、微肥混合使用,撒施要均勻,不要只撒地塊中間要撒到地頭和地邊,使整個地塊肥力均勻一致。
土壤肥力一致是形成均勻壯苗的基礎。
三、防治地下病蟲害
麥田土傳病害主要有莖基腐病、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都能引起爛芽影響出苗率,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蠐螬、金針蟲等,能引起缺苗斷垅,耕地前必須進行針對性防治。針對莖基腐病、根腐病、地下害蟲等土傳病蟲害嚴重的地塊,曬種后可用15%吡.福.烯唑醇懸浮種衣劑或27%苯醚·咯·噻蟲懸浮種衣劑或45%烯肟·苯·噻蟲懸浮種衣劑包衣,或在選用包衣種子基礎上,耕地前每畝使用50%多菌靈wp4公斤和5%毒辛顆粒5公斤與化肥混勻后均勻撒到田間,然后旋耕,防治土傳病蟲害。通過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消滅了種傳土傳病蟲害,保證了出苗齊整。
控制土傳病蟲害是苗齊的保證。
四、適時播種、精細播種
小麥適宜播種期是由冬前小麥要求的積溫650度至570度來決定的,地區不同小麥的適宜播種期不同,各地有各地的適宜播種期。
如山東區域小麥最佳播期 10月 5 日至 12 日,冀南地區小麥適宜播種期 10 月 5 日至15日,河南麥區適宜播期10 月 5 日至 23 日;
小麥適宜播種量要參考品種的分蘗率、發芽率、地力等條件來制定,錯過適宜播種期,每推遲一天播種,增加一斤播量(斤籽萬粒),但每畝基本苗不宜超過 30 萬。
播后必須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避免土壤漏氣散墑;播種前要培訓播種機手掌握播種技術,使播種機行走勻速、下種量均勻一致、播量準確、播深一直,以4-5厘米為宜,不能出現“炮臺苗”或斷壟苗。
播種質量影響麥苗的整齊度。
五、查苗補種
小麥出苗后及時檢查麥田尤其是地頭播種機轉彎處,看有無缺苗斷垅,有無“炮臺苗”,發現后及時補種和修正,保證基本苗數量。
補種是保證全苗的最后工序。
種子發芽率高、土壤墑情好、基肥營養全、播種質量高、土壤病蟲危害少是小麥全苗、勻苗、齊苗、壯苗的必要條件。